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真正可以统兵过万,独挡一方的将帅都有谁?

星海2042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统兵过万的将领确实不少,但真正能独挡一面的将帅确实不太多。

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不是金钱,不是财富,也不是地位和权力,而是兵权,东汉末年自朝廷内部外戚与宦官的大火拼之后,整个朝廷乱成一团,宦官杀外戚,将领杀宦官,杀来杀去,手握兵权的地方军阀董卓摇身一变,变成了东汉帝国的相国,控制了朝廷,靠的就是兵权。

董卓算是第一个统兵过万的将领,虽然董卓最初进京所带的西凉军不过三千人,但董卓很快就通过一系列运作,比如策反吕布杀京城守备司令丁原,收编大将军何进的余部,赶走司隶校尉袁绍和虎贲中郎将袁术,整个京城的禁军全部被董卓控制,董卓也就成为当时东汉末年第一个统兵过万的将领,连何进当初的兵权也不如董卓多。

董卓巅峰时期控制的军队数量保守估计有5万人,作为天下最大的势力,并且手握皇帝,原本是最有希望问鼎天下的人,可惜董卓目光短浅、行事残暴、杀戮无数,最终失败被杀,还是死在自己人手中,所以董卓虽然统兵数万,但是不能独挡一面。

而第一个统兵数万,并且能够独挡一面的将帅就是曹操。

曹操的江山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从最初陈留起兵的五千人,到成为兖州牧击败百万黄巾军,并收编了数万青州兵,曹操开始统兵数万,曹操既能用人,又能驱将,既能带兵打仗,又能独接一面,算得是三国时期第一个真正能够统兵过万并且独挡一面的将帅。

曹操几乎参与了创建政权的所有大战役,你看曹操无论是从早年,还是到晚年,基本都是把兵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并且都是亲自上阵的,收黄巾军,打张绣,灭吕布,攻陶谦,战官渡,收河北,攻乌桓,下荆州,发动赤壁之战,收关中,打马超、韩遂,收张鲁,与刘备进行汉中之战,就算最后一战的襄樊之战,也是曹操坐镇后方的。

所以曹操手下很少有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大将,如果真要说,曹操手下称得上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大将只有夏侯渊和曹仁。

比如夏侯渊,是曹操关中地区的军事主帅,确实是统兵过万,独挡一面,但是由于鲁莽在汉中之战擅自出击,中了刘备的计谋,自己也战死沙场,导致汉中都丢了,虽然战败,但是夏侯渊也算是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大将。

再比如曹仁,是曹操荆州地区的军事主帅,也算得上是统兵数万、独挡一面,曹仁在南郡之战和襄樊之战都有上佳表现,善于守城,南郡之战守江陵城守了一年,襄樊之战也是坚守樊城,死守不退,导致关羽围城数月,仍无法破城,最终因为曹仁的死守扭转了战局,所以曹仁也算是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大将。

夏侯渊虽然也是镇守淮南的军事主帅,只是地位高,缺少战绩支持,只能算是名义上的,称不上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大将。其他的像五子良将的于禁、张辽、张郃、乐进、徐晃等人,极少有有独自领军镇守一方的机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跟随曹操从征,即使偶尔有独自领兵机会,也只是战时临时指挥一下,战争结束又交还兵权,算不上能挡一面。

刘备阵营只有刘备本人和关羽具备统兵数万、独挡一面的能力,刘备在早期的所有战争都是自己亲自率领的,虽然很少有过万的兵力,但也算独挡一面,赤壁之战后,刘备建立了政权,手下士兵终于有数万人。

刘备亲自领导的战争有益州争夺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两胜一败,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足以说明刘备具备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能力。

再一个就是关羽了,关羽是蜀汉阵营唯一的名将,至少曹魏朝廷是这么认为的,刘备在早期的战争中,如果遇到分兵,一定刘刘备自己率领一支军队,让关羽率领另一路军队。

赤壁之战后,关羽成为镇守荆州的主将,本身也就是独挡一面了,从公元211年刘备入川后,到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8年时间都是关羽独自镇守荆州,虽然最终关羽失了荆州,不过仍然不能抹灭关羽统兵数万、独挡一面的军事才能。

