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朱民:未來5年,如何成為贏家?

朱民:未來5年,如何成為贏家?

這一年註定不普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將邁上1萬美元的臺階。

從歷史上看,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往往是一個經濟體迎來命運分叉的時刻,挑戰巨大,同時也滿載機遇。

此外,人口、氣候、科技等多股不可逆的外生力量也正在對當下的中國產生巨大的影響,變化已經發生。

在朱民的分析中,“結構”是關鍵詞。“在結構性變化到來的時候,趨勢根本不值一提……結構的變化會在根本上顛覆所有的行業和產業,唯一的生存者是能看到未來、能看到結構的人”。

他在公開演講中曾不止一次地強調,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大規模的改革開放,引進競爭;另一條是引進科技,因為服務業是未來科技產業特別是人工智能和5G應用最為寬廣的領域之一。

以下,祝開卷有得。

我們談宏觀經濟形勢通常都是談增長速度、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這些很重要,但也不重要。之所以說它們不重要,是因為趨勢的波動永遠存在,它對企業的影響沒有那麼大。在結構性變化到來的時候,趨勢根本不值一提,結構可以在根本上顛覆今天的一切。

過往成功的企業家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為抓住了機會,但在未來五年,有多少人能活下來很難說。結構的變化會在根本上顛覆所有的行業和產業,唯一的生存者是能看到未來、能看到結構的人。

所以,我們需要放下所有的過去、所有的成功,從趨勢式的思維方式轉變成結構式的思維方式,看未來、看結構。未來所有的機會都在結構性變化之中,趨勢沒有任何意義。過去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存在於未來,如果你抓不住未來,你的過去就沒有了價值。

01 最根本的結構變化:中國經濟走向高收入階段

中國經濟走向高收入階段是我們今天面臨的最根本的結構變化。我們常把它看成一個趨勢,但其實是一個結構,產業結構會在這一過程中發生根本性調整。

過去40年,中國人均GDP從178美元增長到今天的10000美元,這是一個了不得的奇蹟,全球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夠連續增長40年。但與此同時,我們的GDP增速也在從2008年前的高峰開始往下走,目前已經降到了6.2%左右。

很多人擔心GDP增速會不會繼續下滑,但我認為,速度不重要。根據其他國家的歷史經驗,經濟增速隨著規模增長下降是必然的。今後幾年速度會繼續下滑,但這不足為懼,這一過程會帶來產業結構的變化。我們要抓的是結構,不是速度,理解這一點特別重要。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節點十分關鍵。歷史往往在到達人均GDP 10000美元的時候開始分叉:如果能跨過這個點繼續增長,就能進入韓國、臺灣省的軌道,成為高速發展的國家;如果跨不過這個點,就會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像馬來西亞、墨西哥、巴西等國家,人均GDP在達到10000美元之後的50年內都沒再發生變化。

朱民:未来5年,如何成为赢家?

因此,增長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必然的過程,有無數的教訓、無數的故事。站在當下這個時點,未來5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狀況是我們是否可以繞開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所以我一直認為,今後5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狀況決定了未來50年的經濟增長。

怎麼走過這個階段?我們看了無數資料,對比了無數國家的經驗,所有問題歸納起來,最核心的是產業結構的調整。

全世界所有經濟體都在發展過程中經歷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即:農業人口在就業人口中所佔比例和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例一直在下降,從80%降到5%、6%;製造業的這兩個數字則是先從低到高,再往低走;只有服務業是不斷往上走。

既然所有的問題都是結構改變,那麼能否跨過10000美元的關鍵點就可以歸結為:能否成功轉型為服務業經濟並繼續往前走。這也是最大的挑戰。

中國的發展沒有例外。

從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開始,中國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從40%多下降到今天的10%;工業一度從30%、40%增至50%,又降至今天不到40%;服務業從25%左右升到了今天的52%。

具體到服務業,2014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首次超過工業,2014年之後如果中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每年都增加1%,10年以後服務業將佔到中國GDP比重的60%以上。

但問題也恰恰出現在這裡。

工業的勞動生產率高,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低,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之後,工業的勞動生產率更是急劇上升,目前已經比服務業高出30%。換句話說,因為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低,我們每增長1個百分點的服務業,就會損失0.3個百分點的勞動生產率。因此,如果這個趨勢不改變,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一定下滑,而且是比較大幅度的下滑,這就會使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變得更加困難。

如此一來,問題就變成了:如何才能提高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

我們把服務業分成兩類:一是市場性服務業,如金融、酒店、商業;二是非市場性服務業,如教育、醫療、政府服務。分析發現,市場性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一直在不斷上升,非市場性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卻持續低迷。其中就存在希望。

比如,與全球其他國家相比較,就金融、商業等開放性、競爭性的服務業而言,中國並不落後,但也存在空間:計算機和商務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比較低,比如諮詢、外包、物流服務等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特別低,因為傳統上我們沒有工業服務業的概念,工業服務基本在企業內部,沒有獨立出來,目前已有開始獨立的趨勢,這在未來是很大的空間。

