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六度智囊」互聯網金融P2P怎麼了?

六度在線-第二期

會議背景

2016年4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剛剛起步時,P2P機構有5000家左右。經過兩年的摸底、排查、整治,今年6月前已經有接近3000多家不合規P2P機構退出,餘下2000家左右。最近P2P行業風險事件不斷,2018年前5個月每個月倒閉的P2P平臺基本上是20家左右,到今年6月份,爆雷數量猛增至63家,7月份的態勢越來越慘烈,截止7月20號,當月新增問題及停業平臺約一百多家,P2P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

「六度智囊」互聯網金融P2P怎麼了?

專家介紹

侯總

北京未來科技 現任創始人兼CEO

掌眾金服 前任 閃電貸負責人

國美金融信貸事業部 前任總經理

趣店早期創始員工 & 來分期聯合創始人

核心話題

01 P2P整體行業現狀及暴雷的原因

02 P2P是如何被監管的?

03 中小平臺是否面臨淘汰?

04 網貸路向何方?

05 嘉賓自由提問

01 P2P行業整體現狀及暴雷的原因

正如大家所見,當前P2P行業基本上是遭受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危機,而這種危機不僅僅在於大家爆雷,更多的是整個民眾,包括行業從業者對於這個行業的信心,其實已經被打擊的差不多了,其實這個是更嚴峻的問題。當然,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講,可能對於行業的信心已經泯滅掉了,或者大家都急於把錢取出來。這樣會對一些大平臺、中小平臺,包括一些正規、不正規的平臺,都造成資金的淨流出現象,所以現在行業面臨著比較嚴峻的一個形勢。也因為國家整體的一個宏觀貨幣政策,導致了資金來源已經非常有限了。這樣的話,平臺會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基本上處於爆雷不斷,出現逾期,包括還有一些大的平臺可能會出現延期兌付等等,其實都屬於比較嚴重的平臺經營危機,以上就是行業的一個整體情況。

關於暴雷的原因,涉及的方面比較多也比較複雜,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分析:

第一個角度,從行業環境方面分析:

資金荒導致現金流緊張

實際上前幾年,在2013年的時候,P2P行業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的軌道期。到2014年的時候,出現了及時兌付的,可以實時提現的活期產品,這種產品的出現對於P2P行業是一個產品型的創新,極大的加快了行業中這個產品的發展。實際上那個時候老百姓的錢會比較多一些,所以大家都流到了幾個地方:樓市、股市、P2P等。這樣的話,實際上形成了大量資金湧入的情況。我為什麼要講這個?那個時候是錢多,資金湧入,現在大家都處於同一時間或者是短時間兌付的階段,給這個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剛兌壓力,實際上也是造成爆雷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個角度,從國家政策方面分析:

國家去槓桿監管嚴讓行業承壓

由於國家整頓,去年年底的時候由於現金貸、P2P備案等,我們從行業從業者來講,應該說是很大的事情。這幾個監管措施不斷地出現,實際上國家在有意整頓這個行業,主要就是去槓桿,同時資管新規等。尤其是對於股權質押,實際上這種政策對於P2P平臺的運營者來講,打擊是蠻大的。因為這裡邊會涉及到一個問題,P2P平臺的運營者用高息攬儲的這樣一個方式,他把錢拿走幹什麼去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他把錢拿走進行資本運作了。很多人都奇怪說,年化15%、20%甚至更多的這種錢,他們去投什麼樣的項目才可能有這樣的利潤?其實實體經濟的毛利潤能達到15%,基本上已經算好的行業了,這些錢基本都用於經營資本運作。實際上國家出臺的這種政策,尤其是資管新規定,對於股權質押和去香港上市買殼這種事情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話那些高息攬儲的平臺首先會遭到剛性兌付的麻煩,所以這個會是爆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三個角度,從經營手段方面去分析:

行業“潛規則”之非正常經營手段

這裡涉及到P2P行業的一個潛規則。大家對P2P平臺會分為三六九等,其實我們從業者也會分三六九等,主要是對資金端規模的分類——大、小平臺。剛開始小平臺為了存活下來,實際上會去向大平臺購買資金。據我瞭解(我就不說哪一家了),北京的一家P2P,去年成立的,成立時間不長但是交易量很大,對外宣稱投資用戶超過50萬,為什麼?是因為它是從大平臺(像聚財貓)上購買的資金,他們會用高息(20%、25%)做宣傳,最高達到35%。這種平臺其實就是去收購資金,這些資金用來自己經營,但是小平臺實際上是沒有好的經營資質的。而P2P更多的是考驗一個平臺整體風控,包括經濟化運營的能力,小平臺很顯然談不上有這樣的能力。這樣的話會造成一個很大的痛點,小平臺把錢都拿去了,但又沒有很好的經營風險的能力,所以導致了它本身業務投資的失敗。因此,大平臺就沒法去跟它剛兌了,便造成了兌付困難,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這些原因可以歸為非正常經營。

