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致科比:偶像化為符號,願所有一切不再失去,所有人生不再懊悔

當一個人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記

—《追憶似水年華》


致科比:偶像化為符號,願所有一切不再失去,所有人生不再懊悔


引言:

農曆庚子鼠年正月初三,一代籃球巨星、自己一生的偶像科比在加州墜機逝世,籠罩在新型肺炎陰影之下的中國球迷,心中蒙上一層更深的陰影。

鼠作為十二生肖之首,應該算是最沒存在感的生肖,如今,它卻通過新型肺炎和科比墜機,將烙印打在無數人的心底。

加繆曾經在《異鄉人》和《鼠疫》中,反覆的強調著這個世界的荒謬和個人面對感受到世界荒謬時的異化感受,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孤獨感,彷彿和整個世界的聯繫都中斷了。

藉此,加繆在生存主義哲學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荒誕哲學”—面對荒誕,惟有承認並正視。

看到科比墜機的消息,最初,心中是對謠言的憤怒,反覆查看了多家網站,最後,還是不得不接受這個消息。

肆虐各地的非典型肺炎、科比墜機逝世,衝擊著這個春節,強烈的對比,越發讓人感覺世界的荒謬,也讓本該喜慶的春節,變的愈發寒冷。

科比曾經說:“也許有天我會停下腳步休息,在一曲華麗的輓歌聲中,躺在我的墓碑下,那將會成為全世界籃球迷心中的一座豐碑。”

對我們而言,所能做的,僅僅是像電影《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們的:“遺忘才是最大的背叛


致科比:偶像化為符號,願所有一切不再失去,所有人生不再懊悔


一、天子驕子,初出茅廬,你的青春年華是我不曾到過的時光

四十一年前,科比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市,他的父親喬·布萊恩特也是一位籃球運動員,“科比”的名字來自於一種牛排。

長江後浪推前浪,隨著喬·布萊恩特的推移,回到美國上高中的科比,表現出了驚人的籃球天賦,高中四年級長郡能砍下30.8分12籃板6.5助攻4.0搶斷3.8蓋帽,率領勞爾梅里恩高中取得31勝3負的戰績,一舉收穫了奈史密斯年度最佳高中生等一眾大獎,得到了全美國人的認可。

1996年,年僅17歲的科比決定跳過大學,直接進入NBA打球,成為史上第6位以高中生進入NBA選秀的球員。由於年齡太小,同時沒有大學經歷,雖然頂著全美第一高中生的頭銜,還是落在了“96黃金一代”眾多新秀身後,以第13順位,被黃蜂選中。

對於這個決定,科比在今年的一次訪談中曾經說到:

剛進入聯盟時,遇到了和大多數新秀一樣的麻煩,我覺得當時主帥哈里斯不喜歡用小孩,早知道出場時間那麼少,我就去大學打球了。我覺得那時候教練組的一些安排確實有點不太公平,生涯的頭兩三年對我來說就像噩夢。當時我就一直坐在板凳上,看著我的隊友每場打30-35分鐘,那時候我真的很生氣,生涯的頭兩年真是非常難。

在新秀的第一個賽季,科比場均只能上場15.5分,得到7.6分1.9籃板1.3助攻,看到這個數據,很難想象這個球員會成為NBA史上最好的籃球運動員之一。

那時我才剛剛六歲,家裡的電視還是沒有有線的黑白電視,對農村封閉、貧窮的環境來說,籃球更是一個從未聽到過的陌生詞語。自己每天都守在電視機旁來回的轉換頻道,在動畫片和金庸的武俠片之間,快速切換,很難想象,未來的一個人,會改變自己一生的信仰。

此時,科比正努力的為獲得更多商場時間而努力,雖然有著令狐沖的天賦,卻只能幹著郭靖的活,曼巴精神的塑造也從此刻開始。

勞倫斯說: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致科比:偶像化為符號,願所有一切不再失去,所有人生不再懊悔


所以,他每天泡在訓練館裡,反覆的進行力量和投籃訓練,在98-99賽季,隨著福克斯的受傷,科比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轉折期,整個賽季,科比上場37.9分鐘,砍下19.9分5.3籃板3.8助攻。

隨後的一年,漸入佳境的科比和“大鯊魚”奧尼爾,組成了NBA歷史上最有統治力的組合“OK組合”,兩人攜手在蜜月期獲得了三連冠。

只是,科比的孤傲、倔強和極致,像一個還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一樣,渴望站在籃球之巔,這也讓兩人的組合在2003-04賽季結束後,宣告崩解,禪師認為科比“不可調教”,宣佈辭職。

