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不設校長、不設領導、不設各科室,全部由教師自行安排,會怎樣呢?

鯤鵬說教育


2000多年前的老子推崇“無為而治”。現代學者提倡“小政fu,大社會”。

古今智者都認為,小到單位,大到社會,民眾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管理者應該順其自然,少干預。

這麼多年來,我們衝破計劃經濟的藩籬,走向市場經濟,其實就是“少干預”,把市場還給市場。

基於此,江湖滿地一愚翁認為,中小學不設校長、不設領導、不設各科室,全部由教師自行安排,不僅完全可以,而且還可以消除多年以來難以消除的教育內部矛盾,提高教職工工作積極性,推進教育的良性發展。

其實,我並不是天方夜譚。民國時期的大學大都實現教授治校,如今不少國家的大學也是如此。請看百度百科如何解釋“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是西方社會的高等學校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即通過一定的規章制度和組織形式,由教授階層決定辦學的方針大計,掌握學校全部或主要事務(特別是有關學術事務)的決策權力,並對外維護學校的自主與自治。起源於西歐中世紀的巴黎大學。它是當時典型的一所由教師管理的大學。教師組成自己的行會性團體,選舉校長,選擇學生,決定教學和學校其他生活事項,審定和頒發教師資格證書(即後來授予學位的起源),保障學校師生的權益,維護學校管理自身事務的權力。中國教育家蔡元培在改革舊北京大學時亦採用教授治校。規定校評議會和校行政會議成員以教授為主,決定校內一切重大問題並付諸實施。各系成立教授會,負責規劃本系的教學工作。

個人以為教授治校的基本精神就是讓教師自己安排自己。大學教師可以管理學校,安排自己;中小學教師同樣也可以。

沒有了校長、沒有了校長安排的大小領導和各科室。全校教師推舉德高望重的老師組成教師委員會,而後由教師委員會組織全校教師,選舉校長和其它必要的行政人員。這樣可以精簡臃腫的中小學行政隊伍。教師自己選出來的校長和行政人員如果不能真正為教職工服務,教師委員會可以在徵求全校教師意見的基礎上罷免他們。如此這般。長期以來,難以處理的管理層和一線教師的矛盾迎刃而解。不僅如此,長期以來形成的各種教育內部矛盾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的緩解,甚至解決。如績效工資方案。據我所知,十多年前廣州地區的績效工資方案是強行出臺的,不能體現廣大一線教職工的意志。我在有關績效工資的“回答”中有過詳詳述。如果校長和其它行政人員都是我們教師自己選舉出來的,又有教師委員會監督,績效工資方案一定能體現大多數教職工的利益,更不會出現強行出臺的鬧劇醜劇了。再如,高級職稱評定校內PK方案的制定也一定能體現絕大多數教職工的意志。不會出現,某些學校評上高級的大都是領導。再如,領導瞎指揮。吳非說:“一所學校最怕有一群愚蠢的老師在兢兢業業。個人以為,一所學校最怕的是有一個愛瞎指揮的校長。如果他瞎指揮,教師委員會立刻罷免他。

參照大學教授治校的中小學教師治校,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很多難以解決的教育內部矛盾,因此一定能提高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推動教育的發展。當然中小學教師治校在當下還沒有先例。不過,既然教育要改革,不妨在某一個地區,或者幾所學校先做個試點,而後逐漸完善,漸漸推廣。

目前中小學行政隊伍過於臃腫,一所200名教職工的學校,中層以上的領導約30人。長期以來,因各種因素,學校行政和一線教師的關係沒有了十多年前的和諧。去行政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設校長、不設領導、不設各科室,完全由教師自行安排的教師治校,其本質就是去行政化。

前世界足球先生維阿曾說,最好的教練就是不妨礙球隊進步的教練。最好的行政就是不妨礙教師進步,學校發展的行政。我們渴望這樣的行政。或許教師治校就是這樣的行政。


鯤鵬說教育


中小學不設校長、不設領導、不設各科室、全部由教師自行安排,會怎樣呢?

