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是什么让蜗居了十年的海萍才得以《安家》

是什么让蜗居了十年的海萍才得以《安家》

最近热播的《安家》,大家都看了吗?国内首部房产中介题材,以上海一家房产中介为背景,员工不仅要帮助客户买房卖房租房,还时常被裹挟着卷入他们的人生,见证他们生活中的歌舞升平与一地鸡毛。因为事件人物鲜明,有看点接地气,每集都引起话题讨论,但也有些情节让人诟病,比如大款给情人买了套豪宅当分手费,被一起同甘共苦起家的老婆知道后,反而第一时间冲去中介闹事,打店长质问为何要把房子卖给情人,搅乱她的家庭,店长过后充当和事老劝退小三,有点毁三观,在豆瓣上只有6.2分。

房子让"人心不足蛇吞象"

最新一集剧情中,龚先生找了专业卖老宅的店长,他家在上海洋房区很有名的路段有座祖宅,由于碰上家族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打算卖掉久未居住年久失修的祖宅,因为产权清晰,户主只有龚爷爷一个人的名字,所以听从店长的建议把老宅修缮后就能卖个好价钱。然而就在急需转手这个紧要关头,半路却杀出一家无赖。

龚爷爷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可怜一位扯不上血缘关系的远房亲戚,看她孤身一人走投无路无家可归,好心收留让她住在祖宅里,弄了个小平房,且几十年来不收分毫。本来这位远房亲戚早就搬出去,自己两个孩子也各自有房子,结果听到龚家要卖祖宅的消息,当年那位可怜的女人,以太表姑奶奶的身份自居,指挥全家搬回老房子,赖在居住条件差的祖宅,对上门的龚先生口口声声说那是她们家的房子,狮子大开口要五千万搬家费。

即使在没电没水没厕所、下雨屋顶漏水的艰苦环境,为了不劳而获的五千万,一家七口都不得不坚守着老房子。龚先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被拒,本来答应给3百万搬家费,但他们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肯让步。龚老爷子出面谈,也无济于事,老太太一口一句是他们的家,把龚老爷子气到胸头疼还嘲笑他是在演戏。

因为赖着老房子,龚先生叫施工队把在老洋房内部的违章小平房拆了,太表姑奶奶讹钱不成报警撒泼,结果反倒被自己叫来的警察带走了,一家人进警局。为了贪财劳师动众的又折腾人,看了这一家这么作让人气的牙痒痒。

是什么让蜗居了十年的海萍才得以《安家》

房子让有人欢喜有人愁

据说这个案例是有原型的,但剧本是不是按原型创作的就未知,毕竟编剧源于生活,而生活比电视剧狗血。原型背景一样,当时卖主在中介网上挂牌卖价上亿,很快有买主,也是收留的一家无赖收到消息后撒泼要挟要钱,后来无赖一家对上门的人动手打人闹事,被抓后,被法院强制搬走,钱也没要到,这才是公平公正又大快人心的结局。

像这种几十年的破败老房子,因为地段好,结果价位也高,才导致金钱纠葛,跟北京的胡同房如出一撇。大城市地段好的房子,如果还有好学校对口,就是自带豪宅属性了。有部电影叫《学区房72小时》,里面的学区房房龄已有95年,面积只有30平米,价格却要360万。这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有多少人指望着拆迁房、学区房一夜暴富,有多少家长奔波于学区房让生活质量下降。这种病态的现象,也是近十年来房价的暴涨的体现。

是什么让蜗居了十年的海萍才得以《安家》

十年间房价的起伏

《安家》与《蜗居》是同个编剧六六,《安家》的第一集就是当年在《蜗居》扮演的海萍和苏淳两夫妻一起买房,网友笑称"海萍蜗居十年终于买上房子了"。2009年的蜗居爆火,也是因为房子引起的一系列感情纠葛,让人唏嘘,也反应了当时的房价与经济政策。

全国房地产有过两次"飞跃",分别是2009年与2016年:

第一阶段:在2008年以前大部分是全款买房,贷款买房的还没有成为主流。2009年出台的4万亿刺激计划,银行开始鼓励贷款买房,买房只需三成首付,消费观不再保守,很多人买得起房子,房价出现了一次飞跃性的上涨。最根本因素还是城镇化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开启了高铁等大基建时代,这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自发性上涨;

第二阶段:2016年的飞跃直接得益于以"330新政"为代表的房地产去库存刺激计划,以及各种人才引进计划。2016年的上涨是货币推动楼市的上涨,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和投资属性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这两次飞跃基本上让很多优质城市的房价在2017年相对于2007年翻了的4倍,远高于经济发展的增速。

而因为2020年初的疫情,对整个经济体系跟房价市场冲击很大,这才有了2月份某大集团趁机推出的全国楼盘打折,蹭了波存在感也提升了成交量,让房产又刷了一波热度。但现实依然是,买得起的看不上这点折扣,买不起的这点折扣帮不上忙,折扣影响不大。

除了房子,我们还能有什么

房子有多重要,看《安家》里面的每个案例就知。很多人特别是刚毕业的社会新人在面对房地产主导的社会经济,感觉压力山大,所以出现了很多"高房价压垮年轻一代"负面声音,这是现实,但别当成逃避的借口,一无所有的人也可以有梦想。房子是经济产物,却不是决定我们人生的因素。

有多少人还不是因为有了买房的动力而努力着,剧里的宫贝贝夫妇都是博士,不也为了房子努力了十年,所有的压力会成为动力,你的财富不止是房子,还可以是不断学习的动力和竞争的能力,要知道,最终决定你能否在城市立足的,是你的工作能力,而不是一套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