總而言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是經濟結構轉移,經濟結構轉移是從工業轉向服務業,而服務業成功的關鍵在於提高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其中最核心的是提高那些還沒有充分競爭、還沒有開放的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

以上就會帶出未來5~10年的重要政策導向,帶出未來開放的巨大的新領域。

02 人口老齡化:經濟結構將被徹底改變

在整個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的同時,我們還能發現一些重要的外生變化,一些不可逆的我們只能接受的變化。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是人口老齡化。

全世界的人口仍在繼續增長,目前是74億,估計到2100年會達到112億。同時人口的分佈非常不均衡,發達國家、新經濟國家的勞動力供給(15歲~64歲)在2008年前後達到高峰,2040年前後進入負增長;而南部非洲的勞動力人口在急劇增長,2070年達到高峰,每年仍有7000萬左右的新增勞動力。

朱民:未来5年,如何成为赢家?

在此背景之下,全球人口出現老齡化。我們用2050年的增量人口減掉2015年的人口,可以直觀地看到增加的人口在哪個年齡段:2050年全球人口會增加24億,人口增加最多的三個年齡段是60歲、70歲和80歲。一個極端的例子,2050年日本所有的新增人口幾乎都將集中在80歲年齡段。

具體到中國,2013年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今年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2.3億。到2050年增加最多的人口在60歲、70歲、80歲年齡段,60歲以下年齡段的人口全部是淨減,減得最多的是40~49歲和20~29歲的人。再往前看15年,2035年的淨增人口在60歲和70歲,50歲年齡段的人口在2035年已經開始淨減。

朱民:未来5年,如何成为赢家?

老齡化會給經濟帶來很多影響,舉三個例子。

第一,勞動力的供給變成負增長,勞動密集型產業很難再維持;

第二,老年人成為社會的主流,老年人的消費將主導未來的消費結構,並由此主導生產,這會在根本上改變消費和生產結構;

第三,老年人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少,今天是5個年輕人養1個老年人,2050年是1個年輕人養1個老年人,養老會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到了2046年、2047年,美國的醫療系統也許將面臨崩潰。

以率先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日本為例,在1994-2016年的20多年裡,建築業、製造業、其他服務業、金融與保險、農林漁業都在萎縮;社會活動、專業及科技活動、信息和通信、住房租賃、房地產業在增長。在政府支出中,醫療衛生支出在不斷上升,軍費、研發、公共教育等其他支出沒有變化或下降。

老齡化在20年間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的經濟結構。比如房地產業,上世紀90年代房地產泡沫之後,日本的房屋開工數和新建數急劇下跌,房價也在經過火山式噴發到達90年代的高度之後急劇下跌,再也沒有回來過。我們都說這是泡沫,但如果是泡沫,一定有波動和反彈,但日本的經濟卻從此一直下滑,原因就是老齡化。現在回頭看,我們看到更多是老齡化恐慌,當泡沫觸發了老齡化的恐懼,房地產崩盤式的下滑便不可避免,而且永遠不可能再回去。

老齡化是一個不可逆的外生變量,對我們的衝擊特別大。

03 氣候變化:所有產業都將大洗牌

我們對氣候的變化關注比較少,往往認為那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但氣候變化正在深刻地改變人類的未來,而且是近期的未來,同時也在改變整個經濟結構。

根據分析,如果我們不能將溫度在50年後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全球都將變得不宜居住,除了加拿大北部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50年在人類歷史上是很短的時間,為什麼環境會如此急劇地變化?因為碳排放。200年前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之後,能源用量急劇增加,碳排放變得不可遏制。

如何解決?一是減少包括新能源在內的能源消費;二是提高能源效率。這兩件事會在根本上對今天的所有產業進行洗牌。

朱民:未来5年,如何成为赢家?

來看中國。從單位GDP的碳排放量來看,中國是日本的5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我們現在的目標是中國能走到全球平均水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要減少能源使用、改變能源結構,這也導致了一系列新的行業和產業的誕生。

比如,環境汙染治理的投資會持續上升。

比如,與環保有關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將不斷增加,未來的樓一定跟現在的樓不一樣,它們一定更環保,中國的投資總額也將超過美國。

比如,全球再生能源的投資將持續上升,尤其是太陽能的發展非常快,成本也在急劇下降。南非用太陽能產生的1度電的成本是1.3美分,也就是1毛錢。1毛錢是什麼意義?我們的水電是2.5毛錢,火電是3毛錢。德國之所以把核電站全部廢掉,是因為他們在北非建立了巨大的太陽能電站,太陽能電的價格已遠遠低於核電。不要說煤,天然氣都是過渡的,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抵擋1.3美分每度電的價格。

比如,儲能正在成為一個嶄新的行業,電網未來會在根本上被顛覆,從目前集中的大電網變成分散的分佈式電網。

根據現在的規劃,2050年中國將實現零碳排放,這將給很多行業、產業帶來根本性變化。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速度非常快,但電動車與混動車加起來佔新車總量的比重只有1.12%,而中國現在提出的目標是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比重要達到40%。背後是兩個動力:一是中國在新能源車領域全球領先,希望把它做成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二是環保的需要。

目前,中國已經保有全世界新能源汽車存量的50%。

那麼,未來還有傳統的汽車行業嗎?發動機製造企業還有未來嗎?電池行業也面臨顛覆……整個產業鏈都會發生洗牌。

04 未來已來:人工智能和5G正在顛覆世界

除老齡化、氣候變化之外,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結構的不可逆的外部力量還有很多。其中,人工智能和5G與企業的關係最為密切。

朱民:未来5年,如何成为赢家?

