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图:网络整理


他被广大粉丝封为“广东周星驰”,也不知道是在生前还是去世后的事情了。不知道他本人在听到这个称号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他在剧中所扮演的“二哥”,就特别喜欢周星驰的电影,老婆说他一看到周星驰的电影就笑到差点断气,都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

实际上他比周星驰还要大6岁。可是小时候父母离异,过早混迹于社会,学历偏低,做过苦工,痴迷于表演,这一切和周星驰又是多么的相似。

他,就是内地的喜剧演员郭昶。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年轻的郭昶和周星驰有一丝神似

提到他的名字,也许很多人摇头表示不认识,甚至是连“昶”字都不知道怎么发音。

可是一提到《外来媳妇本地郎》(简称《外》)里面的二哥康祈宗这个角色,那大家都会猛然一醒:“哦,你说的是‘墨鱼宗’啊。”

这个角色在广东人的圈子里,已经红了20年。

为什么郭昶扮演的这个角色在他去世14年后,还是那么深入人心呢?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一部成功的喜剧需要具备的元素。

01 郭昶的逝世不止是广东电视台的巨大损失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郭昶是得了胃癌,于2006年6月14日去世的,当时还未满50岁。

去世前的一段时间,搭档虎艳芬(剧中扮演康祈宗的老婆苏妙婵)过来医院探望他。因为胃癌已经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他有好几天都没能吃东西了,特别想吃阿婵做的姜葱面,可是再也没有胃口能够吃东西了。

虎艳芬跟他说,要回去拍戏了。作为多年搭档的郭昶,听了这句话,突然间一个激灵,像是忘记了病痛一般,直接就下床站立了起来,还把身上插的针管给拔了,说也要回去拍戏。

“他是真的真的喜欢拍戏啊。”郭昶过世后,虎艳芬哭着对媒体说。

其实,对于观众来说,最大的遗憾,并不是《外来媳妇本地郎》失去了“二哥”这个灵魂人物。在剧组的整整6年的拍摄生涯中,郭昶已经成功将康祈宗这个角色演绎得很完美了,往后他也并不需要再额外添加些什么,康祈宗也已经足够深深驻扎在观众的心目中。

郭昶的逝世,不独是广东电视台的损失。其实,郭昶关于喜剧的演绎水平,已经达到了全国一流的水准。

作为广东乃至全国最优秀的喜剧演员之一,来不及将自己对喜剧的独到理解传承下来,从理论、实践上,帮助中国喜剧艺术更上一个台阶,这才是最遗憾的一件事情。

郭昶的死,是全国爱好喜剧的观众的巨大损失。

02 康祈宗这一角色的喜剧元素有哪些?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关于“康祈宗”这个喜剧角色,真的有很多东西值得去挖掘的。

下面我们不妨从分析“康祈宗”这个角色所具备的喜剧元素,总结一部成功的喜剧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将“体验派”艺术表演方法进行到底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19世纪80年代,英国演员亨利·欧文提出,演员应该将自己的情感化为艺术表演的一部分。意大利著名演员萨尔维尼也说过,演员的特殊标志是感受的能力,他们要听命于自己的感受。后来,人们便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称为“体验派”。

体验派认为,演员自身要去体验角色的性格、经历、背景,让自己成为戏剧中的角色,才能最大限度地将角色演绎好。

而这项技巧应用在郭昶的身上,由他来扮演《外》剧的二哥,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郭昶祖籍辽宁沈阳,但10岁时举家迁到了广州。小时候,郭昶家里并不富裕,只得读完初中,就早早辍学打工了,因此也多多少少染了些跟康祈宗一样的“痞气”。剧中的二哥是个人精,狡猾古怪,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要修理自己的儿子。而郭昶身在离异家庭,继父对他态度很差,于是他忍无可忍,召集了班上的几个同学,拿他继父打了出气。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因为文化水平低,辍学后的郭昶在社会上找一些比较底层的工作谋生。他深切体会到了广州底层市民的市井生活,懂得他们看似精明狡猾而实际上心地善良的一面。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自己最喜欢和社会底层的人们交往,因为觉得他们特别“真”。

这些,都是他能成为康祈宗的基础。

康祈宗,就是自小不好好读书,没什么文化,很早就下海经商的广州普通市民。他先后开了五金店、茶餐厅,是典型的下海经商的广东人,在对待金钱方面精打细算,油嘴滑舌,从来不吃亏。