关羽失荆州是因为东吴偷袭,被盟友偷袭,连刘备和诸葛亮这种政治家都没有想到,也不能怪关羽没有想到了,至少关羽在东吴没有偷袭前,对曹魏的战争基本上是压着打,围襄阳、困樊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这本身就说明了关羽极强的军事才能和统兵能力。

当然了,蜀汉后其的诸葛亮和姜维也能算做是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将帅,诸葛亮五次北伐,互有胜负,这就是统兵能力,姜维十一次北伐,也是有胜有负,而且姜维能成为蜀汉后期唯一的顶梁柱,完全靠的是自己的才能。

另外,魏延算不上独挡一面的将帅,魏延这个人太过于冒险、激进、偏执,必须是有人管着魏延才行,如果魏延没人管的话,就会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来,比如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就敢烧毁友军的栈道,并且还派兵攻打自己人,这种事都做得出来,魏延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将帅。

最后说东吴方面,孙坚、孙策等老一辈开创者,都具备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能力,尤其是孙坚,数次击败董卓的直系部队,还斩杀了华雄,不仅战斗力强,而且很能打仗。孙策也是如此,独自率军平定了整个江东,无一败绩。

但孙权就不行了,军事能力太差,十万大军都搞不定张辽八百人,除此之外,江东能称得上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将帅有:周瑜和陆逊。

周瑜的能力不用怀疑,赤壁之战及南郡之战就是证明,能以五万大军击败曹操十几万人,这本身就是军事能力的最好证明,陆逊也是,在夷陵之战中沉着冷静,先是战略后退,通过寻找刘备的破绽一击而中,以5万吴兵几乎全歼蜀军。

当然了,三国后期还有邓艾、钟会也算的上是备统兵过万、独挡一面的将帅。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从东汉未年到三国,这是一个十分混乱的群雄争霸时期。虽然前期割据势力众多,但最后终究分归于曹操、刘备、孙权三位雄主。这里仅点评一下三位雄主生前,其麾下能独挡一方名将。

曹操一方:

曹仁,曹洪,曹休,夏侯渊,夏侯惇,于禁,钟繇,田豫,藏霸,曹彰,张辽,徐晃,张郃。

相比于其他名将,钟繇和田豫这二位因为演义上没怎么描写,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

钟繇是曹操时期负责镇守凉州和西域的将领,历史上平马超收韩遂他出力最大。也是由于他一人之力,保证了整个西域数十年的安定。

田豫负责镇守辽东,他当面的对手是北方的匈奴人和东北面的乌丸等。他的存在让北方这些蛮族老实了数十年。

刘备一方:

关羽,张飞,魏延,赵云,马超,刘封,孟达。

相比曹操,刘备这边确实兵微将寡乏善可陈的。

孙权一方:

周瑜,程普,鲁肃,吕蒙,陆逊,诸葛瑾,丁奉,徐盛,朱然,朱恒。


张旁子


曹魏一方:

①张辽(曹操东部战线的最杰出将帅,守卫合肥孙十万数十年)

②曹仁(曹操中部战线最杰出将帅,南郡御周郎,襄樊拒关羽)

③曹真(曹魏中后期西部战线最杰出将帅,街亭之战,虽然被演义黑的很惨)④司马懿(新城灭孟达,祁山拒孔明,灭辽东公孙渊)

⑤邓艾(守卫姜维北伐数十年,偷渡阴平灭蜀)

⑥郭淮(御蜀只是一部分,郭淮历史上是后三国时期抵御西北羗人最杰出的将领)

⑦牵招,田豫(演义笔墨极少,但历史上确是抵挡北方匈奴入侵的帅才)

注:曹魏双夏侯不足以抵御一方,夏侯渊失汉中,夏侯惇历史的主要功绩是内政。曹洪虽勇却无帅才,徐晃于禁和曹彰多作为曹操的机动部队,张郃巧变,打不过就跑,且历史上并无独自镇守一方的记录。

