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若甲午海战之后,中国血战到底会怎样?

侯家萍


日本赌赢了甲午战争,如果这时候的清政府不那么软弱,恐怕日本将跌入深渊,永远爬不起头来!李鸿章误国!大清的“财务部长”误国!慈禧误国!其实在于日本的这一场较量中,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失误,不管是战前、战争中、和战后,只要抓住其中一个就不会这么惨!


战前的态度上

在甲午海战前,两国对待战争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日本是举国上下齐心协力要与我们一战,这一战就是赌上国运,如果输了绝对将日本打入万丈深渊爬都爬不出来,日本所有的钱都用在军备上了,可以说国内生活相当困难,完全就是靠着一股精神支撑着,如果战败面对的将是国家破产!

而我们呢?这时候大清洋务运动搞得如火如荼,经济发展稳步回复,纸面上的军事实力也是相当的强大,那时候我们就有了两艘7500吨的德国产铁甲舰,到现在除了航母和一些特种船我们最大的052D也才这个重量,055服役了才能打破这可吨位!我们的海军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优势非常明显!但是我们在作战的态度上就不统一,北洋水师的头李鸿章(慈禧太后)不想打,希望利用沙俄来钳制日本;而以“财务大臣”为首的文官(光绪党)主张战,打赢了是光绪党主战,打输了李鸿章背锅削弱慈禧力量,还政权给光绪皇帝!而且在这之前的6年时间里,这个“财务大臣”已经6年找各种理由没有给北洋水师拨款了,就是为了削弱李鸿章的力量,我们的镇远、定远铁甲舰从德国哪里买来120万两白银一艘,慈禧太后一个寿宴花了600万两,这可是5艘啊,军队能没有怨言?这样的部队能打胜仗!


战争中的问题

在甲午海战还没有打起来之前,我们的舰队去朝鲜驱逐日本舰队,在到达朝鲜军港外,日本的军舰已经停在了里面,如果这时候我们直接开炮,给日本一个我们强硬的态度,恐怕我们就不会有后面的事了!

甲午海战打响了,我们被伏击打输了,回来后李鸿章死性不改,还希望沙俄来调停,所有的军舰全部回威海卫港口不出去应战,将整片海洋让给了日本,都战争中了还不能豁出去还想保存实力,可以说领导层要负主要责任!这时候如果出去应战日本哪里能这么轻松在朝鲜登陆,陆军即使登陆了补给也会因为我们的应战跟不上等等问题!还有就是海军不出战,怎么去指望陆军去拼命呢?更有就是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这时候还在看热闹,等等问题造成了日本人占领我们的炮台干掉了我们海军!我们强大的海军灭亡在了自己人手里!


战争后的问题

日本打赢了甲午海战,但是也耗光了最后的家底,这时候的清政府如果有沙皇那么硬气,日本同样是毫无办法的,这时候如果我们不赔款而与日本耗着,调动南方的兵力向北 京靠拢,谈判不下去学习沙皇:“要不再打一杖!” 恐怕日本人自己都崩溃了,而李鸿章太软弱,居然就同意了2亿两白银的赔款,这个钱太好找了,这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的4亿多两白银的赔款,从此彻底将我们打入地狱了!


还有一点虽然北洋水师打了败仗,但是那时候我们的军舰名字非常好,镇远、定远、致远、经远、济远等等,还是展现了当时清政府想建立远洋海军的梦想,希望这些名字能够重见天日吧!


狼烟火燎


甲午战争继续打下去,垮的就是日本。甲午战争到了最后,日本当时的国力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出现了严重的物资短缺。如果再打下去,战争债券都要折腾差不多了。

1893年日本预算收入相当于7585万两白银,清朝同期为8867万两白银。日本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接近30%,而中国只有大约3-4%,双方集中国家财力的水平差距极大。

清朝投入战场的只有北方东北,直隶和山东数省陆军,海军只有北洋一支舰队。而日本已经倾尽国力。1893年起,明治天皇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补充日军军费,可见,日本财政可投入军费的数量,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

据日本学者著述,日清战争的融资主要是依赖发行了1.16亿日元的政府公债。在甲午战争中,日本使用军费不到2亿日元,已经山穷水尽。战争再打三个月,五个月,日本自己就要财政破产了。