这些经历郭昶也有。当年郭昶决定要专职当一名演员,可是有好长一段时间接不到戏。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自掏腰包,开了一间糖水店,以此为生。当时店里每天的营业额,只有区区30块钱而已。郭昶很早就体会到了个体户小老板在对待金钱方面的一些微妙心理。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在有了以上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演《外》剧时,郭昶就彻底成为了康祈宗。他完全可以将“体验派”的艺术表演方法进行到底。

其实《外》剧中的许多场景,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如二哥二嫂日常吵架拌嘴,这些本是生活上的琐事,可是由郭昶和虎艳芬演绎出来,反而让人觉得很有趣,不繁琐。

剧中有一个场景,儿子康天庥非常喜欢一个叫“小李飞刀”的家庭教师,可是二哥和二嫂觉得“小李飞刀”的三观不正,就把人家给炒了。这导致康天庥闷闷不乐,茶饭不思。镜头转向康天庥坐在房间的椅子上,一边吟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边哭,一边用手去拨弄盆里养着的小乌龟。

二哥和阿婵都以为孩子发烧而致发神经了,就计划着多让康天庥参加些课外活动来缓解压力。在和老婆聊着的时候,康祈宗突然大声对儿子说道:“喂,你不要搞那只乌龟了,它会咬伤你的!”

一句跟剧情进展毫无关系的台词,被郭昶说出来,就让观众觉得这就是一家人,哪里是在演戏啊。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一个关爱儿子的父亲才会突然来这么一句话。

总之,在演戏的时候,郭昶已经成功将自己变成了康祈宗。郭昶就是康祈宗,康祈宗就是郭昶。这就是体验派艺术家的风格,有点入戏太深的味道。

融入对口相声的“逗哏”和“捧哏”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逗哏”和“捧哏”是对口相声里的专用名词,最初是从清代的“全堂八角鼓”里面沿袭下来的称呼,这里可以活用一下。

“逗哏”、“捧哏”,也就是通常说的甲、乙。甲是逗哏,是故事的主要叙述人,是要“抖包袱”的;乙则是捧哏,是在甲的旁边负责辅助对话的,需要不断地接应甲抛过来的梗。如此一来,一“逗”一“捧”,才会使得对口相声变得特别幽默、风趣。

仔细观看《外》剧,我们会发现,《外》剧的幽默和搞笑更多体现在语言、语气方面的张力,这个和周星驰所拍摄的电影有所不同,周氏喜剧更多表现在动作方面的无厘头。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而无论是什么样的一部优秀的喜剧,都会有“逗哏”和“捧哏”两者的巧妙衔接。如《外》剧的康祈宗和苏妙婵,周星驰电影中周星驰和吴孟达扮演的许多角色。就算是娱乐节目,也需要有类似这样的角色定位,节目才好看。如《快乐大本营》的何炅和谢娜,《天天向上》的汪涵和欧弟,等等。大家为什么觉得现在的《天天向上》不好看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欧弟离开了,节目组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捧哏”的人了。

还有,撒贝宁在节目中经常抛出自己的“身高”的梗,让观众来调侃,其实这也是类似“逗哏”和“捧哏”的一种行为。

康祈宗和苏妙婵俩夫妻的吵架成为了《外》剧的亮点之一。这就像《围城》里的方鸿渐和孙柔嘉一样,读者最喜爱的,就是他们互相调侃和吵架的日常。有一集讲苏妙婵认为康祈宗在外面包二奶了,于是吃醋了,在家里和康祈宗大吵了一架。苏妙婵说,嫁来康家那么久,康祈宗连开水都没替她煮过一次,而他却给北方妹熬感冒药,两人不是暧昧是什么?康祈宗生气了,大骂苏妙婵是“怪胎”,整天乱喝醋。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这些场景实际上就是对口相声中的“逗哏”和“捧哏”在情景剧中的应用罢了。

2003年,郭昶被检查出患有胃癌,去医院动了手术,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没到剧组去拍戏了。虎艳芬去医院探望他的时候,说他没来拍戏,导致很多原本是康祈宗的戏份,都被改写成了是苏妙婵的,感觉自己演得很痛苦,压力很大。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没有了郭昶这个合格的“逗哏”的,作为“捧哏”的虎艳芬,当然演得痛苦了,而且整部戏也逐渐失去了灵魂支柱。

在真实的情景设置中将人物关系、思想情感进行错位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在戏剧表演中,人物性格、时代背景、地域分别的设定,会决定一个角色在特定的场合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

