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古代和親為什麼不讓皇帝皇子娶大汗的女兒呢?

挪威沒有香樟樹


首先要區分一下“漢唐對外和親”與“清代滿蒙聯姻”。

清代滿洲統治者把蒙古部族作為政治合作伙伴,長期保持通婚。特別是在建國之初,這種拉攏力度更大。如皇太極先後娶了科爾沁的三個女子,哲哲還立為皇后,海蘭珠與莊妃也是位列五宮之位。大清穩定之後,皇帝就沒有再娶蒙古之女為嫡後了。妃子每朝都有。皇子、宗室王爺也有娶蒙古王公之女的,公主郡主嫁給蒙古貴族的也很多,並生兒育女,再承襲爵位。這就是所謂滿蒙一家。



漢唐是中國古代的兩個最強大的時期,但對於少數民族政權的關係一直都很複雜。漢對匈奴,唐對突厥及吐蕃等,除了軍事較量,也會嫁姑娘。大多不是皇帝的親女兒,宗室女孩,封個公主,風光的嫁出去。中原王朝講究自我滿足的“賜婚”,基本都是正室,一些還生了孩子。但也有很多不幸的,淪為政治犧牲品。


中原王朝講究血脈傳承,不會娶異族女子作為嫡妻,否則生下孩子的繼承權也不好安排。從審美上,一些可能接受起來也有壓力。

另外匈奴突厥等也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也包括女人,除了親生兒子的。改嫁次數最多的是隋代義成公主,先後嫁了四個突厥首領……


幾葦渡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搞和親的帝王是漢高祖劉邦,為劉邦提出和親之策的是婁敬,婁敬和親之策的最終目標是改變匈奴單于的血統。

謀劃出和親之策的漢朝君臣,肯定不想漢朝皇室的血統被匈奴改變,因而終漢一代,沒有一個漢朝皇子娶匈奴單于之女。

據記載,韓王信被劉邦改封為代王后,便因匈奴越境而背靠了漢廷,投靠匈奴。

劉邦大怒,親自率軍三十餘萬,攻打匈奴,但劉邦派去搜集匈奴情報的工作者拿回來的情報都有錯,都是被匈奴精心偽裝過的錯誤情報,因而,劉邦認為匈奴不堪一擊,劉邦親率的騎兵輕敵冒進,被匈奴單于冒頓的騎兵團團圍住。

孤軍深入的劉邦對北方的天氣估計不足,又沒帶足夠的軍糧,缺衣少食的部卒,十之八九都凍傷了手指,戰鬥力嚴重下降,更加不是匈奴騎兵的對手。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圍。

雖然從整個戰局上來看,漢軍與匈奴這一仗算是打了個平手,但因為沒能像蒙恬那樣把匈奴給打服了,所以後患無窮。

這之後,匈奴的軍隊屢次跨過漢匈邊境,進入漢政府管轄的領土,燒,殺,搶,掠,百姓不堪其擾,劉邦問計群臣。

婁敬進言說,匈奴的冒頓單于,殺父自立,娶小媽為妻,對於靠武力來立威的冒頓來說,不能搞仁義那一套了,但我們又沒辦法靠武力來打服他,只能從他的子孫後代上想辦法了。

婁敬提議,劉邦的大女兒,大漢的第一位公主,已到婚配之年,不妨把長公主嫁到匈奴去,做冒頓的閼氏(胭脂),也就是妻子,長公主將來生了兒子,兒子成為匈奴的單于,劉邦就是匈奴單于的姥爺了,哪有外孫打姥爺的道理呢?

