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美国人喜欢超前消费,大部分人临时掏1000美金都很难,是真的吗?

clover_ATS


假如收入稳定,失业也没有风险。谁不愿意提前消费。我也提前消费过,可没有经济来源时把我搞的坐立不安,好象流浪狗一样东窜西跷的,神经也麻了,疲惫不堪,很多人都躲着我,怕借钱,我经常坐在车站看来去的人流,好迷茫。后来咬牙干了两年还了钱还剩点,在挣必须节俭,存点钱备不时之需。


用户传递63376174054


是真的不存钱。钱包里有20美元的人很少,在超市买东西,60多吧满满一车,结帐时拿了张一百的,营业员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那个自豪感啊,很难用语言形容。

本人去过美国几次,最长的半年,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美帝的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我们去解放。

他们很多家庭有游泳池,那水好深啊。

他们的家庭都有个壁炉,那火好热啊。


齐天大身


这个确实是。

美国人临时掏出1000美元确实很困难,而且1000美元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笔巨款。

首先我们先不说美国人是不是超前消费,是不是不保留现金和存款。实际上我所知道的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咱们想象中那么富裕。一般美国人的收入,大概一年都在3万到8万美元之间。兑换成人民币这个数字是比较大的,不过在美元可以认为一美元就是一人民币,购买力是不一样的。再加上美国市场的一些基础民生开支比中国其实要高,比如说水电等支出,所以美国大部分人并不算富裕,一生的积蓄也可能只有几千上万美元而已。

另外不得不说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虽然仍然有一些缺陷,但是整体来说全社会的后顾之忧比较小,很多人不需要去储蓄很多的钱,这就刺激了美国人进行消费的欲望。再加上美国社会消费和享乐主义远比中国要更为明显,所以美国人消费就更旺盛,留在手里的钱也就更少。

再一个情况,即使一些比较富有的美国人,手里也很难拿出1000美元的现金,甚至几百美元的现金都很难,美国的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已经十分的发达,所以大部分的支付都是通过信用卡进行的,这就跟咱们现在使用微信支付差不太多。从钱包里拿出1000美元,对于美国人来说很难想象,因为这又是一笔巨款,又完全没有必要带在身上。


咨询师天生


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大部分人拿不出400元的说法,就甚嚣尘上;现在又是美国人拿不出1000美元在不断地蔓延。虽然在数量有所增加了,但是美国人拿不出钱的说法,仍然没有任何地改观,这让美国人情何以堪!

美国大部分人在突发意外时拿不出400美元,这一说法出自美联储在2017年的一份《美国家庭经济状况报告》。该报告显示,美国有44%的家庭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确实连400美元也拿不出来。而这些家庭应对突发变故的方式,有45%的家庭会使用信用卡支付,而27%的家庭表示完全无法承担,还有15的家庭会向亲朋好友借钱。

而美国人拿不出1000美元的说法,是根据银行利率咨询机构(GO Banking Rates)的统计杜撰的。这份统计显示:69%的美国人银行账户存款低于1000美元,34%的美国人银行账号里一分钱都没有。

这两个说法大致都是从这两个调查报告里,断章取义得来的。它忽视了在正常支出基础上应付突发变故这个条件,属于偷换概念,所以才错误地以为美国大部分人拿不出400美元或者1000美元。

请问,美国的家庭收入远远超过我们国家,我们自己是怎么生活的,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了,和我们的日常收入和支出相比,美国大部分家庭拿不出1000美元的这样说辞还能站得住脚吗?

以2016年为例,当时美国劳工局统计的数据显示,美国家庭平均税后收入为64175美元,支出为57311美元。其中住房支出为18886美元、交通支出为9049美元、食物支出为7203美元、个人保险及退休金支出为6016美元、医疗健康4612美元、娱乐支出为2913、捐款2081美元、富士及服务支出为1803美元、教育支出为1329美元、杂项支出为959美元、个人保健和护理707美元、酒类支出为484美元、烟类支出为337美元、阅读支出为118美元,最后还剩余6864美元。

