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样鉴别真假紫砂壶?

蒋南亚


慧眼识「壶」需要经过长期的把玩实践,从中积累经验而非能贪求一日之功成,赏鉴辨识真伪的经验首先来源于明砂理泥:


明砂理泥第一要旨:紫泥类属的紫砂泥料天然含砂,只是存在比率、砂质与砂色的不同,有砂何需调!而调砂本身从烧结性上来说就是一个伪命题:有经验的紫砂壶老玩家都知道,尽管都属于紫泥类属的泥料,烧结的温域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为了防止过烧,原则上烧结温度的把控只能就低而不能就高。举个生活中的实例更容易理解:如果熬米粥,同时放入了花生、绿豆、红豆等不同质地食材,如果花生和豆子熟透了,就会发现米已经熬开花了甚至烂熟了,这就类似吃温低的泥料过烧了;但如果刚把米熬熟就停火,入嘴会发觉花生和豆子还半生,这就类似调进去的砂没烧透而欠火。无论是过烧还是欠火,不仅仅影响的是水色,更无浆色把玩的价值,见到调砂的壶不玩也罢!

明砂理泥第二要旨:不同的单一品类的紫泥类属的紫砂泥料所含的砂天然与具,各有不同,尽管粉料颗粒目数有大小之别,砂质软硬不同,甚或砂中所含具体金属氧化物成分不同所致烧结呈色各异,但终归是老天爷给一锅「熬熟了」,泥坯壶入窑再烧制一定会同步烧结,砂不会凸出壶表浆面而呈现「粉刺」状而具有刮手感。刺手的壶玩也玩不出来!

明砂理泥第三要旨:砂是砂而泥颗粒是颗粒,砂与泥颗粒从质地上来说存在着显著的软硬之别,清楚的明辨硬砂与软泥颗粒,对于我们辨别冲浆新工艺壶有着重要的意义:砂被稀泥浆包裹但掩盖不了芯是硬的,浆冲的厚重则砂被完全包裹,浆冲的薄就会有个别的砂表浆皮半透。但见冲浆壶千万别较劲!

明砂理泥第四要旨:黏土质富含,也就是泥性越重的紫砂泥料,烧结成器结晶程度也就会越发的充分,水色观感上会显得更加水润是必然的,泡养把玩浆色会如玉凝脂。这是泥性至极所致,无水润凝脂不本绿!

:紫砂真伪智辩首要在泥料,泥料不对何谈是紫砂的型、工、款,任你是名家还是大师,也只能是陶与瓷的塑型高手,对于藏家玩友来说能有浆色沁染把玩如玉的期许么?!一朝不慎,打眼再收把代工的,坑上坑,也绝非紫砂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