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海霞医生手记8:如何科学面对甲状腺癌

补记:本来打算通过今日头条平台不断地把临床工作中那些因为科普健康知识不足患友的经历通过手记的形式写出来,让大家不在走弯路,将科学靠谱的健康知识深植每个人的内心,转眼就是一年的时间,希望2020年能够挤出时间不断更新,为了健康,与我一起努力加油!


海霞医生手记8:如何科学面对甲状腺癌


孙先生是门诊收治的患者,当时,血钾低,结果查甲状腺超声时,发现甲状腺结节,大于1cm,建议他做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这是国内外甲状腺结节指南均强烈推荐的首选的鉴别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结果报告为乳头状癌,临近春节,为了不让他和家人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详细的解释了甲癌的良好预后和需要术后长期内科随访。

尽 管甲癌预后良好,可是,毕竟冠以“癌”的字样,难免让人不恐慌,当前曾有学者建议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名称变更一下,不再写上癌的诊断,以免引起患者的焦 虑、不安情绪,但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因为,同样的病理类型均是乳头状癌,其预后也各有不同,有的倾向于良性病变,有的却容易复发或者转移。总体来讲, 早期发现,如果没有甲状腺局部和淋巴结、远处转移,也就是复发危险分层为低危组,总体预后是很好的。

如同前次“共同面对甲状腺癌”所提到的,尽管甲癌总体预后很好,但极个别还是可以危及生 命,有研究表明1528例DTC患者,初治后40年内复发率约为 35%,其中2/3发生在初治后10年内,平均随访16.6年,共有359例患者复发,总复发率为23.5%。(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1;86(4):1447-1463.)。这正是为什么说手术仅是甲癌治疗的开始,术后内科规律随访才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上 午一位来随访,他当时手术病理提示单个结节,无转移及局部浸润,为复发风险低危组,因为长得比较年轻,一直以为他40岁左右,后来,术后来到甲状腺内科专 病门诊进行内科复诊时才知道,他50岁了,这样他需要控制的范围就不同于40岁的人,根据指南,要稍微宽泛一点,原因是我们把甲状腺功能(甲功)抑制的低 了,虽然复发的风险降低,但是,药物的副作用出现的几率也增高,这和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是类似的,比如当糖尿病患者血糖降的越低,的确,并发症发生率降 低,但是,同时,低血糖的风险也随之升高。抑制甲功的药物主要是左甲状腺素,对于甲癌的患者常常需要长期使用超过生理剂量的左甲状腺素,如果控制的过低, 会有以下副反应——

1. 加重心脏负荷和心肌缺血;

2. 引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3. 心血管事件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高;

4. 增加骨量流失,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增高,骨折风险增加;

如果药物超过了指南所推荐的指标,那么,我们为了防止复发,付出了心血管和骨量流失的代价,大规模询证医学证据表明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另 一种情况就是药量不够,刚才说的那个人,当时,让他口服1片加四分之三片,结果他记错了,吃了1片半,然而,就是这四分之一片之差,这次复查就差一点点达 标了,我说回去加上四分之一片的量吧,他说要不我吃2片算了,省的还得掰药片,告诉他多吃也是不好的,原因如上。由此想到了中国的中庸之道,可见凡事适度 总是最好的。

最后,希望所有患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能够规律的监测相关指标,与它和平共处,这需要您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依从性好,它就不会影响您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愿家家幸福安康!人人心想事成!享受每一天的轻松与美好!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刘海霞医生 好大夫在线个网上工作室网址 http://dllhx1017.haodf.com


海霞医生手记8:如何科学面对甲状腺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