第四個角度,從資產端方面分析:

風控體系不夠完善,問題資產普遍存在

簡單來說P2P其實就是點對點,不是人對人,點對點是什麼概念?平臺並不知道借錢人是誰,可能另一端是阿貓阿狗。平臺有盡調的職責,但是大多數平臺是沒有對資產進行正規或者說像銀行一樣進行詳細盡調的。一個是因為運營成本的壓力,另一個是這個平臺本身會利用這些錢做一些私人的事情,所以就達不到真正的點對點。

P2P的規範運作模式

「六度智囊」互聯網金融P2P怎麼了?

這個錢大部分會流向幾點:股市,樓市,實體行業,包括現在的金融項目之間的拆借。好的優質資產標的是非常少的。因為從資產端來講,優質資產端是支撐一個大型P2P平臺能夠長久運營的重要原因。現在很多的P2P平臺,你看它能否長久,其實你要看它背後的資產端是什麼。如果它的資產端涉及到實體行業或者是其他行業的背景,這時候你要小心了。因為現在整體的經營環境不好,實際的營業狀況堪憂。它不可能承擔這麼高的自有資金,本身毛利也就10個點、15個點,它給到這個平臺的可能也就八九個點了。因此它自己行業的利潤基本是虧錢的,這時候它的資產就會出現問題。所以,P2P缺少了優質的資產端,就導致了行業的爆雷。

02 P2P平臺如何被監管?

主持人:本輪爆雷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出問題的有不少是一些規模比較大的P2P平臺,其中不乏一些擁有國資背景和運營時間比較長的知名網貸機構,像唐小僧的註冊用戶人數已經超過1082萬人,銀豆網的借貸餘額也達4億元,這兩家平臺的實際控制人其實已經失聯或外逃,造成比較大的社會影響。愛投資也是一個有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會員單位,並獲得互聯網信貸評價中心的3A級的信用認證,但是近期也出現一些規模的項目逾期。出問題的還有利民網,前段時間準備要赴美上市的,金銀貓、錢媽媽也是,這些規模較大的平臺都遭遇了危機,那中國的這些P2P平臺是如何被監管的?中小平臺是否面臨著全部被淘汰?侯總,您是怎麼看整個競爭格局的演變的?

侯總:您說的關於P2P平臺是如何被監管的這個問題。其實P2P行業存在了十多年,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今天,所有的新型模式基本上都死掉了,唯一剩下的最大的成果,就是P2P。所以我先肯定一點,P2P不會消失。無論是國家如何去監管它、打擊它、限制它的發展,P2P一直會存在,這是毫無疑問的。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今天,能夠真正利用科技手段、互聯網手段去降低金融的門檻,P2P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但是好的商業模式如何監管?對於中國的監管階層來講,一直都很滯後,這種滯後實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監管層對新興行業缺乏足夠的預知能力

真正的監管和管理層中,真正懂互聯網金融、懂P2P的不是特別多。在很多人眼裡P2P就是非法集資,但實際P2P和非法集資一點關係都沒有,真正的P2P根本不碰錢。一個是監管層本身對於行業的理解或者是認知不夠。還有一點是對於形勢發展的速度、規模以及涉及到的人群也是預估不足的。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已經到了一個可以隨時隨地深入到每一個智能手機的用戶了,這個時候,其實對於監管人來說,他需要採取一定的手段。比如說對於市場產品的上架、下架,指的是App Store,如果他對於App Store這個市場通道管理非常嚴格的話,比如不滿足於什麼樣條件的產品,我就不會讓它上架,這樣的話,非法的平臺和一些小平臺,就不會把這個產品觸達到普通的百姓當中。