蜀汉一方:

①诸葛亮(定南蛮,出祁山,虽空耗财力,但确实以攻为守,未丢刘备半寸土地)

②姜维(出祁山,强撑蜀国后期数十年)

③魏延(汉中太守,守卫汉中固弱金汤)

注:蜀国的争议是比较大的,在我看在,蜀汉能称得上帅的太少,蜀汉真的无人可用,不得不说五虎大将真的只是大将(历史上只有前后左右将军,无赵云),没有真正意义上独自独挡一方的能力。首先是最具争议的威震华夏的关二爷,关二爷不管是不是性格上有缺失,是不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增援,但肯定的是失荆州是有重大的战略失误的。张飞虽勇,但前期张飞失过徐州,且刘备用张飞守巴郡,而用魏延守卫汉中前线,把张飞放在了身边。赵云智勇双全却沦为卫队长,无镇守一方的功绩。马超为诸侯时根本不能自守。黄忠年迈,定军斩夏侯,真正意义上是法正的战略规划,且刘备不放心,后派赵云增援黄忠。

孙吴一方:

①周瑜(赤壁之战,千万别跟我提什么诸葛亮气周瑜,什么既生瑜何生亮,求求各位)

②孙策(定江东)

③吕蒙(白衣渡江夺荆州杀关二)

④陆逊(夷陵之战,石亭之战)

⑤陆抗(大后期杰出将帅)

⑥吕岱(守卫东吴南部战线和平数十载)

注:吴国有24虎臣,但是一代一代为帅者多为儒将,共同支撑了东吴历史的版图,最后灭国的是东吴。

三国第一猛将镇楼



懵silver1


本人蜀吹,魏吴肯定有很多,但我就说蜀汉的

关羽:镇守荆州三郡,北伐曹魏,揍的曹仁不敢出窝,能力上绝对没问题,被魏吴精锐联手干掉,绝对算得上一员良将了。

张飞:最为蜀汉的猛将兄,能力摆在那里,不用质疑了。

马超:威震陇西,绝对算得上一员虎将,领兵数万,绰绰有余

黄权:夷陵之战单独领兵北御曹丕,说明能力不差

诸葛孔明;这个就不说了,能力放在那里。

魏延:蜀汉后期猛将,诸葛亮北伐时统领蜀汉精锐,刘备时期就做过汉中太守,他对汉中的布防一直用到姜维时期,期间还击退了曹真的进攻,后来曹爽的进攻王平沿用了魏延的防御布防顺利击退,魏延能力绝对不差。

姜维:蜀汉最后的支柱,可惜了。但他数伐曹魏,赢多输少,说明了他的能力,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攻击曹魏的阵线已经推进到了长安附近,比起他师傅,也算有所进步了。

马忠:领兵万余镇守南中地带,保南中太平,能力放在这里了。

李严:在永安防守东吴,本身就说明了他能力不错,可惜后期走歪路了,不乖!


雷丘爱上皮卡丘


在三国历史上,符合条件的人还是不在少数的。

今天由笔者分三个阵营来说,分别为曹氏阵营,刘氏阵营和孙氏阵营。

曹氏阵营



毫无疑问,曹操是一位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

他不仅有着过人的谋略,而且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家。

从起兵开始,曹操每逢遇到战争,喜欢亲自出马。

曹操打青州,俘获30万人,可能有些夸大。

战徐州,杀吕布。

下荆州,降刘琮

猎官渡,败袁绍

胜汉中,俘张鲁

他靠着起兵时的5000人,通过不断的吞并战争,一步步坐大,成为三国最为强大的诸侯。

曹操之外,还有心腹大将曹仁,也是独当一面的帅才。


他在赤壁之战后,坚守南阳郡,让周瑜吃了不少的苦头。

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时,于禁被俘,庞德被杀,只有曹仁才抵抗住了关羽,不然曹操真的要迁都了。

