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則天當政時,狄仁傑認為蘇軾的先祖有宰相之才,但後世爭議很大

荊岫之玉,必含纖瑕,驪龍之珠,亦有微隙。—— 劉晝

武則天時期的宰相蘇味道,是一個很有“味道”的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中蘇軾的先祖,還是唐初推動律詩發展的“文章四友”之一,狄仁傑也很認可他當宰相,但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卻一直都有爭議。

明哲保身的“模稜宰相”

有關蘇味道的負面評價,一直都比正面評價要高,這裡面雖然有他本人的原因,但也不排除他是受了武則天的牽連。因為武則天上位時,一方面對李唐的宗室,進行過清洗,這難免會讓後來的繼任者,心生怨恨。另一方面,她作為一個女性,登基當了話事人,這對於沉迷封建禮教的文人來說,是一個奇恥大辱,所以當時的很多歷史記載,都對她比較嚴苛。而對於她身邊的人,也有可能會產生“誤傷”。

武則天當政時,狄仁傑認為蘇軾的先祖有宰相之才,但後世爭議很大


在歷史記載中,蘇味道在武則天的執政下,曾經出任過宰相一職,並沒有什麼大奸大惡的記錄。對他的詬病,主要集中於兩點,一是身為人臣,不能直言敢諫,反而溜鬚拍馬;二是他身為一朝宰相,不去勇於任事,反而事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據史書記載,有一年三月,這個本來應該是草長鶯飛的季節,卻下起了鵝毛大雪。蘇味道則對武則天說,這是因為武則天執政的好,所以才有此吉兆。當時的一個大臣看不慣他的獻媚,就諷刺他說,難道此時打個雷,也能被稱作祥瑞嗎?(古代打雷不是好兆頭)當時蘇味道很是尷尬。

武則天當政時,狄仁傑認為蘇軾的先祖有宰相之才,但後世爭議很大


史書上還有一個有趣的記載,武則天即位後,一直沒有立太子,她一直在猶豫,到底太子是選擇武家的人,還是李家的人。這時武家的人,和支持李家的大臣,都來探聽蘇味道的口風。蘇味道對兩方的使者都很熱情,但並不真正表態,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這也是“模稜兩可”這個成語的來歷之一。

武則天當政時,狄仁傑認為蘇軾的先祖有宰相之才,但後世爭議很大


因為他一直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所以他做了宰相,也沒有過多的建樹,所以《後唐書》中,就曾批評他“前後居相數載,競不能有所發明,但脂韋其間,苟度取容而已”。這句批評的意思是說:蘇味道在宰相的位子上尸位素餐,只是當個老好人混日子而已。

爛船也有三斤鐵

駱駝仔細閱讀了蘇味道的經歷後發現,如果只把蘇味道看作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圓滑老吏看,應該也是不全面的,歷史上的蘇味道,並非一無是處。蘇味道以文采著稱於世,狄仁傑曾在武則天詢問宰相人選時,說“蘇味道亦足為文吏矣”,而後世的唐玄宗也曾誇他“前朝有李嬌、蘇味道,謂之蘇、李”。

武則天當政時,狄仁傑認為蘇軾的先祖有宰相之才,但後世爭議很大


蘇味道除了在文學上的素養過人,他還有過多次從軍的經歷,雖然只是作為隨軍的文職,但是能多次被同一個統軍將領選中(這個將領是“儒將之雄”裴行儉),也算是間接證明了他的能力。而且他後來在薛懷義征討突厥時,還擔任過行軍司馬。唐朝的行軍司馬,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文職,而是要“掌弼戎政,居則習搜狩,有役則申戰守之法,器械,備,軍籍,賜予皆專焉”,沒有真本事的人,是幹不了這個活的。

武則天當政時,狄仁傑認為蘇軾的先祖有宰相之才,但後世爭議很大


武則天是一個眼裡不揉沙子的帝王,她知道哪些人只能留在身邊,哪些人可以委以重任。所以從蘇味道能當上宰相,而且當上宰相後,還能被委以重任,親赴邊關巡檢來看,蘇味道並非尸位素餐。後來協助唐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名相宋璟,也是蘇味道親手選拔出來的。而他的弟弟蘇味玄,曾經向他求官,但他並沒有毫無原則的給予方便。

小結

蘇味道在武則天掌權時期,曾經做了幾十年的官,雖然也有貶黜,但是基本還算順利。而在那個血雨腥風的時期,如果一味地要強,可能他本人根本無法善終。所以他可能確實有“模稜兩可”的行為,但是駱駝更願意相信,他並不是真心的想要圓滑,只是為了生存,他有時不得不做選擇妥協。

武則天當政時,狄仁傑認為蘇軾的先祖有宰相之才,但後世爭議很大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舊唐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