清朝才花费3000万两白银,还能继续打下去。日本陆军总共就7个师团,当时日本还没有预备役师团,只有刚刚建立的预备役制度。这7个师团12万人,在中国各种原因死亡达到了1.34万人,负伤不到4千人。

另外就是,甲午战争,清军陆军主力基本保持完整,损失不大,整个清军在甲午战争伤亡为4.5万人。对于清朝100万军队来说,损失不算多。在辽东,直隶,山东清军还有十多万部队。

到战争结束,日军仅仅占领了山东1个威海卫,辽东的几分之一。一个省会都没有占领,可以说,如果清朝继续打下去,就像,清军将领山海关外诸军司令刘坤义所说:“日军悬师远斗,何能久留?”,要和日军打消耗,打持久,毕竟清军主力都在,损失不大,还能继续打。


深度军事


这个你可以参考一下抗日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也比我们强大很多,抢占了我们很多地方,也有不少人卖国求荣当汉奸,当顺民,但更多的人则选择宁死不屈,抗战到底。结果日本就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但作死的日本军国主义却不知死活,还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结果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打击下投降了。

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和美国支持的南越政权也比北越强大很多,但北越人民坚决抵抗到底,宁死不屈,将美国拖入了持久战的泥潭,最后美国终于经不起消耗,怕最终被拖垮,所以就选择了和北越谈判,撤出南越,体面的结束了战争。在美国撤出南越后,北越发动攻势,推翻了南越政权,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而阿富汗战争,说起来更复杂。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推翻了阿富汗政权,扶持了亲苏的阿富汗政府。阿富汗人民没有屈服,奋起反抗。经过10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迫使苏军撤出阿富汗。阿富汗战争将苏联拖得筋疲力尽。在苏军撤出阿富汗两年后,苏联轰然解体,不复存在。此后,阿富汗又经历了连绵内战,2001年,美国军队又来了。美国也像苏联一样,轻而易举的推翻了原来执政的塔利班政权,扶持起来了亲美的阿富汗政府。但塔利班并没有屈服,而是顽强的抵抗。如今过去20年了,塔利班越来越强大,控制的地方越来越多,美国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元气大伤,如今正在和塔利班谈判,想早日结束这旷日持久的战争。可以想像,如果美军撤离了阿富汗,那他扶持起来的亲美政权将很快被塔利班推翻,美国辛辛苦苦二十年,到头来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甲午战争,如果我们血战到底,日本也将会被拖入战争的泥潭。而且当时对我们虎视眈眈的其他列强也不会袖手旁观。当日本陷入战争的泥潭,他们肯定会落井下石。君不见,当时日本逼迫我们签订《马关条约》后,俄罗斯、英国等列强就逼迫日本将辽东半岛吐出来。因为他们不想让日本独吞远东的利益。当然啦,当时我们并没有血战到底的决心和能力。因为要全民血战到底,需要唤醒千千万万的人民,但满清政府不会这么做。因为如果人民觉醒了,那它自己也就完了。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所以他选择了割地赔款。


血染战旗红


那怎么可能?中国当时有这个骨气!也能叫旧中国?


用户8214401838706


一定赢!


用户5611460451079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烂,对于一个末曾爱过国民的政府,老百姓为啥为它血拚?国家是皇帝家的不是人民的,皇上太后的命是命,老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虽然老百姓的命没皇上太后的命尊贵但老百姓也不傻,知道活着总比死了强。政府的贪官暴吏平时欺压百姓时都想到百姓约死活了吗?有外敌入侵了就想起叫百姓为他们卖命了,老百姓咋就那么不值钱,那么好糊弄?


年轻的心254219734


问题是没有人为清朝卖命。整个甲午战争全是李鸿章的淮军打的。日军以几千人就攻下了3万人占领的山东炮台。调转炮头,炮轰北洋水师基地。山东巡抚见死不救。全国半个月都没人救援。北洋水师灭亡。李鸿章以一人之力大全国之战,李鸿章拜了,清就败了。


达o芬奇密码


若是那样,可能就真的要亡国了。因为人家从海上可以打到你,而你根本打不到人家,人家爱哪天打你就哪天打你,那时打你就哪时打你,到时候就真的割地了,亡国了!赔款不要紧,只要子孙后代记住,以后还是可以报仇的。当然了,要是都是些不屑子孙,认贼为父,那真的就无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