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2月股民宅家“買買買”37家券商月賺114億元

2月份,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宅家防疫。不過,有一些行業也成了宅家受益的對象。券商就在2月被廣大股民宅家“買買買”,買出了亮眼業績。37家上市券商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63.99億元、淨利潤114.73億元,環比分別增長41.42%和46.53%。

34家上市券商營收實現增長

2月份,上市券商經營數據並未受到疫情影響份,反而因市場交易金額創新高而實現業績翻紅。2月份開市以來,A股全市交易額連續突破萬億元,行情火熱。

受火熱行情影響最直接的當屬券商行業。37家上市券商實現營業收入共計263.99億元、淨利潤共計114.73億元,環比分別增長41.42%和46.53%。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業績除了受益於市場交投的活躍,也是因為監管層持續釋放流動性及資本市場改革的持續推進,使A股市場表現出了強勁的韌性。

其中,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有10家券商,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華泰證券、中國銀河、招商證券、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最高的為中信證券,其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是唯一一家單月營收超過20億元的上市券商。

此外,國元證券、紅塔證券、財通證券等3家券商的營業收入環比出現下降。其中國元證券環比下降超過40%。

33家上市券商淨利潤實現增長

根據各公司公告顯示,2月份有33家券商淨利潤實現環比增長,其中12家券商淨利潤環比增幅超100%,依次是天風證券、太平洋、中原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長江證券、南京證券、方正證券、華林證券、長城證券、華泰證券、華安證券。其中天風證券2月份淨利增超7倍。

而淨利潤最高的前十位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招商證券、中國銀河、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其中中信證券淨利潤超過10億元,達到11.8億元,是唯一一家淨利潤超10億元的券商,在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方面都排在上市券商首位。

另外,光大證券、財通證券、紅塔證券、國元證券淨利潤環比出現下降,其中國元證券淨利潤環比下降超過80%。37家上市券商的淨利潤均為正值,未有虧損業績。

券商業績好了,券商股走勢如何?

據行業分析,2月份券商業績亮眼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2月市場交易金額創新高,兩融餘額規模持續攀升;二是再融資政策落地,權益市場政策不斷改善,主要股指快速反彈帶動自營業務環比改善;三是1月受春節效應導致低基數。

其實作為“股市行情風向標”的券商,其行情走勢一直備受市場關注。根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券商股整體收漲,截至3月6日,證券行業指數漲幅為2.40%,而37家上市券商中,年內上漲的有26只。

其中,中銀證券(新股)、紅塔證券、南京證券、華安證券、中信建投、國金證券領跑,年內漲幅目前達到180.80%、47.35%、30.91%、19.59%、18.75%和16.02%。

根據天風證券的研究,2月份市場交易量大幅上漲,但受疫情影響,投行業務出現縮量。然而,從政策層面看,再融資新規落地,基金投顧試點資格落地,券商投行與財富管理均迎來發展良機。下一階段,判斷後續宏觀調控有望逆週期加碼,後續資本市場改革將繼續全面推進,後續創業板註冊制、轉融通制度、商品與金融期貨期權產品供給增加等資本市場政策亦有望陸續出臺。該機構認為,券商的商業模式將轉向資本化投行,即投行+PE模式,研究、投行、投資能力均強,且可協同的券商才可提升ROE(淨資產收益率)。

在2月份業績數據出爐之後,招商證券也看好券商板塊的前景,認為券商板塊短期享有三重催化劑共振,業績有望驗證牛市預期,同時長期趨勢明確,估值處於合理區間、絕對空間可觀,具備後程發力的良好基礎。

招商證券指出,政策方面,新證券法歷時多年修訂正式落地,年內創業板試點註冊制、衍生品業務和融券業務創新有望落地。流動性方面,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疊加海外市場頻頻降息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後續貨幣政策有望積極跟進、利率有望持續下行,券商充分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