这是美国家庭平均后的收入和正常的支出状况,最后还有6864美元结存,就可以存入银行了。

而69%的家庭银行存款不足1000美元,或者没有一分钱的存款,可能确实存在。但是我们要看到,美国家庭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也按部就班地支出消费,也证明他们确实有1000美元的支付的能力,完全可以拿出1000美元来。

不是没有1000元的存款,就证明他们就拿不出1000元美元。不是这样的。

美国人不太会存钱,或者喜欢超前的消费,但是在支出上,美国人还是比较节制的或者相对有计划的,也并不是美国全社会都在胡吃海喝地乱还钱。

在美国家庭芸芸总总的平均支出中,美国人的食品、烟酒、和衣服占比相对较低。而有意思的是,美国人捐款上瘾,家庭平均支出了2081美元。

美国人没有办法承担额外的突发变故造成的支出的增加,是因为他们活在当下,追求当下的高品质生活。而美国人对未来的规划可能会少一些,或者在当下的支出后油价所剩无几,因此他们不愿意去存钱。

没有存款,但并不等于每日的生活的品质差,也不等于他们拿不出1000美元。

我们要知道美联储的调查报告里,说美国有45%的人在突发变故时,无法应对支出的增加。美联储特别强调了,美国人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支出的增加这个条件假设,而并非是没有附加条件的说美国人拿不出400美元。

在我们中国,即使我们也喜欢存钱,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用钱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轻轻松松地拿出钱,来应对突发的变故?

客观地说美国储蓄率低,存的钱少,和美国的贷款消费是分不开的。没有存款或者存款少,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没有钱应对就只能借钱了。

在通常状况下拿不出钱1000美元,和应付突发事件造成了1000美元的支出的增加,显然不是一回事。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行走吧木头


大多数美国人的年收入不到5万美元,所以吃光用光相当普遍。 其实,只要你去美国待过一段时间,就能发现美国人的消费基本上都建立在债务之上,美国人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浪费和奢侈,几口人就住超大房屋,喜欢开大排量汽车,办公楼没人也彻夜点长明灯,食物和日常用品还能使用的时候就提前丢弃,如此种种比比皆是。 普通美国人没有储蓄的习惯,能够今天消费的东西不会留到明天。


liuning1982


美国多数(过半)工薪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能用于直接消费的现金是不超过三万美元的,大多数也就在两万左右。在信用经济盛行的社会环境下,在社会保障兜底的情况下,确实也没必要存上许多现金,有了积蓄,会马上拿去做投资。美国存款利率很低,存钱不合算。所以,一时拿不出多少现金不等于没有净资产。[呲牙]


牛小歪


这的确是真的,美国政府对于经济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消费越强劲,则代表着经济越好,所以,美国政府鼓励人们消费,甚至压低物价来让人们消费,以起到经济强劲的作用。

在我个人看来,美国是个贫富差距非常明显的地方,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但没过的社会福利也的确好于其他多数国家,就算你破产了,还可以得到政府的救助,如何体现美国大部分人临时掏1000块钱都很难?

好多年前我看过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叫做《当幸福来敲门》,有两个镜头我记忆犹新,一个是主角克里斯的朋友欠他14美元,主角在生活困难的时候为了14美元不惜与朋友闹翻,另一个镜头是克里斯卖出去了一款医疗器械,拿着几十美金开心的不得了,这既是卖出产品的喜悦,也是有钱的开心,他的儿子想吃一个糖,一个全身家当只有几十美金的克里斯毫不犹豫的给儿子买了一个,这既是对孩子的爱,也是一种消费观念……

美国是个遍地信用卡的地方,我有朋友去美国学习,用她的话说,如果你没有信用卡,人们都会觉得你是个怪物,而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美国人每月收账单的事情也是真的,因为提前消费,那么每月的待遇几乎都用于还信用卡了,这个过程反复进行。

除此之外,美国家庭还有一定的投资意识,他们大多不会进行股票买卖,但他们大多会买入共同基金,所以,普通的美国人一般都很难拿出1000块,1000块的现金对大部分人来说就跟一笔巨款一样。


关注易论,为您带来更多优质原创内容。


易论招财圈


这个现象不奇怪,因为美国人民都是一个贷款消费,提前消费的生活模式。

这个问题和他们的政策制度,有一定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经济是靠两样东西支撑起来的,第一就是消费;

第二就是金融;

在美国,消费的欲望越强,消费的数据越棒,说明美国的经济就越好。所以,美国政府不断鼓励消费,而且会让银行给美国公民更多的消费贷款,甚至时不时地压低物价,刺激他们消费!