我做過一個智能金字塔,最底層的是計算、記憶力,計算機完勝人類;感知、視覺、聽覺是人最基本的功能,計算機的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自然語言認知已經跟人類差不多;再往上,計劃、決策也是計算機的長項,比如一場暴雨讓機場癱瘓,以前要花十幾個小時調度,現在智能化系統兩個小時就能讓機場進出正常。

我們現在不知道的是,機器能否有認知能力,能否有理解、洞察、推理。所有人工智能到現在為止是基於關聯性,不是因果性,而人類決策的基礎是因果關係。另外,機器是否有創造力,是否能像愛因斯坦創造相對論公式一樣,創造出一個超級東西,以及機器是否有智慧,都還是未知。

目前,在邏輯、順序、分析等左腦主導的理性功能方面,基本已經可以數字化,人工智能已經有了無限運用的可能。目前,人工智能正在面臨從感知到認知的臨界點突破,在右腦主導的直覺、感性、創造等功能上,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我參與了深圳市政府的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制定,參觀過無數企業之後將人工智能應用總結為10個模塊,代表了10種應用技術,都是成型的技術、成型的模塊,市場上可以隨處買到,只要根據需要進行組合即可。

基於以上10大技術模塊,我們每個技術都能做出100個產品,最終做出了擁有1000個供應商的成熟產業鏈系統。

朱民:未来5年,如何成为赢家?

在深圳研究人工智能時我一度糾結:我看到了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世界,但我沒有看到規模。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我關心規模、關心宏觀。

但現在5G出現了。5G可以把時延降到1毫秒,而人在剎車時最快的瞬時反應也要6毫秒,機器的反應變得可以比人快,從而使無人機、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真正成為了可能。最重要的是,5G是基礎設施,一旦基礎設施搭好,人工智能就可以飛了。

所以,當人工智能與5G相加,我們第一次發現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開始打通。

比如,我們在深圳看到過智能操作的機器人,通過感應器能夠產生無數數據,這是第一次能在車間水平產生數據,與之相比,人的數據微不足道。數據通過物聯網進入大數據,基於人工智能進行數據儲存和優化之後,再回去改變和操縱物理世界。

這是虛擬世界和實體世界第一次實現相互融通、自由進出,這會在根本上改變一切。

最關鍵的是,整個優化的過程不需要人的參與,全部由機器在雲上進行。可以說,這是人類第一次可以完全依靠機器實現無限的迭代和優化循環。此前,我們是先通過結果進行人工判斷,再去改變程序、工藝,再去優化流程,這一切都被徹底顛覆了。

總之,AI+5G正在給包括製造業、物流、金融、農業、醫療、汽車、家居服務等在內的各行各業帶來改變。

朱民:未来5年,如何成为赢家?

05 未來兩條路:改革開放與科技創新

如果中國要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往前走,提高服務業勞動生產率是關鍵,提高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只有兩條路。

一是開放。

當這些巨大變革到來的時候,我們的政策就是繼續改革和開放,引進國際競爭。比如中國已經宣佈要進行一系列金融改革開放,醫療在開放,文化在開放,電力、民航、鐵路、石油等領域也都在開放。開放是必然的,它跟中國未來的根本命運連在一起。

二是科技。

中國已經把人工智能作為國家戰略,從理論到產業都發展得非常快,我們希望2025年、2030年能成為世界領先的中心。

5G方面,中國現在有370萬個4G基站,佔全球基站的50%以上,是全球唯一的4G國家。考慮到全球競爭的格局,我們的5G發展也在提速,準備在2年內將5G覆蓋全國,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5G國家。

1G到4G是線,5G是面,5G是根本的顛覆。從2020年開始一直到2050年,AI跑在5G上,構成IoT(物聯網),剩下的就是企業在上面跳什麼舞。

今天全球73億人口,全球智能手機有70億臺,是十億級的。物聯網是千億級萬億級,至少可以把1000億級的東西連起來,這是今天所謂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100倍。

將所有東西放在一起,這個世界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外生的人口和氣候變化是不可逆的變化;內生的中國經濟從人均GDP10000元走上15000元的高收入階段是未來最重要的大勢。在內外力的衝擊之下,結構將發生深刻的變化,未來一切東西都將在碎片化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結構。

在結構重組過程中,誰看見未來,誰看見結構,誰就是未來的贏家。

朱民:未来5年,如何成为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