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在我國古代所有“皇二代”君主當中,蜀後主劉禪的知名度可謂相當高,“樂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都是這位亡國皇帝的標籤。

後世對這位皇帝的評價也是充滿了爭議。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有人說他是昏庸無能之君,晚年寵幸宦官黃皓,在曹魏大舉來攻之際不顧大將軍姜維“防守陰平橋頭”的示警,反而相信鬼神占卜魏軍不會來襲的荒誕之言,導致鄧艾長驅700裡偷渡陰平。在敵軍兵臨城下時又舉國投降,輕易放棄了劉備辛苦半生打下的江山。

也有人說他是睿智仁德之主,諸葛亮在世時,他安於做一個“無權”之君,諸葛亮死後,又沿用諸葛亮生前的人事安排,在魏吳都發生權臣作亂的大背景下,蜀漢保持了政權的穩定。在魏將夏侯霸來投時,劉禪輕描淡寫的一句“此夏侯氏之甥也”收服了人心。在國亡後,靠著裝傻充愣保全了整個家族免遭殺戮。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那麼劉禪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呢?蜀漢亡國前的2個反常舉動,可讓人一目瞭然。

1、給諸葛亮建廟宇

景耀六年(263年)春,距蜀漢滅亡前八個月,劉禪反常的下令在定軍山勉縣給諸葛亮立廟建祠。之所以說反常,是因為此時距諸葛亮去世已經30年。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漢群臣百姓感念諸葛亮治蜀之功,紛紛上書請求為諸葛亮立廟。對於這位為父子兩代鞠躬盡瘁的丞相、亞父,劉禪不僅下令嚴禁立廟祭祀,甚至直接廢除了丞相一職。

劉禪對於諸葛亮廟的冷處理,可謂是帝王權術的直接體現。按照《禮記·祭法》規定:有功烈於民者的天子才在祀典之列,諸葛亮雖然有崇高地位,但在劉禪眼中他依然是臣子,古往今來臣子的最高榮譽也不過是“配享太廟”,絕無單獨立廟之理。

那麼劉禪為什麼在亡國前夕突然又違反禮制給諸葛亮立廟了呢?我們來看他的第2個舉動。

2、起用諸葛瞻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諸葛瞻是諸葛亮之子,從17歲任騎都尉開始,劉禪加給諸葛瞻的投降分別有羽林中郎將、侍中、尚書僕射、軍師將軍,雖然地位崇高,但卻並無掌兵實權,也從未有過陣前征戰的記錄。

即便是姜維連年興兵,大臣百姓頗多怨恨的前提下,劉禪也沒有讓諸葛瞻取代姜維統兵。可以說,劉禪對諸葛瞻是虛銜雪藏的處理方式,和他廢除丞相一職的帝王權術可謂是相輔相成的,那就是不希望諸葛家族再次掌控朝局。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但在鄧艾偷渡陰平,逼近綿竹之時,劉禪卻反常的啟用了諸葛瞻,讓這位從未帶過兵的人去對付在魏蜀邊境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鄧艾。

究竟是昏庸還是國中實在無將了呢?恐怕都不是,一個在位41年卻有近20年在支持北伐的皇帝,不會不知道將領對於軍隊的重要性。在蜀漢滅亡後,把吳軍打的大敗的楊稷、毛炅、羅憲、霍弋等人,都是蜀漢舊臣,很難說蜀漢派不出1名比諸葛瞻更懂帶兵的人。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在社稷存亡之際,劉禪之所以把僅存的全部兵馬壓在了諸葛瞻身上,和他此前反常的在勉縣給諸葛亮立廟的舉動可謂異曲同工,即:利用諸葛氏的威望平復危機。

《三國志》曾有這樣一段記載:“蜀人追思亮,鹹愛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直到南宋時期,漢中一帶“當春月男女行哭,首戴白楮幣,上諸葛公墓,其哭皆甚哀雲”,可見諸葛亮在民間的影響力。

在諸葛亮時代,蜀漢僅用於伐魏的兵力就多達10萬,而到了後期,地狹民貧的蜀漢全國僅剩10萬2千兵力,反觀曹魏卻可以“徵四方之兵十八萬”伐蜀。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這種壓倒性的差異,讓百姓已經對蜀漢喪失了信心,魏軍來襲益州百姓皆迸山野,江油守將馬邈不戰而降,譙周鼓吹《仇國論》都是明證。

所以,重新凝聚一盤散沙的人心顯然對於一個行將滅亡的政權來說更為重要。事實上,諸葛瞻到任後的確帶著一幫新兵擊敗了精銳的魏軍前鋒,只可惜諸葛瞻的能力終究沒能力挽狂瀾。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在最後一點兵力消亡殆盡後,劉禪在退守南中負隅頑抗和舉國投降之間選擇了後者,成了世人眼中的“亡國之君”。

而劉禪的投降舉動,也讓後世爭議了778年。

在以儒家忠孝節義治國的後世朝廷眼中,劉禪的不戰而降遭到唾棄。然而,百姓的態度卻與朝廷截然相反,成都百姓感念劉禪沒有在最後時刻玉石俱焚,帶著百姓陪葬,他們在昭烈廟旁建起了劉禪祠,供奉起了這位“亡國之君”。

蜀漢亡國前,劉禪做了2個反常決定,明主還是昏君一目瞭然

在蜀漢滅亡778年後的北宋慶曆年,蔣堂以樞密直學士知益州,他因劉禪“不能保有土宇”,下令拆毀劉禪祠,結果引發“蜀人浸不悅,獄訟滋多”。

北宋年間發生的拆祠事件,也再次印證了劉禪在蜀人心中還是頗有口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