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农村人说:“读书越多越自私”,为啥?因为3个原因,你认同吗

在二三十年前,教书先生是最受村民尊敬的,因为他有文化,可以给村里孩子带来知识,所以那时候不论谁家的红白事,都会把村里的教书先生请来主持,人们对教书先生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俺孩子不听您话,该打就打,别手软。所以孩子们对先生是既尊敬又害怕。

农村人说:“读书越多越自私”,为啥?因为3个原因,你认同吗

但现在情况发生变化,由于“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大肆横行,所以父母们对孩子上学一事已不再热衷,而那些“高学历”的农村孩子跟父母的距离已是越来越远。更多的父母开始认为自己孩子“越学越糊涂”、“越学越自私”,这么多年的书是白读了。为啥农村人会认为“高学历”的孩子容易自私呢?

面临的环境不同。自古以来主导这个世界运行的是两个东西:“情”和“法”,在农村生活的人们,更加注重情,既人情,离开了人情,你可能在农村寸步难行,但在城市里面却完全不同,那里更注重法,既法律。在农村遇到事,想要解决需要靠人情,但一个读过书受过教育的人,可能会选择法律来解决,这就是思想冲突,他们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也就是读书读傻了的人。

农村人说:“读书越多越自私”,为啥?因为3个原因,你认同吗

生活方式的不同。越是消息闭塞的乡村,越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这就形成了“宗族势力”,你家有难,大家所在一个宗族,基本上都会帮你忙,相对应的,宗族有事你家也得无条件付出,这种“抱团取暖”的生活方式,在农村是有很大好处,所以人们都会遵守这些“规矩”。但你读过书刚从城里回来,你的思维方式跟他们是不同的,你是属于追求个人自由的社会个体身份,这样一来具体冲突就出现了。

在他们的想法里,你跟他们同属“一族”,那就是自己人,而自己有困难需要你帮忙,很正常的事,但你要是不愿意帮,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他们肯定会不爽,自此你身上便出现一个“自私”的标签。

农村人说:“读书越多越自私”,为啥?因为3个原因,你认同吗

那为啥农村的父母,也会认为自己孩子“自私”呢?这里面还体现一个“急于反哺”的现象,你读了大学或者有更高的学历,那你的父母在村里面会很有面子,他们就会以为你在城里过得很好,所以家里有困难或者邻里乡亲谁家有事,你就必须帮忙,去城里看病你得帮忙,(你肯定认识医生),看病钱你得掏一部分(你在城里工资那么高,不掏不合适),殊不知,你在城市里过得也是好死不活,但他们不管,另外如果他们的事你全管,那你就成了所谓的“凤凰男”了。

父母认为供养你读书这些年,花了不少钱,你工作了就得反哺家庭,可他们也不知道,你城里的同事买房时,还需要“六个钱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