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若中國取消漢字用韓國、越南那樣的拼音文字,結果會是悲劇嗎?

由於漢字在書寫、識記等方面不如拼音文字簡單方便,不利學習,特別不利掃盲,因此許多人主張將它簡化,甚至有人主張將其最終取消,用拼音文字代替。事實上,今天仍未取消,沒有像某些學者和政客主張的那樣,表意文字發展成表音文字是規律,是大勢所趨,發展成拼音文字是正道。

若中國取消漢字用韓國、越南那樣的拼音文字,結果會是悲劇嗎?

△漢字簡化

若中國取消漢字用韓國、越南那樣的拼音文字,結果會是悲劇嗎?

△漢字簡化

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以周樹人、錢玄同等代表的學者就主張把他們認為落後難掌握的漢字取消,而變成簡單易學的拼音文字。他們甚至喊出了“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激進口號。新中國建立之後為了便於掃盲和推廣也對漢字進行了簡化。1955年公佈“簡化方案草案”,1956年公佈正式的“簡化方案”,1964年又公佈了“簡化字總表”。1977年底又公佈了“第二次簡化方案草案” ,但不久被廢止。1981年又對上述方案進行了修訂完善。而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漢字如何輸入計算機成了一個難以解決的難題,漢字取消變成拼音文字被提上日程。幸好智慧的中國科學家解決了這個難題,漢字逃過被拼音化的一劫。

若中國取消漢字用韓國、越南那樣的拼音文字,結果會是悲劇嗎?

△漢字簡化方案

若中國取消漢字用韓國、越南那樣的拼音文字,結果會是悲劇嗎?

△漢字簡化國務院文件

但將來漢字會不會變像今天的韓國、朝鮮、越南一樣的變成拼音文字,而漢字拼音化的結果會怎樣呢?我們不得而知。而變成拼音文字之後,會不會帶來交際和使用的弊端呢?同樣不得而知。為什麼會這樣問呢?因為如那次被人詬病的“第二次簡化”就造成許多後遺症,直到今天都不能消除。例如蕭簡成了肖、傅簡成了付、閻簡成了閆……許多人都改了姓,不知自己老祖宗姓什麼了。而今天的韓朝和越南取消漢字後,不能讀懂祖宗留下文獻,文化傳承出現了問題。有時會產生歧義,直到今天對能產生歧義的地方,韓國人還用漢字代替或標註。例如韓國人的身份證的姓名都用漢字標註以免產生歧義。

若中國取消漢字用韓國、越南那樣的拼音文字,結果會是悲劇嗎?

△今韓國文字

若中國取消漢字用韓國、越南那樣的拼音文字,結果會是悲劇嗎?

△今越南文字

再讓我們看一篇現代學者趙元任寫的一篇文章:“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文章文字發音聲母和韻母相同,只是有的聲調不同。假設漢字變成拼音文字,其結果是不是悲劇了!我們很難想象將來漢字會變成怎樣的拼音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