我们把角色为达到理想的喜剧效果所偏离现实的幅度称为“行为阈值”。行为阈值越小,越接近于现实,角色也就越具有普适性,观众看了就觉得这样的角色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佐证,也就不会觉得有违和感了。

比如说,我们看正剧,里面的人物是高度还原现实生活的,观众看了,不会质疑这是创作者在造假。而无厘头喜剧为了能够达到喜剧效果,特地将人物的动作进行“夸张”表达,适当调高了行为阈值。观众看了这种表演,虽然会哈哈大笑,但却不会相信这是会在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再往后还有行为阈值更大的动画喜剧片,已经脱离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程度,所以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不愿意看,说它“很假”。

由此我们看到一个矛盾点:如果一味将行为阈值放大,观众看了就会觉得“扯淡”,就不愿意看了;而如果是将行为阈值调到跟现实世界一样小,则不好发挥喜剧创作空间,拍出来的东西就会让人感觉索然无味。

这矛盾的两者之间,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外》剧作为一部情景喜剧,在编剧上就更难了。它不能像周星驰的电影一样无厘头,因为它的目标受众不是年轻人或者小孩子,它需要高度还原现实,所设置的行为阈值是很小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广州老街坊的普遍支持。

可是仅仅高度还原西关昌盛街的市民生活,也会索然无味啊,这样倒不如干脆拍成纪录片算了。所以,编剧需要在剧本中添加一些喜剧的元素。

而一边是要设置最小的行为阈值,一边又要达到喜剧效果,那应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创造一个反常的、不协调的,但又在客观现实之中的场景,让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与客观现实、与他人的关系中发生错位,甚至还可以与自身的思想感情、行为发生错位。其实这也是所有的优秀喜剧的要点所在。

比如《外》剧的某集,已经退休的康伯拿着鸡毛掸子打已经40岁的康祈宗,那也太违背社会现实了吧?一般的老爸是不会打已届中年的儿子的,这样很反常。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可是这个反常的、不协调的场景,却又在情理之中:原来是因为康祈宗动不动就要修理自己的儿子,说什么孩子要打才能进步,老是将儿子“藤条焖猪肉”挂嘴边。作为父亲的康伯忍无可忍,就故意找茬,说康祈宗的茶餐厅到现在还没能上市,是因为他偷懒,说他平常上厕所不冲水,说他吃饭不等齐家人就夹菜吃,一边说一边打。最后打得康祈宗受不了了,他大喊一声:“老爸,你知道的,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于是康伯停下了手:“哦,终于明白了吧?打是没用的!”于是放下了鸡毛掸子,扬长而去了。

类似这样的,《外》剧还有很多,看似违背常理,却又在情理之中。

另外,将角色保持最低行为阈值的同时,将故事情境设定为从误会到真相大白、从悲剧到虚惊一场,这也是《外》成功的关键。

有一集康伯被误诊得了癌症,全家人都很悲伤,儿子、儿媳妇一个个一反常态,都来孝顺他。最终,康伯被告知误诊了,于是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是却没有之前那样的“孝顺”了。于是后面康伯就没病装病,目的是让光宗耀祖来孝顺他,于是闹出了很多的笑话。

无论如何,《外》的每一集结果一定要是“好”的,让人看了开心。试想,如果康伯是确诊得了癌症,那喜剧就没法演下去了,那样就变成悲剧了。这也是后来剧中迟迟没有公布康祈宗过世的原因。

03 反思:为什么现在拍不出像周星驰、郭昶那样的喜剧作品?

郭昶被誉为“广东周星驰”,其实那是粉丝对他的喜剧成就的高度认可。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郭昶的表演风格和周星驰对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从表演的技巧来说,郭昶最引人发笑的是语言、语气,周星驰最引人发笑的是无厘头动作。但两者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一个是中国喜剧电影的顶峰,一个是中国情景电视剧的顶峰。

“广东周星驰”:逝世14年,为何他扮演的角色还是那么深入人心?

而郭昶、周星驰之后,中国的喜剧演员,包括沈腾、王宝强、邓超在内,他们的喜剧作品为什么迟迟没有被认为达到一流的程度呢?

这是值得引人深思的。

我们看《西虹市首富》的王多鱼、夏竹,《大闹天竺》的武空、白客,《美人鱼》的刘轩、珊珊,不会看出这些角色有那样的持久的生命张力。

我想,这和缺少以上列举的喜剧元素不无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