隨後,湖人成為科比一個人的球隊,雖然在禪師再次迴歸,但是,從2004年—2007年,湖人要麼在季後賽裡掙扎,要麼在季後賽的邊緣徘徊。

在此期間,科比創造了一系列的奇蹟,單場81分,三節62分超過小牛全隊,賽季場均35.4分,連續4場得到45分或更多,遺憾的是,始終不能在季後賽走的更遠。

科比成為了塞萬提斯筆下的唐·吉訶德,一個人對抗整個世界,卻總會被這個世界所擊敗。

識別到個人英雄主義不能幫助自己走的更遠的科比,2006-07賽季選擇從8號換到24號,他對此說:“24號的意義就是24小時,我希望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籃球當中,這就是我選擇24號的原因。”

但是,我們發現,過去堅硬無比的科比,開始變的柔軟。他不再想成為一個孤獨英雄,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2007-08賽季,科比要求傑裡·韋斯特迴歸,同時希望自己被交易到公牛,經過禪師勸導才作罷。為了挽留科比,總經理庫普切克用近乎打劫的方式,用誇梅·布朗和麥基換回了正值巔峰的保羅·加索爾。

這一年,我17歲,上高二。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我認識了一個人,他叫科比。

從看他的第一次比賽開始,我就喜歡上了這個人,那時的我,還不清楚什麼是“曼巴精神”。每天在學校,只是趁著中午吃飯的時間,匆匆打開教室的電視,來看這個男人打球。從此,一看就是九年。

對我而言,我沒有和他一起度過那段最困難的時光,從我接觸他時,他已經處在了職業生涯的巔峰,慢慢我菜瞭解到,那時的他,已經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籃球巨星,開始一點點熟知他的“曼巴精神”,從此,他成為我唯一的偶像。

只是,這一切對自己意味著什麼,仍不清楚。


致科比:偶像化為符號,願所有一切不再失去,所有人生不再懊悔


二、一脈相承的“精神”傳承,科比成為中國大地上,最耀眼的球星

幸運的是,喜歡科比時,正值他的生涯巔峰期,隨著保羅·加索爾,科比率領的湖人一躍成為總冠軍的有力競爭者。

2008-09賽季,經歷了上賽季總決賽失利的湖人,帶著復仇的怒火,開局取得了七連勝,創造了17勝2負的開局戰績,平了湖人的隊史紀錄。

也正是在這一個賽季,科比在全明星賽,遇上了同自己締造湖人王朝的奧尼爾,經歷了臀部和左膝傷勢的奧尼爾,再也沒能恢復往日的統治力。

兩人在2009年全明星賽,代表西部以146:119戰勝東部,科比得到27分4籃板4助攻,奧尼爾得到17分5籃板3助攻,或許是刻意安排,科比和奧尼爾共同榮獲2009年全明星MVP,前塵往事隨風散,相逢一笑泯恩仇。

帶著復仇怒火,科比率領湖人常規賽取得65勝17負戰績,在西部季後賽一騎絕塵,淘汰掘金後,殺入總決賽,奈何魔術半路殺出,攪黃了萬眾期待的“黃綠復仇大戰”,最終,科比以場均32.4分5.6籃板7.4助攻,將魔術和魔獸斬落馬下,獲得FMVP。

對科比而言,擊敗魔術並非是他最渴望的,一心想報07-08賽季總決賽輸給凱爾特人的他,在2009-10賽季常規賽,場均得到27分5.4籃板5助攻,帶領湖人取得57勝25負的戰績,排名西部第一。

這個賽季,科比先後六次絕殺,在2009年12月4日對陣熱火的比賽,科比面對韋德的三分打板壓哨絕殺,更是成為經典。

儘管常規賽湖人隊表現的有些掙扎,但是,科比盡顯殺神本色,帶隊順利挺進季後賽。在季後賽,分別以4-2、4-0、4-2將雷霆、爵士和太陽淘汰,中間除了面對擁有杜蘭特、哈登和威斯布魯克的雷霆有些驚險,爵士和太陽都沒能對湖人造成太大威脅,最終,湖人一路殺入總決賽和凱爾特人會師。

此次黃綠大戰,雙方陷入防守的肉搏大戰,身體對抗和防守強度,都成為近二十年最強的一次。最後,兩隊大戰七場,湖人以4:3擊敗凱爾特人,獲得總冠軍。

科比在這七場,場均28.6分8.0籃板3.9助攻2.1搶斷,在此捧得FMVP。

科比的曼巴精神在這個賽季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他一次次的用絕殺將球隊從失敗當中拯救出來,在總決賽,他用一次次的突破肉搏,帶傷和凱爾特人大戰七場。

