03.07 曾国藩考试失败,回家路上借钱买书,父亲的教育带给家长3点思考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年少时,不是那样的聪颖超群,但是长大后,却一鸣惊人、青云直上。也有很多人从小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却在后天继续学习。每个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教育的人生,有很多人从学校毕业后,就没有继续接受教育了,也不愿意去看书了。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在学校受完教育后,还在继续读书学习。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小偷准备去一户人家进行偷盗,他在屋顶上守候着,等待灯光熄灭。这时候在屋顶下面有一个少年正在背书,小偷心里想:这孩子背书,肯定很快就背完了,等他去睡觉了,我就可以下手了。

谁知这位少年一直背诵,背诵到下半夜了,还是没有背出来。这位小偷听他背书,早就牢记在心了,心里想:这孩子怎么这么笨。于是自己想要偷盗的心也没了,就跳下来,来到这位孩子的面前,把这孩子吓了一跳。小偷原封不动地把刚才这位少年背诵的文章,倒背如流,于是扬长而去。这位少年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考试失败,回家路上借钱买书,父亲的教育带给家长3点思考

曾国藩少年其实不聪明,他进京赶考,连续考了两次,都名落孙山。于是就准备沿着东南方向走一走,行万里路回家,顺便给自己开开眼界。走到中途,身上盘缠没有了,就找到父亲的一位老朋友借点钱,父亲的这位朋友对他很慷慨,就借给了曾国藩100两银子。曾国藩对这100两银子并没有去铺张浪费的花销,而是买了一部23史,准备带回家读一读。当他走到家的时候,心想这一次肯定被父亲责骂了,已经做好了挨训的准备。

但是曾国藩把这次的经历一五一十跟父亲说完后,父亲并没有责怪他,既不责怪他没有考中进士,也没有责怪他借钱买书。而是跟他说:"买书是好事,钱的事爹会给你偿还的,买书的初衷是读书,你要细心研读。"曾国藩听完后,内心受到极大鼓舞,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对得起自己买的书,于是两年的时间,就在研读23史,从而修为自己。

曾国藩考试失败,回家路上借钱买书,父亲的教育带给家长3点思考

曾父的教育,可以说带给曾国藩心灵的震撼,对他今后的为人处事有极大的益处。那么这种父亲的教育,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和思考呢?

第一点思考:充分理解孩子。知道孩子没有考中进士,那么内心是非常难过的,也准备了自己挨训的准备,但是这样往往解决不了根本,相反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所以在曾国藩回到家后,父亲并没有责骂孩子,而且也没有提科举考试这件事,而是直接淡化了,这让孩子的内心深受鼓舞。

第二点思考:对于读书的重视。孩子借钱买书,那说明孩子对于书籍的阅读渴望是有的,而且曾家的家训是:耕读传家。可以说是对于读书的极其看重。所以孩子买书,对于父亲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叮嘱孩子一定要细心研读,不要辜负自己买了这些书。

第三点思考:言传身教的榜样。在曾国藩父亲对他这次的教育中,让曾国藩对于自己的孩子教育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在那个年代,父亲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参加科举考试这条路,但是曾国藩的儿子考了一次之后,就说不想考了。曾国藩问:"那你想干什么?"大儿子说想要学习西学,曾国藩非常支持,最后他的儿子曾纪泽成为了著名的外交家。

曾国藩考试失败,回家路上借钱买书,父亲的教育带给家长3点思考

一位父亲的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是有巨大影响力的。所以引导式教育、启迪式教育、关爱式教育、鼓励式教育、支持式教育,对于孩子的前途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孩子的一生中,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是任何人都难以替代的。爸爸对于孩子的特性构成具有极大的促进效果,是孩子特性的主要能源。爸爸通常有独立、自主、英勇、赋有进取心等特性特征。这本《做个好父亲》通过举例、分析等方式阐明父亲教育的差异对孩子的影响。

曾国藩考试失败,回家路上借钱买书,父亲的教育带给家长3点思考

书中从多个方面深谈父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最佳的教育方法,针对不同孩子性格推荐不同做法。

曾国藩考试失败,回家路上借钱买书,父亲的教育带给家长3点思考

教育孩子不是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就行了,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特别是爸爸对孩子的影响。爸爸给孩子制定各项规则的同时,也是在为这个家庭制定规则。只有父母都遵守了,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影响孩子!

曾国藩考试失败,回家路上借钱买书,父亲的教育带给家长3点思考

现在这本《做个好父亲》一本书只要39元,爸爸为了孩子完全可以少抽两包烟,给孩子一个好的影响。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可以点击下方购物卡参与抢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