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两“邻居”东莞和惠州,要主动融入谋发展

深圳获批建设“先行示范区”后,东莞和惠州如何作为呢?
作为深圳的“邻居”,东莞和惠州这两座城市,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东莞工业实力强,境内工厂比较多,吸引了不少人去就业生活,而惠州地大物博,但就业机会相对少,所以虽然地域比东莞大很多倍,但常住人口还不如东莞。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两“邻居”东莞和惠州,要主动融入谋发展

惠州西湖

惠州因市区常住人口不达标,现在连修建地铁的资格都没有了,也是一件尴尬事,而同为深圳的“邻居”,东莞地铁已开通多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两“邻居”东莞和惠州,要主动融入谋发展

东莞地铁

但不管这两座城市以前发展如何,现在新的机遇来了,哪座城市能更主动地服务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就能从深圳的快速发展中获得更多红利。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两“邻居”东莞和惠州,要主动融入谋发展

深圳北站

与其他地方的都市圈搞得如火如荼不同,这些年深圳都市圈有些不温不火,关键在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

深圳这个“老大哥”带头作用不强,但另一个方面,东莞和惠州也不是太“听话”,有些自行其是,不太买“老大哥”的账,觉得自己现在混得也不错,要是跟着深圳混也未必能活得更滋润。

而反观上海与苏州、广州与佛山的同城化因轨交交通无缝对接而成为一体化的范例,这么多年了,为何深圳的地铁没有延伸或是与莞惠轨交对接成功呢?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两“邻居”东莞和惠州,要主动融入谋发展

广佛线

责任到底该谁来负责呢?惠州先不论,因为本身没有建设地铁的资格,东莞有地铁建设的资格,为何就不能同步先修通对接的轨交线呢?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两“邻居”东莞和惠州,要主动融入谋发展

惠州南站

其实,每座地铁城市一般都是修通中心城区的地铁,再向外围扩展,最后才考虑延伸到周边的城市,以深圳为例,深圳罗湖、福田、南山这三个区地铁比较密集,福田是政金中心,南山是科技中心,而罗湖是昔日的“贵族”;其次,才是考虑宝安区、龙华区、龙岗区等区;再次,会考虑到光明区、坪山区等比较偏远的辖区,目前,光明与坪山虽还未开通地铁,但已有在建地铁,将在今后几年内陆续开通;比较难的是大鹏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两个“功能区”,暂未有地铁在建,也未见有比较详细的地铁规划。

深圳还未实现辖区地铁全覆盖,暂时也顾不得东莞和深圳,但我们注意到深圳地铁14号线、16号线、11号线、10号线、22号线(规划)等5条在建或已建地铁都有延伸到东莞或惠州的可能性,因为深圳段已经预留接口了。

​11月18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深圳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行动方案(2019-2035年)(公众咨询稿)》,其中明确提出:“深圳将适时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向周边城市延伸,推动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1号线北延至东莞长安、深圳14号线东延至惠州惠阳、深圳22号线北延至东莞塘厦等一批跨市城市轨道建设。

除了没有提到深圳地铁16号线延伸到惠州大亚湾,几条最有可能延伸的线路都提到了,而且还很明确。
其实,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条件最成熟,而且深圳曾一度将该延伸线纳入到上报的地铁调整规划中,但最终不知道什么原因与东莞没有谈拢,暂时搁置了,引发网友极大关注。

另外,在建深圳地铁14号线延伸牵动不少在惠州惠阳安居的深圳上班族,目前深圳段东端末站沙田站离惠阳区仅一路之隔,再延伸数站就可以到惠州的高铁惠州南站。


原本惠州段与深圳段一起“打包”上报,后因城市规划问题,惠州段被搁置了,目前深圳段开工已经快两年,惠州段还遥遥无期,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城市为地铁建设主体的申报方式,如果深圳能够成功实现都市圈联合申报地铁,那么,惠州段5站或可与深圳段同步建成。

“针对区域交通发展短板,深圳将联合周边城市共同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深圳已经在考虑这件事了,问题是上面能否放权,或者说为了支持深圳能否​“特事特办”。

审批问题是一方面,为何广州和佛山以及上海与苏州就能克服审批问题呢?尤其是上海地铁延伸到苏州昆山花桥镇,已经是跨省地铁了,难度比深圳地铁延伸到省内的其他城市更大,为何人家就能搞定?
深圳要学习其他区域的成功做法,东莞和惠州要积极配合,不要老是“拖后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