劉邦一琢磨,是這麼回事,就決定派長公主到匈奴去和親。呂后得知此事後,日夜涕泣,不想把長公主送到匈奴去,劉邦無法,就選了個劉家其他的女子,封為長公主,嫁給匈奴的冒頓單于做妻子。

這便是漢朝和親之策的始末。

可以說,婁敬提出的和親之策,是有一個長遠目標,有一個短期目標的。

長遠目標就是我在回答開通講的那個,通過世代的努力,改變匈奴單于的血統。

短期目標就是派皇室之女到匈奴去,以示漢匈和好,走上層關係,進而期望匈奴的中下層能因上層的關係而不在邊疆搞事情。

如果要反過來,由漢皇室之子娶匈奴之女,恐怕操作流程就得變成,漢朝把皇室之子送到匈奴去,娶匈奴單于之女,在匈奴生活多少年後,方可回到漢朝,更直接一點說,便是類似於質子。

如果把太子送去做質子,漢政府的君臣肯定都不會幹,如果把普通皇子送到匈奴去做質子,又沒多大意義,所以和親都是嫁公主而不是由皇子(太子)娶單于之女。

參考資料:《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史記·匈奴列傳》


我是金戈,如果你覺得我這篇回答有那麼一絲道理,請給我點個贊!如果你希望繼續看到我的回答,請在點擊上方的關注按鈕或在微信上搜索“jin_sg”關注我的公眾號。


遙望燕園


這就是和親與聯姻的根本差別所在:

聯姻,本質上是兩國結秦晉之好,故而你來我往,彼此世代結為婚姻。

和親,本質上卻是在對方要求或情勢逼迫下,被動輸送公主或宗室女給對方,以求得邊境和睦。

這兩者存在根本性質的差異,由此決定了和親的形式與內容要聽命於對方的需求。

例如,清代維持了兩百多年的滿蒙聯姻,皇帝、宗室不僅迎娶蒙古女子,同時也將公主、宗女嫁與蒙古王公。大清與蒙古形成穩定的聯姻制度,甚至還有理藩院等衙門,協助辦理落實滿蒙聯姻活動中的冊封、婚禮、開府、撥胭脂地、省親、朝覲、備指額駙、額駙駐京以及委任官職等環節。

這是建立在蒙古臣屬於清朝的前提下,才持續的互相聯姻的活動。清朝通過這種方式,鞏固其在邊疆地區的統治。

與之相比,漢唐時期的和親的情況就大為不同了。以漢朝為例,白登之圍後面對匈奴的強勢,漢室被迫將宗室公主嫁與匈奴單于,並且“輸遺匈奴甚厚”,這些做法是為求“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以南,冠帶之室,朕亦制之”,形成以長城為隔離的穩定的邊界。

漢朝皇帝是沒有任何選擇的,他們只能被迫聽從匈奴單于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則天執政時期,聖曆元年(698)後突厥的默啜可汗要求唐朝和親,自己可以將女兒嫁給唐朝,但是唐朝必須要付給突厥谷種十萬斛、農具三千具、鐵數萬斤,同時歸還豐、勝、靈、夏、朔、代六州的突厥降戶以及單于都護府。

當時,朝廷內部反對和親的張柬之就說道,“自古無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國王者”。儘管如此,武則天還是派人去突厥人那裡商量聯姻事宜。雖然最後和親未成,不過從過程來看,同樣揭示了其被動滿足對方的本質。


HuiNanHistory


和親漢唐時期最為盛行!

儘管在漢武帝劉徹之前,大漢朝與匈奴作戰,是屢戰屢敗,甚至髙祖劉邦都差點被俘,冒頓單于更是羞辱性的向呂后求親。

但是,在他們的心裡,我大漢朝就是富庶的、文明的天朝大國,大漢朝更是認為他們是蠻荒部族。

所以,與之通婚,是把我們的公主下嫁,他們不但得到了公主,還得到豐厚的陪嫁,包括文化。

我們的公主下嫁單于,所以叫賜婚,他們就是在享受我們的賞賜。


反之,我們的王孫公子,天皇貴胄是不願意娶他們落後,沒有文化的部族的女子為妻。當然我們的公主也不願遠嫁蠻荒之地,但為了求邊關的短暫安寧,她們只能成為犧牲品!