我想題主提這個題目的目的,是想表達目前學校機構設置、人員安排存在一定的冗餘,辦事效率低下。那如果真如其主假設那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缺少了上情下達,下情上送的必要途徑,辦事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學校畢竟不能像諸侯國一樣,幾乎有像一個國家要完備的政治、外交、財政等等各方面的權利。

學校接受各級教育管理機構領導,上級管理部門制定相應的教育策略,通過組織機構向全體教室員工傳達。同時下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遇到的具體情況,也不能很及時有效的向上級傳達。

沒有了組織管理機構,全靠人為的自覺,不論什麼工作都無法展開。有利的事情大家都會爭著去搶,責任都會開脫得乾乾淨淨。

在沒有組織機構的狀態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獨立的個體,誰都沒有權利去命令、指責對方,於是就會出現誰也不服誰,也不能管誰各自為政的局面。

如果學校沒有了管理機構組織,教學活動根本無法展開,教育孩子完全會成為一句空話。我到學校完全是浪費時間。


管理制度化、過程化、流程化、透明化專業化、公平化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學校會最終消失。

希望未來的學校管理能夠向制度化、過程化、流程化、透明化、專業化、公平化方向發展。希望我國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


曉曉筆記


以前總覺得校長是個閒職,對教學無關緊要,甚至是可有可無。及至後來,才親身見證校長的重要。我們這裡由於人口較多,除了民為學校之外,鎮裡還有四所公辦小學,公辦學校成績較好,但其中最好的以前一直是中心小學。後面不知什麼原因,教辦就把中小的校長跟二小的校長對換了,其他老師學生不變,當年二小的中考成績居然就取代中小名列第一!此後若干年至今的升中考試,都是二小反超中小成為佼佼者。由此可見校長對於一所學校的影響有多重要!其實,我們只要稍思考一下就可以明白,學校是個大家庭,可以想象,沒了主事的學校行政豈不是要亂成一窩蜂?少了得力的領導學校是不可能連年達到優秀的!




CB彬彬


現代教育,不是私塾教育。當年的私塾那是落後的教育模式。我們今天的教育語數理化政,體美音,不可能像私塾一樣一個人教,要完成教學任務,必須團隊合作,而且,這個團隊必須有協作精神,你爭我奪或者互相拆臺,那怎麼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怎麼保障培養相應的合格人才?

再有,這麼多人,教學秩序怎麼維持,比如,我每天不想早起床,我想上三四節,我不想晚下班,我不想上下午的課,像這樣的問題誰來統籌安排,……

所以,現代教育制度規定,學校設有校長,科室主任,他們各司其職,領導學校的整體工作。

有人說,不設校長和各科室,還好些,那這些人,要麼是不懂現代教育,要麼是故意起鬨。試想,一個學校不設這麼個機構,學校教師各自為政,那麼學校就成了一盤散沙,這樣的學校教育的結局可想而知。現在只要是校長能力差一點,學校就出現質量差問題多的敗局。有人說,學校領導出去開會了,或者病了……學校會正常運轉,或者還好些,這樣說,看起來似乎有些道理,殊不知,那是由於學校在領導班子的安排下,已經形成了按部就班的慣性,短期內是可以的,但時間長了,問題就出來了。

設計現代教育學校的制度,是人們通過長期的實踐而總結出來的,不能個人的好惡而否定。


用戶1956502798232


我在一中心小學任教,有一年校舍拆除重建,各班級分散在附近農戶家,校長會上表示班級分散不便管理,因為什麼時候上課下課,老師自己說了算,擔心學校成績全鄉排名退後,結果從全鄉第二,提升到第一。如果僅從學生成績來講,設不設校長,沒什麼關係,而且本人感覺輕鬆了許多。因為校領導對教師的教學指導微乎其微。校長要設,一個就夠,現在是副校長一打,還設副教導主任,等等。領導多,又要少上課,普通教師兼課自然更多,忙得團團轉。而評職稱,先大領導,後小領導,普通老師你就耐心等吧!耐心等吧!什麼時候校長是為老師服務的,就像我在頭條上看到的某中學校長五十多歲還未評高級,他說,我是為老師服務的。如果都是這樣為老師服務的校長,教育的春天也就到了!我希望領導也評高級,但不能領導都去爭高級,甚至不擇手段。


