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當代書法差點什麼?

當代書法如何走出一條新路,這是時代對當代書家的要求與挑戰。書法傳統積澱深厚,書法學習離開對經典的效法與汲取,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傳統固然強大,唯善學者能入能出,“筆墨當隨時代”,不盲從跟風方為書學者正道。汲古開新求變的意識是書法經典再造的前提與可能,應當成為每一個有抱負的當代書家的藝術自覺與理想情懷。

字外功夫

從技術層面來看,當代書法家的傳統筆法把握與實際書寫能力,整體有了較大的發展與提升。然而我們也要看到,傳統文化、古典文學涵養缺失仍是包括許多名家在內的書家們難言的短板。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文學是書法藝術創作的內容與題材,迄今留存的古代書法經典大多為書寫者自作詩文,書法與文章相得益彰,融為一體。反視當前書法創作,書家的書寫仍然較多的是抄錄古典詩文,真正能自撰詩文而作書法者寥寥無幾,書文俱佳者鳳毛麟角,作品的意境與韻味營構尚顯不足。如何由技進道,從根本上提升書法創作者的文藝修養與作品的內在品質,是當代書法創作推進的關鍵所在。

當代書法差點什麼?


(宋)米芾《竹前槐後詩帖》

自作詩是米芾創作的主要內容

淡泊名利

當代書家面臨消費時代種種誘惑,容易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自我。對待藝術、對待傳統,不少書家仍然缺乏敬畏之心。當前藝術市場的活躍,為書家以藝術創作獲取經濟回報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而職位、名望等非藝術因素對書法藝術市場價值的影響,則引發書家、書友對名利強烈的慾望與追求,熱衷名利、自我炒作者不乏其人,浮躁心態蔓延,自與風流蘊藉之氣無涉。人品即書品,人品不高,書品不貴,書家的情懷、格調、品性一一寓之於書,書法的至高之境是書家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現,格調、風韻尤為可貴。當代書家唯有擺正心態,以道義、清簡、虛曠為懷,掙脫名利物慾誘惑與牢籠,潛心創作與學術研究,方可期以大成。

當代書法差點什麼?


(清)傅山《心經》

傅山拒絕在清廷為官

氣節凜然可見一斑

書法批評

書家內在自我修為的提升是書法創作繁榮發展的根本所在,而書法批評氛圍的營造則是當前書法創作發展亟須提倡與建構的外部生態。當前書家書作評論推介文章層出不窮,然褒揚者多,批評者少,文過飾非者屢見不鮮,真正一針見血、直面問題、客觀公允的真批評,往往難得一見。面對作品,批評家失去批評的勇氣和膽識;面對批評,書法家缺乏坦然面對的胸襟與覺悟。“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坦誠的批評是書法家的良師益友,對大眾審美鑑賞能力的提高亦利莫大焉;沒有真正的批評,只有表揚與吹捧,又如何激濁揚清,糾偏匡正、揚長避短?離開書法批評,書法發展就失去前行的指路明燈。提倡講真話、實事求是的書法批評,推動敢於批評、樂於接受批評的生態環境的形成,應當成為每一個書法家和批評家的內在自覺。

當代書法差點什麼?


(明)董其昌《跋米芾蜀素帖卷》

書法評論不僅需要明書史書論

更要有較高的書法實踐水平

經典作品

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觸及人的靈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鳴的。提倡和營造良好的內外環境,是書法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更需要書法家們靜下心來,深入傳統,敬畏經典,克服浮躁與功利,精益求精搞創作,在全面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唯此,方能創作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能傳之後世的好作品、新經典。

當代書法差點什麼?


(唐)顏真卿《祭侄文稿》

經典作品往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