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證實了,澳洲出現新生物,但已滅絕,科學家:比獅子更具殺傷力

在地球上,到底從生物的發展到一部分的滅絕,總計有多少生物群體出現,可以說在如今也是無法進行預估的,包括如今科學界大概進行對全球生物的數據統計,也是已知情況下的生物。

證實了,澳洲出現新生物,但已滅絕,科學家:比獅子更具殺傷力

而在地球生態環境的轉變下,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生物化石出現,並且部分生物還是稀缺性或者我們從未見過的生物,所以這再次給我們地球物種的總量添加了色彩。而根據《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種新生物,並且證實了它存在過。

新生物到底是什麼?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次的生物是“遠古袋獅”,當然看到說“遠古袋獅”,那必然這個生物已經在如今不存在了,也就是已經滅絕了,所以挺可惜的。科學家們主要是從化石的研究來進行確認的結果,該“遠古袋獅”是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裡弗斯利世界遺產保護區所發現的,並且尋找到還是很不容易,科學家們數十年來一直在哪裡尋找化石,才發現了這頭小獅子的遺體。


證實了,澳洲出現新生物,但已滅絕,科學家:比獅子更具殺傷力

而科學家們最初也是將這種生物納入到Priscileo科(學名叫做Thylacoleo),也就是我們如今正常的生物群體,但是當仔細進行對該生物的頭骨和下頜觀察時,他們發現頭骨的解剖結構不同於其他有袋獅子的解剖結構。所以這才確定出該生物並不是我們常見的物種,而是一種全新的生物。

袋獅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

“袋獅”我們單衝這個名字就知道,與獅子是具有相似處的,體型像家貓,並且該生物齒非常鋒利,能夠咬斷骨頭。而根據科學記錄來看,該生物是一種只分佈於澳大利亞地區的有袋類食肉動物,可能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大的食肉哺乳動物,生存於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的澳洲。

所以滅絕的時間也不算是很久,時間就是2百萬年前到46000 年前。袋獅肩高71 cm,長114 cm。它們平均重101至130千克,個別的可重達124至160千克。


證實了,澳洲出現新生物,但已滅絕,科學家:比獅子更具殺傷力

而袋獅的主要生活區是在樹上,並食以斷齒的鳥類,蛇和其他小動物。算是比較有特點的,這麼龐大的身軀居然是在樹上生活,而這次發現的物種,它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有袋動物。它是有袋獅子家族樹上的一個不同分支,算是一個驚喜吧,至少在科學家們的研究之中,它是一個不錯的發現結果。

袋獅的實力有多強?

上面我們也說了,它能夠咬斷骨頭,算得上是兇猛的頂級掠食動物之一,並且根據科學家發現,澳大利亞已滅絕的袋獅比獅子更具殺傷力(實力更強)。根據《皇家學會報告》指出,袋獅的咬傷力與體型是其3倍的獅子相當,並且用了這樣的一個數據作為參考。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古生物學者兼哺乳動物專家斯蒂芬·伍洛伊稱,一頭6公斤(13磅)重的袋獅可以咬死一隻30公斤(66磅)重的袋熊。所以從這個情況來看,確實已經算是生物界的“霸主”之一了。


證實了,澳洲出現新生物,但已滅絕,科學家:比獅子更具殺傷力

並且這裡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根據科學報告指出,該生物是最有希望借科學“起死回生”的已滅絕動物之一,所以說是令人比較驚訝的,但是多久科學家們能夠復活出來,暫時也不明確,該說法在2013年的時候就一句話有報告說明了,所以說這算是一個重大的消息。

當然如果真的有能錄復活該生物,我們也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要遵循如今的生命系統規則,畢竟在一種生物滅絕之後,新的生物介入會打亂現在的“穩定生物”系統,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證實了,澳洲出現新生物,但已滅絕,科學家:比獅子更具殺傷力

這就是對“袋獅”的一個說明。說到“生物復活”,其實在如今我們還有一個生物也在科學家們提倡“復活之中”,那就是猛獁象,早在2011年的時候,一個日本科研團隊於就宣佈稱復活計劃,其內容主要是藉助克隆技術,用猛獁象冷凍細胞作為素材再培育出猛獁象,並且稱猛獁象克隆的技術條件已經成熟。

如果一切順利,5-6年後就有可能迎來猛獁象寶寶的誕生。但是這如今已經到了 2020年了,說明還是遇到了難題,不然早就出現了“猛獁象”,這也可以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袋獅”的復活也是非常困難的,是否成功我們拭目以待吧。

證實了,澳洲出現新生物,但已滅絕,科學家:比獅子更具殺傷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