曹操死后,司马懿崭露头角,特别是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坚守不出,利用蜀军补给问题,活生生地拖死了诸葛亮,不得不让人佩服。

刘氏阵营


刘备本人就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在黄巾起义时,就开始打着匡扶大汉的旗号。

虽然在前期屡战屡败,但却锻炼了他自身的统兵能力。

刘备一生最为闪耀的时刻,就是拥有荆州,益州和汉中之时。

当时刘备带着1万多荆州兵,到西川支援刘璋,由于双方矛盾发生战争。

刘备趁机占领了整个西川,收服了马超,又打赢了曹操,占领了汉中。

可以说,刘备努力了大半辈子,就是在等一个一跃冲天的机会。

后来的夷陵之战,刘备大概有5-6万人,虽然失败了,但前期的战果还是比较丰硕的。

刘备手下关羽和魏延可以说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关羽在熟悉不过,在荆州驻兵8年的时间,整个荆州城固若金汤。

如果不是孙权派吕蒙背后偷袭,关羽也不至于兵败身死。

还有一个就是魏延,他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驻扎在边关十几年的时间。

孙氏家族


江东孙氏三代,除了孙权有点怂包外,他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都是当世猛将。

孙坚曾经是讨伐董卓的先锋大将,在潼关打的董卓屁滚尿流,不得已迁都。

哥哥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协助下,打下了江东这片土地,让孙权可以遮风避雨。

除了孙坚和孙权,东吴能拿的出手的有周瑜,吕蒙和陆逊。

他们是东吴的三任大都督,也是孙权最为倚仗的大将。

—End—



冷月钩沉


这里按顺序排列,不分阵营,不算君主:

1.段穎

2.徐荣

3.袁术(左将军,十路诸侯伐董卓时期)

4.颜良

5.文丑

6.昌烯

7.于禁

8.臧霸

9.钟繇

10.周瑜

11.关羽

12.鲁肃

13.夏侯渊

14.吕蒙

15.魏延

16.田豫

17.曹仁

18.李严

19.陆逊

20.王平

21.李丰

22.李恢

23.夏侯尚

24.曹休

25.吴懿

26.张飞

27.马超

28.张郃

29.孟达

30.诸葛亮

31.诸葛恪

32.郭淮

33.司马懿

34.丁奉

35.满宠

36.贺齐

37.全琮

38.留赞

39.诸葛诞

40.毌丘俭

41.王钦

42.蒋琬

43.姜维

44.陆抗

45.步阐

46.钟会

47.邓艾

48.张悌

49.王濬

50.杜预

51.司马师

52.羊祜

53.唐彬

54.王奋

55.贾充

56.卫灌

57.王浑

在下拙见,不喜轻喷。


不是好饼是好饼


曹操,曹睿,曹真,曹仁,曹彰,夏侯惇,司马懿,张辽,张合,魏延,周瑜,陆逊,


飞鱼营


您这个问答可包括的太广了、汉末刘秀的一帮人包括上一代、和下一代几乎无什么人给他们干活了、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人马把有名上将的人才都给弄来了、或杀之、只有汉献帝带一些无名鼠辈都不值得一谈、到三国云动初期、人才特多、只能写几位也就是了、袁绍袁术、统兵百万、其大将燕良、文丑、那是过万的事吗??曹孟德、是过万吗?夏候哥倆、是过万吗?司马一家是过万吗?江东孙权、是过万吗?周俞、程普、路训又如何、卧龙、关、公、庞统姜维带多少兵、难到你不知吗?这个问题没意思!!此地无人三百两??


用振江


先说镇压黄巾起义的那三个重量级的大哥,皇甫嵩,朱浚,卢植。

魏国的,曹操,张辽,张郃,夏侯渊夏侯惇,乐进,司马懿。

蜀国的,刘备,关羽,赵云,诸葛亮,姜维,黄忠,

吴国,周瑜,孙策,陆逊,吕蒙,甘宁


好先生143636315


领兵之将帅数不胜数,但是上马可定江山,下马可炒高房价,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