因此,大部分的美国人手里都有巨额的贷款,如果没钱了怎么办?一边继续贷款消费,一边找工作还贷款。从而提高就业率,增加市场的需求,以及提升美国实体,制造业等的利润。

而这样的消费刺激带来的结果就是利好股市,股市里的上市公司在美国大消费的环境下,在经济向好的数据下走出长牛。

对于大部分的美国人来说,基本都参与股票的投资,所以在股市上的回报和利润,又可以帮助他们还贷款,又可以帮他们继续消费,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这样来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美国政府特别关注消费,关注失业率,就业率,关注股票市场了。

因为这些数据直接影响到的是美国的经济。

如果消费市场火爆,那么美国的经济自然好,但是如果消费市场低迷,那么经济就会弱,股市就会下跌。一旦股市下跌,大部分的人就会没有经济收入,同样的,工厂的效益会降低,失业率就上升。导致大部分的人没钱还债。

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衰退的周期里,都是处于企业杠杆的高位,以及居民杠杆的高位。而其中居民杠杆的高位置由失业率和就业率影响的。

只要失业率飙升,就业率降低,负债累累的美国人就会还不起钱,导致居民杠杆坏债极度飙升,影响美国经济。

综合以上,你会发现,美国人确实唉超前消费,这也是美国政府帮助、刺激、扶持的结果。而大部分的美国人其实都是身负巨债的,再加上美国人大部分的资金都买入了理财、基金,所以身边的现金少也是合情合理的。



琅琊榜首张大仙


评论员张张:

美国人喜欢超前消费,大部分人临时掏1000美金都很难,这一问题是真的!这种现象在中国也很普遍。

1. 从经济形式来讲:美国经济表现形式是通过消费指数表现出来的,消费指数越高,代表经济形式越好,美国人基本没有储蓄的习惯,再加上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债务的基础上。

2. 从人均收入来讲:美国家庭人均收入基本在3-8万美金左右,经济台哦见烧好的家庭在10万美金以上左右,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基本上每个家庭收入精进20万以上,但是美国基础民生消费比较高,比如所水、电、医疗、教育。出国留学的小伙伴都知道,美国一般好一些的私立学校的学费平均都在3万美金以上,所以占总收入比例比较高,虽然奖学金政策也比较优厚,但是也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3. 从支付方式来讲:美国的支付系统比较发达,信用体系比较健全,其支付方式相当于支付宝的花呗和中国的信用卡消费。人们在消费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带很多现金。就像中国开通手机支付之后,也很少有人出门带现金。

综上所述:大部分人临时掏1000美金都很难。


首席投资官


以中国人的视角说美国人喜欢超前消费其实是个错觉,不是说美国人超前消费不正确,而是说中美两国人民都是超前消费,

所谓超前消费其实就是负债,而居民负债消费的载体主要是房子,汽车,其他消费品,当然美国还有个特殊之处就是学生贷款,其实中国也有学生贷款,不过规模非常小,属于补助性质,绝大部分还是父母支付和勤工俭学,

这些负债载体中最主要的就是房子,因为中美两国都是负债买房,从房子市值就可以得出负债规模,中国房地产市值450万亿,合50万亿美元,而美国的房子市值是接近30万亿美元,虽然说除了房子的其他消费品美国人负债率更高,但是毕竟房子占大头,

同时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是43%,而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是70%,这样中国居民的负债规模除以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110%,是美国居民的两倍,可以说中国居民债务负担大于美国,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买房不仅是消费,也是投资,如果房价一直上涨,负债就不会有压力,但是如果房价不上涨,这就是需要考验居民收入稳定性了,

既然美国居民负债率比中国还低,同时美国人民又非常富裕,因此美国人民临时掏1000美元很难就是一个夺人眼球的事情了,不错美国人民身上的现金确实很少,但是并不代表美国人民没有钱,因为美国金融市场非常发达,美国人民有充分的投资渠道,比如股市,债券,基金,保险,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