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安家》比《蜗居》还难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今天

《安家》比《蜗居》还难

六六说:“他们(出品方)希望我能写一个作品,对10年前的《蜗居》致以回应,也就是说10年了,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于是,《蜗居》11年之后,我们看到了《安家》。


从《蜗居》——小两口刚需上车,到《安家》——二胎时代改善换房,房地产市场主要需求的演变,轻松被两部片名道破。


有趣的是,时隔十年,都是海清和郝平,这两位演员在演要买房的那对夫妻。


有段子说:十年了,这两口子从《蜗居》看到《安家》,成功把上海的房价从38万元/套看到380万元/套。


10年过去


买房更难


《安家》比《蜗居》还难

《安家》比《蜗居》还难


2009年播出的《蜗居》,故事背景正赶上金融危机,4万亿刺激出台,房地产迎来了一轮疯涨。


剧中,海清和郝平扮演两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文艺青年小两口,租住在群租房里,厨房、厕所都是公用。


两人月薪加在一起不到1万元,当时一平米房价只比他们月收入之和,低一点。


那时候买房看起来,很难,但没现在难。


难的是心态。


总价几十万的房子,他们到现场才发现跟白菜一样不要钱,一众看房人2万、4万的现场加价抢房,充满着恐慌。


那时候,是妥妥的卖方市场,人追着房价跑。


故事中,他们艰难上车,赶上了房地产最后的黄金时代。


可是,从此就高枕无忧了吗?


上车,往往是漫漫买房路的第一步。


2020年,《安家》中他们饰演了一对博士夫妇,还是医生,在大家的印象中,这类人群应该是高收入,不愁房子的事了吧?


可是,两位老人和即将出生的二胎,三代同堂一家6口的局面,让博士夫妇的蜗居生活捉襟见肘。


他们不仅需要更大的房子,还要考虑学区、交通、生活便利程度……换房的要求当然会比上车时多出一大堆。


看起来有房有车、生活体面的博士夫妇,买房之路仍然艰难。


《安家》比《蜗居》还难

《安家》比《蜗居》还难


他们看了几十套房子,丈夫觉得差不多得了,够住就行。妻子却心心念念,想要多一间,哪怕是储藏间,也可以用来改造成书房。


博士夫妇,在大上海奋斗7、8年,如果连一间能够安心用电脑的书房都没有,实在意难平。


比10年前乐观一些的是,现在他们可以卖旧买新,而且楼市已经过了人追着房价跑的年代,进入买方市场,不怕有人抢房。买房人可以挑剔房子、挑剔中介的服务。


《安家》比《蜗居》还难


晚上,丈夫在客厅打地铺,怕打扰家人休息,大着肚子的海清抱着电脑,躲进卫生间,坐在马桶上写东西。一撩头发,手就碰到了晾在卫生间上方的内衣,看着满地的盆和拖把,海清下定决心要马上换房。


《安家》比《蜗居》还难

《安家》比《蜗居》还难


最终,在房似锦的推荐下,博士夫妇用两居的价格买下了这个奇葩的跑道户型,不仅拥有了三个房间,更附送一个可以仰望星空的阁楼书房,算是达成了他们所有的换房心愿。


虽然这是戏剧,但人物故事细节,取材自真人真事。


看到这里,弹幕一片:连博士买房都这么难,我心里平衡了……


《安家》之后


楼市会复苏吗


剧中成交的这套房子,总价已经超过400万元,单价也比当年上涨数倍,大致符合买房的朋友们,从二手房和新房市场得到的直观体验。


当然,在官方数据里,上海这10年来平均房价涨幅和平均工资涨幅的差距并不大。


换房改善置业,已经是一线城市楼市的主要买房需求,也是城市中产的大难题。


当年的《蜗居》仍然稳稳保持在豆瓣8分佳作的行列,《安家》在如今通货膨胀的豆瓣评分上,也只是刚刚过6。


《蜗居》讲的是年轻人进城奋斗、买房立足的故事,充满在大城市展开新生活的憧憬,那时房地产迎来了一次大牛市,上车的人像是站上了时代的风口。


而到了《安家》才发现,立足在大城市才是艰难生活的开始。除非你优秀到,收入跟着房价的速度涨。


这10年间,楼市经历了2轮调控周期,现在房地产在史上最严调控之下,又遭遇疫情的暴击,房企销售大跌。开发商裁员的裁员、降薪的降薪,明明很惨了,却一个个嘴上不承认,甚至天天发布好消息。


改善换房的需求被土地供给、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严格的政策压抑着,大家都在等待,疫情结束之后能不能有喘息的机会。


这次《安家》过后的楼市,会不会像《蜗居》一样迎来复苏的行情?


2009年,我国GDP比2008年增长不到3.5万亿,但广义货币M2净增了13.1万亿。


有人算了一笔账:央行每释放出3.74元的货币增量,才换来1元的GDP增量。


收入涨了,但钱越来越不值钱,还大肆流向房地产这个蓄水池,以至于90后买房时,才发现站在了房价的高岗上。


今天,我们的政策更加精细,定向宽松,扶持实业,收紧资金流向房地产的口子,就是要避免再出现当年的情况。


近来,我们看到一些城市因城施策,率先进行房地产政策松动,随后立即被叫停。


比如广州发布《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提及商服类项目不再限定销售对象,已确权登记的不再限定转让对象,但很快该措施就重新发布,并删除了关于“公寓松绑”的相关内容。


被省政府约谈之后,驻马店发布的17项稳楼市政策也已从官网撤下,坚持“房住不炒”。


央行近日的会议上,再再再再次强调,坚持“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


今年经济形势必定要求房地产稳住,政策也许会扶一把,但不等于急吼吼地救市。


对于买房人而言,这是个好消息,毕竟谁也不喜欢追车的感觉。但是对于换房人而言,超高的换房门槛,无疑导致了换房的难度,比上车还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