實際普通的民眾、普通的百姓對於金融的認知並不是很深,他沒辦法、沒有能力去辨別哪些平臺是好的、哪些平臺是壞的,但是因為這個商業模式本身是非常不錯的,像點對點,包括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提高了金融收益,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好處。但是他們又沒有辨別和識別能力,應該說監管起到應該起到的作用是幫助民眾來識別哪些是好平臺、哪些是壞平臺,至少你不能說所有的平臺全上了,甚至說任何一個P2P都可以搜到,我認為這個是監管上的一個缺失,或者說在市場推廣方面的監管是一個缺失。再舉個例子,前一段時間小米商店,最近一個月是下架了很多P2P平臺的廣告,其實原來它主動推薦的,就好比蘋果上面的這個主頁,你一看到這個商店就能看到這個理財。大家在沒有辨識能力的情況下,民眾可能會認為,我是在小米的這種大的平臺和品牌上下載了這個東西,他們可能會覺得這個會是一個相對來講合規的平臺。實際上不是的,小米的這種互聯網化的運營還是以利益為主,誰給的錢多讓誰上。

第二 信息流向監督不夠細緻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個錢到底借給誰了?平臺每一筆的交易是否要可追蹤、可查詢?其實按理來講,正規的平臺是要把這些信息全部披露的,因為現在是一箇中心化的平臺,這些平臺的所有後臺數據全部都可以改,普通民眾是不知道的。普通民眾看到的只是這個產品呈現出來的一個標的,但是這種標的的背後是自己自融,還是一些不良的資產端,這個是無法知道的。而這個時候,監管的確應該起到一定的作用,要幫助平臺或者幫助民眾辨別平臺匹配的這種標的是好還是壞。

第三 監管責任主體機構不夠明確

監管如何監管?你要查它的資金流向,錢到底流向到哪兒了?流向到樓市了、消費金融了、個人信貸,還是流向到了高利貸?這個是要清楚的。但事實上,P2P的監管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監管機構。因為我們國家的這種監管體制對於新興事物監管的滯後還體現在一個三不管、四不管地帶:“我不知道我的爸爸是誰,但是我出生了,沒人管我生長,我野生到現在,聚集了很多錢,這些錢也沒人管,那我就隨便用了。”這是監管的一個很大的缺失。要明確它的責任主體是誰,是銀監會還是銀行?或是除了這兩者之外的機構?

2017年以前,P2P屬於放養狀態,不知道由誰管,是地方性金融機構還是人民銀行?還是銀監會?不同地方的不同政策,實際對於監管的體制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北京有一個很大的金融交易所,實際是債權的交易所,這些P2P怎麼玩兒的?他去把標的拆包到一個地方性的債權交易中心去交易,現在大的交易所,像南京、青島、北京都有,這個交易所,據我所知,現在很多地方是沒有明確的監管層級的。但實際上對於P2P平臺來講,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有了明確的監管主體、責任之類的,但是沒有管到信息的流向等,實際就是沒有管到位。

03 中小平臺是否面臨淘汰

關於第二個問題,中小平臺是否面臨著全被淘汰呢?我覺得不會。為什麼這麼講?很多人從行業的發展來講,說一定是大平臺有償還能力,事實上的現狀已經打臉了,不是大平臺就一定越安全。但是特別大的平臺,像平安、陸金所之類的平臺,確實有償還能力,兌付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小平臺是否全部淘汰?也不是的。因為P2P點對點,它優不優質、有沒有償還能力,根本是取決於你的資產端是什麼。但是很多時候也確實成正比,大的平臺有一些資產端的辨別能力或者說運營的能力。但小的平臺不一定全部被淘汰,因為未來P2P的發展還會有一個趨勢,那就是行業性、區域性。大家也能看得到,P2P多如牛毛,地方性的、全國性的,在哪兒都會有,包括大型的企業,他們都會有自己的影子。為什麼後來說投資家被騙了之類的?其實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大家要知道,P2P對於企業來講,其實它主要的作用是解決現金流的問題。因為我的現金流很緊張,通過P2P,就能緩解現金流的問題,這是很多企業夢寐以求的事情。而且也是中小企業很重要的一個痛點,因為中小企業融資非常非常難,P2P是天然的一個捷徑。它的本質屬性或者是本質需求就決定了它一定會是小而分散的發展。但是不是普通民眾就一定不投小平臺了?也不一定,為什麼這麼講?行業性的P2P,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大型的國資企業,它也面臨著現金流的問題,也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它也不想去銀行借,又恰好P2P的資金成本(低六七個點),這比去銀行貸款好多了,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什麼?細分行業的頭部的企業可能會參股、入股或者說以某種形式參與到P2P這個發展中來,這樣的話實際上它不可能“大”。再比如一家南京的P2P,它一定是在當地、在附近的地方影響力大於北方,一定大於北京。他們一定會在當地的所屬地首先有他們的巨大的影響力,也就是說它的區域性非常明顯,這種區域性非常明顯就決定了所謂的“大”,實際上是一個狹義的大,所謂的“小”也是一個狹義的小,所以說小平臺不一定全部面臨著被淘汰。

「六度智囊」互聯網金融P2P怎麼了?

