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是一位菩萨的音译,猜错的人很多

观世音是梵文 Avalokite, svara的意译,亦称光世音、观自在,音译则为“阿婆卢吉低舍婆罗”。

唐代为避太宗李世民之讳,改称观音。观世音是大乘佛教菩萨之一,许多佛典都提到他,而以《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得最集中,其次是《法华经·人法界品》、《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等等。

这些经典在南北朝时都已译出,并广为流行,从而促使观世音信仰的发生。根据《观无量寿经),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左胁待(右胁待是大势至菩萨),是“两方三圣”之观世音菩萨具有大慈大悲的心怀,“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他神通广大,可以了解亿万众生的苦难,凡称名呼救者,莫不立即得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法华经观世音苦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就因其能观世界苦难之音而得名。

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是一位菩萨的音译,猜错的人很多

梵林宝瓶

佛经又说,观世音菩萨能显化成各种形象为众生说法,显宗说观世音有三十三身,可以是佛、是王、是将军、是农妇、是夜叉………;密宗则供奉十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马头观音、如意轮观音等等。

南北朝时期,汉地开始出现妇女形象的观音菩萨雕像,隋唐以后进一步将观世音大慈大悲的特性固定为温柔慈爱的女性形象,使观音菩萨成为佛教诸神中最令人亲近的一尊,成为亿万民众家庭供奉的保护神。

《华严经》又说,观世音居住在“补怛洛迦”山,此地为观世音净土,“处处皆有流泉浴池,林木郁茂,地草柔敦”。观世音“显现妙身不可思议色,摄取众生,放大光网,除灭众生诸烦恼热”,令人向往。魏晋南北朝,观世音信仰发展很快,社会上出现了大【观世音菩萨显圣救难约神话。

如宋刘义庆编写的《宣验记》、齐王琰编《冥祥记》、宋傅充编《光世音应验记》、宋张演编《续光世音应验记)等等,讲的都是人们在自然灾害、社会苦难、鬼怪之害面前生命危难之际,因称念观世音名号前获救的奇迹。

故事主人公多是当时真名真姓的历史人物,更增加了群众的信任感。观世音崇拜不断发展,直至现代。南海普陀山是观音道场,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全国各地的观音庙、观音庵更是多得不可胜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