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营救楼市,“扔梯子”还是“扔人”?央媒发声“3锤”定音

一次"谈话"释放出许多楼市信号。

事情起因:2月21日,驻马店出台楼市相关的17条,其中有进行购房补助的,适度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与将公积金贷首付下调至20%的等,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事情结果:河南2月28日"约谈"了驻马店。要其"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从"上架"到"下架",生命周期只有7天,这既是在意料之外,而其实又是在意料之内。


营救楼市,“扔梯子”还是“扔人”?央媒发声“3锤”定音

细读驻马店的17条,你会发现:它的这种为房企纾困,是通过刺激购房需求的方式进行的。而这种方式极容易造成楼市的投机,致使短期内楼市过热,可以说比较激进,尺度也比较大。

而驻马店被"约谈",再次明确了"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变,也不会变。

央媒的声音:"房住不炒"没有变,也不会改变,不能改变。

首先是《人民网》:2月份超60城楼市政策微调,但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变。

其中举了驻马店的事例,并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将坚持"房住不炒"这一政策红线。

其次是《经济参考报》:"房住不炒"定位不能因"疫"而变。

这是经参的头版文章,文章强调在这一特殊时期,要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并提出5点要求,其中第2条指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主动应对。积极发挥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观能动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灵活自救措施。


营救楼市,“扔梯子”还是“扔人”?央媒发声“3锤”定音

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曹德旺虽然承认房地产的"受灾"事实,但他还是主张"企业应该先积极自救,不要总想依赖别人"。

第三是《经济日报》:楼市纾困必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其中有两句话,不得不提。第一句:调控的成果来之不易,房住不炒的定位也不会改变,不能改变。

第二句:各地在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出台房地产纾困政策的同时,必须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和底线。

那么这种定位与底线应该如何把握呢?社科院通过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

社科院:"应严控购房加杠杆及其它各类刺激购房行为"。


营救楼市,“扔梯子”还是“扔人”?央媒发声“3锤”定音

社科院的这个建议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设想,A本打算过完春节买房,可是因为这场不可抗的因素,只能"窝在家里",购房计划也只能暂停,但是他会取消买房吗?显然并不会,只不过购房计划要向后推几个月。

像A一样,同样的一些家庭只是临时推迟购房,并非永久取消购房计划。

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一针见血地指出,房地产是典型的内需驱动型的不可贸易部门,因此受冲击相对较小。需求只是被延迟了,不会被消失,根本不需要过度担心楼市。

对此,笔者想说,如果一个人掉到坑里,你扔给他一个梯子,已经足够了,总不能再扔一个人下去,到下面推他一把吧!虽然会叫的孩子有奶喝,但是也要看清这个孩子是真饿还是假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