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今年開門紅,商業銀行各條線安否?

轉眼間,2020年已過去了1/6;當時間步入到3月,新冠的影響仍舊在持續。除了少數行業逆向走高以外,大部分行業都受到了相當程度的影響;而依託實業而生的商業銀行,自然也不能倖免。

每年的1月到3月,都是銀行傳統的“開門紅”時期;也是一年之中銀行搶規模,搶投放,搶客戶,爭收益的最佳時期。

今年開門紅,商業銀行各條線安否?


由於今年黑天鵝事件的影響,“開門紅”已蕩然無存。對於銀行而言,能夠實現“開門平”已然是萬幸,而對於一些疫情嚴重地區,“開門紅”變“開門黑”,更有玩笑稱連門都沒了。

一句話,太難了。

在消費場景的蒸發,到店客戶數量驟減和依舊嚴峻的防疫形式,使得信貸增長較為緩慢,並且出現了較大的困難。而公銀條線和個銀條線,又存在一定的差別。

一.公銀條線:維持正增長

公開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二月份貸款總體規模略低一月。但值得欣慰的是,這一規模仍超去年同期。主要原因在於1月份的貸款投放力度較大,2月份受疫情影響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說巧也巧,今年銀行開門紅的集中投放在年前,趕在了疫情爆發的前夜;再加上今年穩增長的主基調,使得對公投放中用於基建類的信貸投放力度遠超以往。最後的結果就是,儘管信貸規模在2月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銀行整體對公業務依然保持正增長。

各路機構馳援復工、共抗疫情

根據銀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合計信貸支持累計超1萬億元。不僅如此,疫情發生以來各家券商、投行、信託等也紛紛發力,為支持地區復工復產提供融資,為中小企業提供發放貸款,各類疫情專項債不斷髮生並獲得快速審批。

不可否認的是,部分行業和企業深受影響;對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也會造成一定的衝擊。但疫情主要是對小微企業影響較大,而這一部分並不是各大銀行重點信貸對象,所以對於不良,不用過於擔心。

今年開門紅,商業銀行各條線安否?


二.零售條線:怎一個慘字了得!

相比較公銀條線尚能維持正增長,零售條線或者個金條線而言,則是悽悽慘慘慼戚!尤其是零售信貸和信用卡,難上加難。(理財放在下一節單獨講)

據統計,2月份個人信貸類貸款呈現“坍塌式”的下降!消費貸款極度萎靡,展業停止。

消費信貸

個人貸款大幅的下降,主要來自於需求端的衝擊:1月份以來,汽車、智能手機等個人消費相關產品降幅較大,而運輸,餐飲,旅遊等需求也大幅萎縮,這些產品原本都是消費信貸的重要流向,而現在都受到了較大的衝擊。

而房貸也是受到了不小的衝擊,而這一部分才是各大銀行的優質資產。由於無法面籤,因此房貸增長緩慢;很多是前期做掉等待放款的客戶,客戶續接嚴重乏力。

不僅如此,很多以消費貸主打的消費金融類公司;疫情前後不良貸款率快速上升,嚴重影響了公司的運轉和業務的開展;不同於銀行的優質客戶,消費金融客戶資質普遍差了一個水平不止。

今年開門紅,商業銀行各條線安否?


信用卡

目前疫情到了最關鍵時期,在這樣的嚴峻形勢面前,對銀行借記卡業務帶來的衝擊也非常明顯,而信用卡髮卡以及相關營銷活動,幾乎陷入冰封。

從某股份行得到的消息,在過去一個月內,該行信用卡業務服務受到影響,其中武漢運營中心關閉,其他業務如分期等幾乎陷入停滯。

毫無疑問,疫情對信用卡業務要帶來的影響是普遍且廣泛的。到店客戶大降,甚至銀行網點關閉,導致新開卡數量較去年幾乎陷入停滯,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同樣也有很多區域業務人員表示,當前信用卡推廣難度加大,即使有了信用卡也面臨無卡可刷的局面。

信用卡不僅展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且規模增長也將陷入停頓;其修復是有一個過程的。但整體不至於傷筋動骨,至於壞賬更有可能是銀行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因素。

銀行接下來要面臨如何去甄別不同類型的客戶,一類是真正受疫情影響的,有實際消費需求和能力的客戶;另外一部分則是逃費惡意逃廢債的人群。

今年開門紅,商業銀行各條線安否?


個貸和信用卡的修復,估計要用上一整年的時間了。

三.理財業務,加速線上化

理財業務從個銀條線單獨分出來,是因為在此次疫情中,對於理財銷售線上轉型是一個較大的促進。

存量和新增

由疫情導致銀行網點關閉以及客流到店數量的下降,個銀=金業務中轉型的重點理財業務,自然受到了一定波及。但是影響是要區分來看的,損益要從新增和存量兩個維度來進行判斷。

尤其是新增客戶這一塊,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而新增恰恰又是考核的重點,不過按照當前這個架勢,考核大有打折的可能。據悉,部分銀行甚至決定取消開門紅考核。

但在存量客戶這一塊,由於銀行線上業務轉型較早加上APP的智慧運營,很多客戶尤其是年輕客戶已經基本實現一年去一次網點。對於線上操作網銀、手機銀行等業務,客戶收多年的教育已經能夠較好操作。對於存量客戶的營銷和資產留存,其實沒有更大的影響。

尤其是過年前後理財資金到期的客戶,也會時時關注自己的收益;不至於忘記操作,需要的只是客戶經理遠程溝通交流;雖然略顯麻煩,但至少不會那麼糟糕。應該看到,疫情期間股市持續向好;很多爆款基金一日甚至半日就募集完畢,很多得不得實行配售,可見需求和錢都在。

今年開門紅,商業銀行各條線安否?

幾點變化

目前銀行線下難以發力,紛紛回到線上進行流量爭奪;對於互聯網渠道的依賴開始提升,帶來的是獲客成本的上升和層出不窮的營銷手段。

這一變化集中體現在銀行理財紛紛登錄支付寶,將自己近百款理財基金上線到了支付寶的“理財周”。銀行這樣做一方面是疫情所迫,另一方面也是藉助於支付寶的巨大流量。在疫情和線上發展大趨勢共影響之下,讓許多銀行理財紛紛選擇了線上銷售,而銀花理財子公司也是趁著發展的東風,相繼開通了線上自主風險測評業務;不需要到線下進行雙錄。

線上經營的趨勢,對營銷人員的線上營銷能力也是極大的考驗。目前,很多銀行已經在內部開展新媒體營銷培訓,指導營銷人員作出符合要求的內容和短視頻,希望藉助於新媒體營銷帶來流量,或許將來有一天,銀行能直播帶貨也並不是不可能。

今年開門紅,商業銀行各條線安否?

總結:可以說同為零售條線,理財業務受影響小於個貸和信用卡;這主要在於理財銷售的線上轉型步伐,但瓶頸同樣不容忽視。

寫在最後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

此次疫情,對整個銀行業的發展是深刻的還是影響的;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很多東西都會不一樣。

拒絕也好,擁抱也罷;都不改歷史向前的滾滾車輪。

擁抱變化,積極有為是最好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