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十年后海清再度《安家》,你的买房故事和海清相似吗?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08年开始经历了黄金发展期,对于地产商来说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对于买房者,安家者来说,只能仰望。在中国,无论贫富,无论何种年龄段的人群,都希望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一个房产证,代表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是“家庭”和“归属感”,不然大城市再繁华,也只是匆匆的过客。

《蜗居》和《安家》的编剧都是六六,当年《蜗居》上映,曾经引起一波关于“买房”的话题热潮,剧中的郭海平为了买房,精打细算,连续吃了一个星期挂面,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十年后,演员海清再次出演《安家》,是巧合,也是编剧六六有意为之,通过一个演员的再次出演,顿时将“买房”与中国发展的时间轴线很好的联系了起来,让观众开始从时间角度思考“买房”主题在十年间的变化。

《蜗居》十年后海清再度《安家》,你的买房故事和海清相似吗?

六六想要表达的是,十年前和十年后,房子依然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年轻人结婚要买房,孩子上学要换个好的学区房,老人年纪大了要换电梯房,经济条件好了要买房投资,一套房子,包含了中国人太多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人间百态。

从《蜗居》到《安家》,十年前因为买房绞尽脑汁,十年后因为换房而殚精竭虑。

在《蜗居》中,“郭海萍”夫妇和现在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们毕业于名牌大学,和恋人来到心仪的大城市,看着都市里的高楼大厦和璀璨霓虹,满怀憧憬,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拼搏奋斗。他们渴望在这座城市安家,安家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随着要结婚,房子变成了“刚需”,哪怕背负巨债,哪怕节衣缩食,也必须要买房。两人省吃俭用,凑够了首付买到了房子,但是面临的生活压力更大,他们背负“巨额”房贷,日子更加捉襟见肘,海萍每天早上起来,就有一串数字跳出脑海,房贷、吃穿、交通费、物业费…

《蜗居》十年后海清再度《安家》,你的买房故事和海清相似吗?

之所以《蜗居》引起了热议,是因为很多人在剧中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了买一套房,要承受生活中的省钱、狼狈、落魄,更击中内心的是,从青春韶华,到而立之年,依然面临房子的问题的困扰。

十年过去了,海萍夫妇成了《安家》里的宫蓓蓓夫妇,让人感叹的是,他们依旧在为“房子”奔波,这是海清再度出演的点睛之笔,虽然是时间跨度不同的两部剧,但是却是对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两人结婚后,有了二胎,老大要上学,老二要出生,老人要帮忙带孩子,一家六口根本没有办法蜗居在六十几平米的房子内,为了给家人更好的居住环境,为了给孩子更好的上学环境,夫妻两面临“换房”,这也是中国大多数漂流家庭的缩影和写照。虽然是电视剧,但是却非常的写实,也非常现实。

《蜗居》十年后海清再度《安家》,你的买房故事和海清相似吗?

宫蓓蓓在剧中曾有一段话,“我觉得我们俩都挺可怜的,俩博士毕业,两个人在这个地方,辛辛苦苦七八年,连一套像样的两居室都买不起,可笑吧!”两个博士学历的人都如此,那么那些条件没有宫蓓蓓夫妇这么优秀的夫妻,可想而知在大城市漂流的生活会更加的艰辛不易。

《蜗居》十年后海清再度《安家》,你的买房故事和海清相似吗?

编剧六六,就在微博上更新过一条动态,她表示宫蓓蓓是有原型的,她是一位真正的妇科大夫,怀孕坐马桶写论文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可见六六的艺术创作就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蜗居》十年后海清再度《安家》,你的买房故事和海清相似吗?

不管是十年前,还是现在,从《蜗居》到《安家》,海清还在买房,因为房子仍然中国人解不开的锁,这是六六两部剧想要表达的主题。郭海平夫妇虽然生活拮据,但是最终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宫蓓蓓夫妇即使生活捉襟见肘,为了家人也是换了一套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

生活虽然充满压力,但是这正是我们卖房和换房的动力,我们都希望通过我们的拼搏,让家人住上敞亮的房子,让生活变得更好。

希望每一个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人,都可以通过奋斗,在都市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几十米空间,拥有自己的一个家,从蜗居到真正的安家

大家在买房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剧中的人物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分享你的买房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