用戶8886707191030


基本會亂成一套

一個社會有領導機構的存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如果是可選的,那麼全世界就不會都設有這種體制。

如果取消了校長領導和科室,全由老師安排。要麼亂成一套,要麼行程一種變相的領導體制。

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的人想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私慾,每個人都有權力的慾望。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第一,每天上課時間怎麼安排?還像以前早幾點晚幾點這種固定模式。還是誰有課誰來上?誰上午上課,誰上下午課?每個老師一週幾節課。憑什麼你上上午課,憑什麼我上下午課,憑什麼我就多上課?

第三,薪資怎麼開?是按所教科目重要性來開,還是按課節數來開?是按教學成績開,還是學生數量開?

等等...

第三,有的人肯定會說,以上可以由制度來解決。那麼制度誰來定?誰起草?誰修改?誰拍板?如果絕對民主,所以老師都享有同等權利,那麼這個制度就永遠都建不成。如果教師們通過民主選舉,推選出幾位教師作為制度的決定者,那麼一個變相的領導組織就建立起來了,和現在校長等沒有本質區別。

不要覺得校長,領導,科室阻礙你們的發展,如果沒有這些設置,絕大分老師連生存都是困難。最終最可能形成的就是強權專治,又回來幾千年甚至幾萬幾億年前。


話匣子紅追


這個問題應是隨口而出。就算是全部由教師安排,其結果依舊回到有領導的局面。所不同的是這個領導由現任在職教師產生(或民主或強者為王),因為不可能所有人一擁而上來安排工作,造成混亂局面,無法工作,影響大家利益。常言道:千兵有頭,萬兵有將。


老玉655


中小學不設校長,不設領導,不設科室,全部由教師自行安排,會怎樣呢?我認為,會行不通,會亂套,會一塌糊塗!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沒有哪一個時代是沒有領導的。從刀耕火種,生產力極低的遠古時代和上古時代,就有部落首領。從堯、舜、禹開始,協助部落領袖工作的人員,已經有了明確的分工。從秦朝開始,除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等管理機構外,在地方上把全國劃分為36個郡縣進行管理和治理,並沿用至今。進入近現代以來,生產力得到了極大地發展,社會分工更加具體、細緻和明確。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設置了中央、省、市、縣、鄉鎮等五級行政管理機構(憲法規定為中央、省、縣、鄉四級),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行改革開放,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作出了重要貢獻,發揮了重大作用。為了滿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包括學校在內的各企事業單位,都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班子,根據單位性質,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設置了內部科室。這些領導機構和內部科室,對企事業單位的生產、工作、學習以及生活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並取得了輝煌的業績。


在現行政治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下,如果不設校長,那麼,由誰來對應上級管理部門?!如果不設領導,那麼又由誰來對應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監察委和所屬幾十個部門?!如果不設科室,那麼,上述領導機構和管理機構及所屬部門,有事情時,又能找哪位教師來進行工作協調和銜接呢?!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和黨委部門、政府部門、監督部門不能很好的進行工作銜接,信息不對稱,教師整天忙於行政事務,難以安心教學,又怎麼能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呢?

誠然,個別學校在領導職數配備,科室設置,職能定位,職責分工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是具體操層面上的問題,可以通過調查研究,向上級提出切實可行的合理化建議等方式加以解決,切不可因噎廢食,否定一切。


至善成仁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這個話題,側面反映出,普通老師對於所謂學校幹部的不滿。

那麼。如果學校不設校長和其他幹部以及各個科室,由教師自行安排,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拓展培訓。30個人分成兩個小組。一個小組選了組長、副組長;另一個小組只交代任務,其他都不安排,連小組長都沒有。然後,叫大家去完成。第一個任務並不複雜,通過一座獨木橋。大家搖搖晃晃,不需要人照顧,基本上都通過了。但很明顯,第一個小組通過的效率要高一些,因為,在之前,組長就做了安排,誰先過,誰後過,困難的人安排有人去扶持。而第二個組一擁而上,困難的沒人管。

第二個任務,翻越一堵高約4米的牆。沒有人能夠單獨完成,又不準使用任何工具。這個時候,大家只有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了。最後,還是我來組織,叫幾個年輕力壯的男性做地基,蹲下身子,再找幾個相對較輕的男性,踩在他們的肩膀上。

但由於我本身沒有經過任何程序,就指揮不動所有人——有人當場質疑,你憑什麼叫我蹲在地上,讓人踩我的肩膀?