經過這一輪洗牌,其實洗的不是小的P2P平臺,準確的說是洗掉不合規的、騙子類的一些平臺。實際上,國家在去年備案的時候就已經有意的要去槓桿,目的主要是整頓整個資金端的問題。P2P顯然是一個很大的資金端,到今天爆雷的現象,在國家的監管中,有一批學者是有預見性的。至少在行業的大佬們,之前在和我聊天的時候就明確表明,下半年P2P會迎來一輪新的洗牌,他們是有共識的。所以說整體的競爭格局,我認為是偏向於區域化、行業化的。當然,也一定會出現壟斷性的、大的P2P平臺。因為很多人還會相信這種理財模式,一定會把錢投到大的平臺中去。大平臺的運營能力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會比較強,但也不絕對。實際上任何一個缺少監管的領域,而且資金量又比較大的,一定會造成問題,並不像大家想的一樣大平臺就一定合規。

大平臺或者小平臺,首先一定要合規。P2P合規的話不可能會出現爆雷,它最多會出現剛兌困難。還是那句話,P2P本身不碰錢,包括現在很多的投資人去找到P2P平臺,你要還我錢之類的,平臺沒法還他錢,實際上平臺是不碰錢的。所以說我認為P2P還會進一步的發展,因為社會經濟體系、行業規模、企業剛需、個人剛需都已經在這了。所以這個行業不會消失,而且競爭會偏向局域化、大規模,同時更合規。資產端決定了資金端的大小,P2P的資產端的掌控能力決定了它的資金端的運營的能力,大概是這樣。

04 P2P未來路向何方?

主持人:現在P2P行業變數還蠻多的,想問一下,在您看來,未來P2P行業的發展走向,像對於新業務的模式探索,您這邊有怎樣的想法呢?

侯總:大體的P2P行業未來的走向,我覺得是這樣,投資人可能會被市場教育的更加理性和理智,不會因為剛需而去投某一個平臺。P2P未來發展,更多的是偏向於一種專業的存在。人們把它當做一種專業的理財,可能更合適一些。而不是讓一些四五十歲的阿姨,對於金融不是很懂,只是覺得利息高就投資。我覺得這是一個行業經過這次洗禮之後可能會改變的現象。當然,不排除還會有人去投,因為騙術也比較多,但是更多的投資者會更理性一些。他們會看你的資產端是什麼、你的投資運營能力等,發展的趨勢更多的是趨向於這個本質。

P2P還是一個匹配需求的問題,它會越來越合規,包括這個資金的去向等。現在大部分平臺還是不清楚的,因為監管的人少,平臺有那麼多,他沒有辦法和精力去監管它,還是會處於一個雜亂的狀態。地方性的資金渠道,可能會對於當地的P2P來講查的更嚴一些,P2P備案流程走的會更快一點。備案是什麼?我要把所有的P2P納入到我的管理體系當中來,實際上這個是備案的第一步。也就是說,你要想備案,首先你得到我這兒報個道,我得知道你在哪兒,是不是在我的地盤經營了,其次才是說你的這個資金的流向之類的。因為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對於這個發展的走向來說,網貸行業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控能力。實際上P2P是點對點,平臺是不碰錢的,但是平臺一定要有很核心、很強大的風控能力,而以前所有的平臺來講,基本上形同虛設。

所以說未來的P2P可能在網貸行業平臺運營的風控能力會加強,包括借款人的借款門檻會高一些。原來很多為了做大規模,包括為了其他的一些目的,對於借貸的門檻並沒有一個特別嚴格的限制,才導致了很多的剛性兌付,尤其是消費金融信貸資產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這個對於資產端的類別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05 嘉賓提問

1、未來打通個人信用系統對於P2P行業影響大嗎?

2、面對P2P行業的動盪,作為P2P的一個資產的持有者,應該如何應對?

3、P2P爆雷還會持續嗎?國家會出來干預或者是托盤嗎?

4、現在壞賬率跟收益率的比例,行業的平均水平是多少?

5、從P2P業務本身,平臺是怎麼賺錢的,比如一個10億的平臺來說,給到投資人的平均收益率是10%,資產端這邊提供的資產收益是15%,利差就是5%,平臺除了這個利差之外,還有哪裡可以賺錢?

關注六度智囊、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