科比曾經表示:在自己所獲得的五個總冠軍中,最珍惜、最有價值的就是最後一個。

因為,科比用實際行動洗清了兩年前的恥辱,也向世人表明,科比擁有一顆永不言敗的心。

此時的他,最堅硬,也最柔軟,他完全擺脫了奧尼爾的陰影,也回應了人們的質疑。

那時,我已經在上大學,當時,還沒有智能手機,為了總決賽,和整個宿舍的人逃課,擠在一張桌子前,用電腦實時看著比賽,為了科比的進球歡呼不已,被輔導員抓回去上課。

我一直在想,那麼多的NBA球星,為什麼偏偏喜歡上科比,他為什麼會成為中國大地上最閃耀的星。

後來,我才意識到,那是因為科比和我們太像了,他的孤傲在美國或許會被視為“異類”,卻是我們文化的嚮往。更重要的是,科比最強調的“曼巴精神”最切合中國重精神的文化特徵。

它強調永不退卻、絕不放棄、忍辱負重,勇於創造奇蹟,這對於渴望改變自己命運的普通人來說,是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科比所表達的精神內核,早已超出了國界和距離,成為一種文化,刻在了每個球迷的心裡,在這一點上,科比的曼巴精神和我們是一脈相承的。


致科比:偶像化為符號,願所有一切不再失去,所有人生不再懊悔


三、從時代落幕走向人生落幕,懊悔失去的一切;荒謬讓人生變的模糊,對曼巴精神的銘記成為一種延續

2013年4月12日,為了進入季後賽掙扎的科比,在對陣勇士時,跟腱斷裂,此時的科比已經36歲,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堅持罰完球才下場。

這次傷病,對科比而言是致命的,傷病影響了他的跑和跳,雖然投籃仍然美如畫,卻不能將球放進籃筐,他的努力和掙扎形成了強烈刺痛著球迷的心。

對於這個一生要強、不願意將就的人來說,寧肯退役,也不願意看到自己一次次被對手擊敗。

2015年,科比宣佈退役,發表《致親愛的籃球》信,在信中,科比懷著對籃球無限的熱愛,忍痛宣佈賽季結束後退役,陪伴了我們二十年的科比,將要為籃球生涯畫上一個句號。

2016年4月14日,湖人賽季最後一場常規賽,主場迎戰爵士,這場比賽贏得全世界所有人的目光,最終,科比全場50投22重,砍下60分4籃板4助攻,帶領湖人15分逆轉爵士,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那時的我,身在麗江,一點點計算著科比的數據,彷彿這樣可以讓時間變的慢一些,將科比留在球場上的時間長一些。

事實上,我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科比的球迷,因為從開始喜歡,只到此時此刻,我都沒有去現場看過他的比賽,也沒有在中國行的時候去見他,甚至家裡面都沒有一張他的海報和照片,和科比的有限接觸,也只是隔著屏幕和網絡,以至於在他退役之後,懷疑自己對他的愛。

只是,當看到科比墜機逝世的消息,眼淚一下從眼眶流出來,才發現,那個男人,並沒有消失,他只是藏在了自己的內心深處,雖然隱蔽,卻蘊藏了無限的能量。

這種感受,讓自己面對著紀念他的視頻和照片時,一次次的陷入不真實的環境裡,憤怒也讓一切顯得荒謬至極。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寫到中:儘管我們知道再無任何希望,我們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點動靜,稍稍一點聲響。

此刻,才猛然發現,從時代落幕到人生落幕,都沒有陪伴他走過,對一切失去的懊悔湧上心頭,唯一留下的一點點痕跡只是他的音容相貌和曼巴精神。

或許對我們而言,除了像加繆“荒誕哲學”所講的,勇敢面對荒謬之外,坦然的在失去的傷害中繼續前進,更需要將曼巴精神通過銘記來延續。


致科比:偶像化為符號,願所有一切不再失去,所有人生不再懊悔


結語:

當面對巨大的失去時,我們會陷入到對過去真實性的懷疑中,以此為內心的焦慮找出宣洩的路徑。

普魯斯特曾經對此寫到:就像凡德伊的七重奏一樣,其中的兩個主題—毀滅一切的時間和拯救一切的記憶對峙著。

隨著科比離世,真實的偶像簡化為抽象的符號,時間慢慢的也會毀滅一切,幫助我們走出痛苦的困境。我們所要做的,卻是努力回憶去拯救和保存這一切,因為只有這樣,科比的曼巴精神才能在我們的心中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