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旅顺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今犹在

一,清军在旅顺建有4座弹药库及现状

清军在旅顺共建有东西南北四座弹药库:在黄金山的东南面建有半地穴式海岸炮台弹药库——南子弹库;在启新街老头山下东边的沟里建有陆防炮台弹药库;在白玉山西麓建有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在白玉山北麓建有规模较大的清军总库—武库。

旅顺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今犹在

黄金山东南方向清军岸炮南子弹库(源自网络)

在有关旅顺近代史的书中,对清军遗留下来弹药库的表述一般都是说保留至今的只有存放海岸炮台弹药的南子弹库了。其实不然,清军建的四座弹药库,只有武库被彻底拆掉了,其他的三座弹药库都保护得比较完好。其中南子弹库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现已封闭;东弹药库四座库房经过加固维修仍然由驻军某部管理使用;西弹药库自80年代初就对外出租。本文重点介绍被很多人遗忘的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

旅顺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今犹在

老头山下东边的沟里陆防炮台弹药库(本文作者拍照)

二、有关北洋水师弹药库的文字记载

1880年底至1881年夏,李鸿章在德国先后订购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1883年,以“铁甲舰来华必有精利快船辅佐巡洋舰为由”又定购一艘新式巡洋舰,即“济远”舰。为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认为在旅顺建“水师弹药库”是当务之急。1883年6月下旬,弹药库建设进入“堪选库址、动工兴建” 阶段。经过多方勘测最后库址定在白玉山西麓。

旅顺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今犹在

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库房(本文作者拍照)

选址白玉山西麓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非常隐蔽。从南面看,有白玉山作为天然屏障,可以免遭敌舰炮火袭击;从北面看,有小案子炮台和松树上炮台形成交叉火力封锁旅大北路,敌军很难对弹药库构成威胁。二是交通便捷。从弹药库到停靠舰船的码头距离很近,可以快速运送弹药。而且可以从两个方向军港运送弹药:一是出大门向西南方向,经过火车站直接将弹药运到码头;二是出大门向东,然后走九三路将弹药运送到码头。这样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其中一条路被毁坏,照样可以运送弹药。根据史料记载,这里先后建有库房14间,其中舰炮火药库5间,铺设地板用于防潮;弹药库9间,其中两间铺设地板存放弹药引信,7间存放各种型号炮弹。库房周围建有160围墙。另建有办公用房和库兵住房以及厨房。整个工程于光绪十年(1884)十月完工。

三、北洋水师弹药库的建筑特色

走进这座库房,正门只剩下西边一个大门码。门码长90公分,宽150公分,高300公分。这个大门码是就地取材用硅石垒砌,中间还夹杂着几块颜色不一的花岗岩。东边的门码已经不见了,根据门码裸露的地基,测得大门宽5米。这座弹药库共有库房5座。紧靠西边大门码一座库房的外墙就是库区大墙,这座库房的主要功能是驻守清军用房。为安全起见,烟囱建在大墙外,外墙上青砖套窗户完好无损。

旅顺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今犹在

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库房(本文作者拍照)

用来存放弹药的四座库房,每两座为一排。两座之间留有10米远的空地,两排之间留有超过10米的空地,这是为了安全起见,如果其中一座弹药库出了问题,不会波及其他几座。靠近正门的两座建筑面积都是长18米,宽10米;靠近山下的两座建筑面积都是长24米,宽11米。每一座库房前后都留有通风用的窗户,在库房的中间留有两米宽的大门。其中一座大门砖套上方镶有砖雕,可惜已经看不出是文字还是图画,不知什么时候被凿平了。

旅顺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今犹在

北洋水师弹药库库房局部(本文作者拍照)

库房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基础部分用石头垒砌,高出地面后不是用钢筋水泥打圈梁,而是铺设山东石岛产的花岗岩石条做锁口。这种花岗岩俗称山东石岛红,和旅顺船坞、坝沿用石同产一地。每根石条规格基本上都是长180公分,宽35公分,厚20公分,这圈石条可以保证地基不会下沉。在外墙的四个角上和大门两边竖起宽大的石条做墙码和门码,石条中间砌上70公分高的石墙。然后在铺上一圈石条,石条上开始垒青砖。这种建筑结构确保库房非常坚固,至今墙面没有开裂的地方。室内厚重的木质房梁横跨屋顶,整个库房中间不设柱子,显得非常宽敞。为防止搭在墙上的柁头年久腐烂,在柁头两端的墙里各镶嵌一根圆状顶梁柱。为防止斜梁塌腰,在横梁、立柱和斜梁之间共设了12根小柱子和斜条。这种工艺已经非常罕见了,在旅顺这种样式的房梁只有4810厂的两座老厂房里还可以看到。柁上全部用笔直的圆木檩子,上面铺上宽大的扒板,最外层铺盖带有沟槽的铁板。没有漏雨的地方,木制结构保存完好。

旅顺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今犹在

北洋水师弹药库库房木制结构(本文作者拍照)

这座弹药库如同清军南子弹库一样,由于地形隐蔽,俄军、日军、苏军都把这里用作弹药库。在正门右边与这座建筑不太协调的是在后墙外,竖起一个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生产的大连红砖垒砌的烟囱。这座烟囱说明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里仍然用作弹药库。在库房的青砖上,仔细看,你会发现刻有日本人的名字和苏军名字以及1952年的年号。据判断,这些人当年都是库房的警卫人员。1955年,从朝鲜战场归来的3兵团接管了这里。这里改为驻军营房。后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裁军之后,这里就被闲置起来,对外出租,上百年的老库房变成了烧制木炭,塑料加工车间。近几年军委下令所有军产一律不准对外出租,这些年库房都闲置下来。但在库房间建起高大的轻体厂房,想拍照一张完整的老建筑照片都很困难。上面库房的照片是我2002年拍照的。

旅顺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今犹在

库房青砖上的刻字随处可见(本文作者拍照)

在一个山坳里,驻军部队能将北洋水师弹药库5座库房保留至今,虽然有些年久失修,但还是值得庆幸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虽然全军覆灭,但是通过这座弹药库,我们还会想起黄海大海战中与敌舰浴血奋战的水兵们,想起“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将领们。这里是一座上百年的弹药库,更是一座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旅顺北洋水师舰炮弹药库今犹在

本文作者在北洋水师弹药库实地测量(金月培拍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