但好歹為了共同完成目標,這些問題很快也就克服了。

通過這一些無序的行動,以及後面的爭論,我們這一組,落後第一組已經很長時間了——有些人,已經站在我們旁邊看笑話了!

舉這樣一個例子,想說明什麼呢?

一個組織,必須要有領導,否則,基本的秩序都不能保持,更別談什麼戰鬥力了!

那麼,學校是否也如此呢?

第一,沒有領導,前進的方向是什麼?

我們不怕累,但我們害怕走了很久,卻走錯了方向。領導的作用,首先體現在方向的指引上。學校發展,要不要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方向。

我在擔任校長的時候,就曾經給老師們講:一個學校,一天、一週、一個月,都可以沒有校長,但如果一學期沒有校長,這個學校必亂無疑!

第二,沒有領導,工作誰來按排?

一所學校,誰上語文,誰上數學,需要人安排吧?

第一節上什麼課,第二節上什麼課,需要人安排吧?

教師需要維修,維修需要經費,需要有人來統籌吧?

沒有領導,誰來負責?

第三,沒有領導,工作由誰來考核?

每個人的能力是有差別的,完成工作的效果也必然會有差別。如果幹好乾壞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誰還會有幹勁呢?所以,任何工作,最後都需要考核。

那麼,該由誰來考核呢?

也許有人說,考核本身就不公平——請注意,我們這裡不是討論如何科學考核,而是該不該有考核的問題!

第四,沒有領導,矛盾誰來調解?

我們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矛盾。對一所學校而言,老師之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都會有矛盾。這些矛盾,該由誰去調解處理呢?

一般的矛盾,倒還好說,如果出現了重大的矛盾呢?出現了重大的安全事故呢?學校被家長起訴到法院,該誰去應訴呢?

其實,一所學校,就像一個人的身體,各個器官的工作,不還是需要大腦進行統一的指揮嗎?

記得多年前,馬季曾經說過一個相聲,講的就是五官發生了爭議,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可能對於不少人而言,大家笑一笑,也就算了,而其中隱含的深刻的管理學的道理,大多數人並沒有去思考吧!

如果我們反觀一下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會有所感悟了。一個猴群,有一個猴王——管理猴群,並負責守衛領地。進入原始社會之後,原始人打獵,單打獨鬥,效果不好,才會大家聚集起來,一起去打獵。後來發現,如果進行合理的分工,效果更好,所以,就產生了領導——氏族的首領。再後來,氏族的首領,開始享受特權,才進入奴隸社會。再後來,有些奴隸不滿足於我幹活,你享受,就起義反抗。於是,就開始給一些人土地,另一些人去耕種,慢慢就有了地主和農民,歷史就進入了封建社會。依次往下,都是可以依照這一邏輯來思考的。

總之,對於一所學校來說,校長、中層幹部和各個科室,都是客觀需要的。只是,作為校長和其他幹部,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問題。


三水三心


要我說,這未必不是可能的事情。幾千年以來,我們的師塾不就是這樣的教育嗎?學校以教學為中心,教育以教師為中心,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現在反而覺得這是反常的現象,這就讓人感覺到奇怪了。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選好學校,不如選好班;選好班,不如選好老師,不就這個意思嗎!說到底,還是老師重要。換一個角度說,一個學生學科成績的好壞,往往和這個學科老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對這個老師的好惡態度緊密相關的。卻從來沒有人會說,和校長有關,和學校的科室有關。我們承認,並且肯定,校長和科室,對學校管理的作用和價值,甚至可以說是必不可少。但是,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因為,只有老師,沒有校長和科室的學校,他仍然可以稱為學校;但是,如果只有校長、有科室,而沒有老師的學校,就不能稱為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