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安家》,房价从30万看到了300万

《安家》的热播近期又重新掀起了一波对房产行业的关注,当然,这次关注的焦点是二手房中介。上次引发全民房价讨论的时候还是1998年《蜗居》的播出,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20年,让所有人都亲身经历了中国房价的沧桑巨变。

从《蜗居》到《安家》,房价从30万看到了300万

“从《蜗居》到《安家》,这两夫妻在上海看了10年房,从30万看到了300万,再过10年,又从300万看到了1000万”这是近来流传的一句话,虽然有些戏谑,但也是生活的写照。

从《蜗居》到《安家》,房价从30万看到了300万

房子究竟有多么大的“魔力”?《安家》中有一个片段展现的淋漓尽致,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太表姑奶奶一家借住的房子要拆迁,当听说拆迁款能分到1.5亿左右的时候整家人的眼睛都放光了,想着自己住了三四十年的房子拆迁款肯定是要分给自己的。于是上演了一出全家人打卡分配房产的“闹剧”,最后房子要拆的时候还强制阻挠,但结局还算“美好”,太表姑奶奶一家什么都没有得到。当惊叹于这个故事情节的离奇时,却意外得知这是根据上海徐家汇地区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果真现实比电视剧更离奇。

从《蜗居》到《安家》,房价从30万看到了300万

40年前的一个租住权到了40年后却想要冠冕堂皇的分到5000万,可能也就只有房子能圆这个一夜暴富的梦想了,这就是房子的“魔力”。

《蜗居》播出的时候,各种说房价泡沫,以后肯定会跌,到今天再看,已经翻了不下10倍,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蜗居》到《安家》,房价从30万看到了300万

那目前开发商品房的成本,也就是所谓的“泡沫”究竟有多大?

1、拿地成本:贷款需要支付银行大量的利息。

2、施工、原材料、物价一直在上涨。

3、施工单位人工费用,现在死贵死贵。

4、一些额外需要花钱的费用,还有消防,房屋的质量检查这一块,等等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5、开发商集团工作人员工资,如果包给代理公司的话每卖一套还要支付不小的佣金。

从《蜗居》到《安家》,房价从30万看到了300万

众所周知,现在商品房开发成本最高的是拿地的费用,而且这个费用不只是一二线城市,现在所有城市开发成本高的“重头戏”都是拿地费用。如果房价下跌严重,那么开发商赚不到钱,破产,大量人员失业,没人造房子,那么原材料卖不出去,工人大量失业,蝴蝶效应,各行各业都会波及,造成社会动荡。好了,这种情况基本排除。最差最差的可能也就小幅度下滑。

从《蜗居》到《安家》,房价从30万看到了300万

这里说一句比较“扎心”的话:为什么房地产有“救市”的说法,路边的烧烤摊生意不好了就自然倒闭呢?

又回到了开头说的那句比较戏谑的话,20年的时间里,我们没有赚到300万但是见证了300万是如何诞生的,可能这就是生活,属于我们的生活。生活没有重来的机会,但是还是要尽力让自己20年后不会再后悔20年前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