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入侵法国,俘虏法军150万人说明什么?

白杨树下谈历史


二战之前的欧洲大陆,英法德都是大哥级的国家,在很多争端问题上都有巨大的发言权。

德国在漏出自己的獠牙前,可以说,法国总统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给德国发动战争起到了非常恶劣的后果,德国气势汹汹,提出了很多历史上难以解决的土地问题,张伯伦纵容了德国,而且天真的以为德国的胃口总有饱的一天,没想到等待他的是德国的炮弹。德国也许一开始没那么嚣张,但是法国的软弱很好的推了他一把。

看来,法国人是真的不想打仗啊~

他们只要那啥,不要战争。

但是他的德国阿哥的野心恐怕是张伯伦怎么做梦,也梦不到的。

法国,一个拥有着完善国防力量的欧洲大国就这样投降了,飞机没有起飞,就被炸毁了,法国投降的消息让希特勒欣喜若狂,这样剩下的英国就孤立无援,在希特勒看来,可以说,欧洲大陆,胜局已定。

法国的投降不仅在心理上刺激了德国战车,而且原本属于法国的武器立马成为了德国人的大刀,就像击杀BOSS一样,这个外强中干的BOSS爆出了一大堆装备,德国战车更加强大了。

拿破仑不会想到他曾经一扫亚欧的荣光没有留给他的子孙一点荣誉和自尊,他们已经做好了被德国俘虏的准备,尽管依然有可以战斗的武器,但没了战斗的意志,那这个民族,怎么让别人尊重?凯旋门下,不再是高头大马的法国骑士,而是轰隆呼啸的德国坦克。

法国投降了,其实很多时候,你有一万个理由可以软弱,可以屈服,可以让法国的女人不用嫁给德国军官,但是法国其实没有一万个,他只是被打蒙了,打怕了,做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其实,很奇怪,当历史的车辙撵过,人类依然崇尚那些不自量力的抗争,却鄙视那些轻易的妥协。





周周漫说历史


1940年5月,德军通过空降兵轻易地“撬开了”比利时的大门,B集团军群开始有“节奏的”向前推进。为什么是有“节奏的”呢?因为这个方向根本就不是主攻方向,它只是将英、法联军主力调往比利时的诱饵,真正的主攻是A集团军群。

从德军的兵力部署上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左翼的C集团军群只有17师;右翼的B集团军群共有28个师,其中包括4个装甲、摩托化师;而中路的A集团军群拥有包括10个装甲、摩托化师在内的64个师,担任着主攻方向。

在法国的边境线上,要说防御能力最强的恐怕要算马奇诺防线了,之所以只修到比利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阿登山区地势险要、山路崎岖,不适合大兵团运动。英、法两国宁肯相信德军进攻比利时,也不相信德军会从阿登山区冲出来。

这就是曼帅计划中最精妙之处。“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往往是成功的关键。在阿登山区的问题上,英、法联军犯了“官僚主义”,或者说依然延续着传统的军事思维,山路难走但还是有路可走,地势险要也不是不能逾越。

尤其是坦克和摩托化部队的使用,泥泞、险要的路根本不是大的问题,再加上德军优秀的军事素养和高机动性,在工兵出色的保障下,几百辆坦克经过2天的艰苦跋涉,终于穿越了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森林地区。

为了达成战役目的,B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以及C集团军群佯攻马奇诺防线,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了英、法联军的注意力,掩护了A集团军群的行动。与此同时,庞大的A集团军群也开始秘密推进,高度的纪律性使这一行动得以成功实施。

更关键的是,节点把握得恰到好处。德国元首和曼帅最担心的就是,英、法联军按兵不动,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联军不仅行动迅速,而且出动了全部主力,就在其进入比利时不久,德军从阿登森林冒了出来,直插其后方,节点掐得相当准。

而“速战速决”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法国战役中,德军的“快”可以说是人人称道,而战术更是完美。B集团军群成功地将英、法联军主力调往比利时,C集团军群又牢牢牵制住马奇诺防线的法军。于是,在法国纵深给A集团军群,留出了一个非常大的间隙,利于其快速推进。

古德里安指挥的3个装甲师,作为A集团军群先锋,突击的速度也“不是盖的”。日行速度平均达30公里,仅10天就抵达了英吉利海峡,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漂亮的左勾拳”,抄了英、法联军的后路,彻底将其打蒙,“很自觉”地举手投降。

然而,快速推进的德军,追上法军后,将武器排在公路上用坦克进行碾压,并让他们向后转,自己去找跟进的德军投降。由于速度太快,以至于整个A集团军群,拉出了一条长达百余公里的细线。在德军进攻的第5天,法国总理就坦言,这一仗恐怕要打输了。

期间,同样惊慌失措的,还有德国元首和高级将领们。不过,他们是因为部队的推进速度,远远超过了预期。为避免装甲部队遭到侧翼攻击,急令暂停进攻2天,等等后面的步兵,但遭到古德里安的拒绝,因为奇袭是战役胜利的关键。

如果说曼帅的计划实施中,唯一的错误就是,元首命令部队停止围歼。德军到达英吉利海峡,预示着对英、法联军的三面包围已完成。然而,一纸命令让他们得以从敦刻尔克撤走。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无疑是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遗憾。

有意思的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日后不仅被描述成胜利的象征,而且还被搬上银幕,成为英国人值得夸耀的行动。殊不知,这是德国给英国的恩赐。从战术角度上看,撤退就是撤退,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因为没有一场胜利是靠撤退赢得的。

总之,曼帅的计划实现了德军进攻法国“速战速决”的目的。战役仅进行42天宣告结束,法军伤亡20万人,还有150万人被俘。由此可见,“闪击战”的效果显著,与一战法军阵亡136万人相比,二战的法军更多的是被吓破了胆。

曼帅之所以被称之为战略家,此战足以证明。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杨树下谈历史


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术已经不适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机械化的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