尋桂子


第一是指“和睦相親”

應用於古代國家之中即意為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部落和睦相親互不侵擾;

第二指的是中原王朝的統治者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首領之間為了達到各種各樣的目的而達成的一種政治上的聯姻。

而大多數時間這種“和親”都是中原王朝統治者為了保證周邊少數民族不再犯邊騷擾而進行的聯姻。

下面詳細闡釋第二種“和親”政策。

嚴格意義上的“和親”政策應該始於漢高祖劉邦時期。西漢初年,漢王朝剛建立不久,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中原地區百廢待興,而與此同時北方匈奴逐漸崛起,不斷南侵。高祖劉邦發大軍征討匈奴,結果白登被圍,差點自身難保。在這種情況下,西漢初期的統治者們深知以此時的軍事實力絕對無法與匈奴長期相持。於是就有人提出和親的想法,將中原女子嫁至周邊部落以表示友善之意,並以此促進雙方各方面的互動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而這位女性必然不能是尋常百姓家女子,身份當然越高越好。同時還說,把漢朝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和公主生的孩子會理所當然成為繼承人,之後雙方定然會親如一家。於是劉邦選宮女立為公主,送至匈奴,“和親”政策應運而生。可以看出這完全是在中原王朝處於下風時迫不得已採取的一種達到和平的手段。

換成兩個人打架,打輸的那個怎麼可能再向打贏的人討要好處呢,還不得趕緊送點東西巴結巴結……一個道理。

《醒世恆言·

獨狐生歸途鬧夢》中有一句道破和親實質:“我朝自與你邦和親之後,出嫁公主,做你國質婆。”

什麼是“質婆”?簡而言之,即做人質的女性也。女性地位地下,和親的公主遠離家園,說白了不過是去做人質而已。

當然還有一種和親是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相抗中佔據上風的時候。

一般而言中原王朝擁有著先進的生產力,而周邊民族多過著較為落後的生活,當中原王朝興盛之時,出於本部族發展的需要,周邊少數民族部落有時會“乞和”,比如唐朝時文成公主入藏和親於松贊干布,留下千古佳話。

另外“和親”也是一種獎勵。

比如唐時有五位公主遠嫁回鶻,究其原因即為回鶻在唐王朝與周邊部族或平定內部叛亂的過程中全力支持中央政府,為保證唐王朝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時的和親更像是一種“施捨”,中央王朝抱有臣服四方之志,以“和親”的方式穩定、羈縻周邊部族,以這種方法彰顯影響力。當然不會以此為恥。作為先進代表的中央王朝當然自降身份迎娶周邊部族的女子。

至於對於和親公主本人,大多數時候,和親有時候更像是一場悲劇。

相傳漢武帝時和親烏孫昆莫王獵驕靡的細君公主曾流傳有詩篇:“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遠離親人,遠走他鄉,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那種孤苦與寂寞,悲慘與淒涼,根本不是一個普通弱女子能夠承受的痛苦。


令和史官


文|小河對岸

提起和親,很多人都會想到乃華夏王朝歷史上之屈辱事。其意味著不但要送出公主(多為宗女)以遠嫁,還要陪送大量財物。此不僅有損國家的顏面,而對和親本人更是莫大的折磨,除了語言、飲食等諸多風俗都不同之外,婚俗也難忍受,時而嫁完父親嫁兒子,嫁完哥哥嫁弟弟,還有連嫁祖孫三代的。

漢細君公主為表遠嫁之艱辛以及思鄉之情,而作《悲愁歌》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但是,以女子與財物能換得暫時安定,卻難以獲得長久苟安。故而,和親政策也越來越為人詬病,中唐詩人戎昱便作詩道: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至唐朝以後,理學開始興盛,而將和親與倫理道德相對立起來,“和親辱國”已成為華夏人的共識。故而,兩宋雖弱,而在與外族的交涉過程中,雖屢屢處於下風,也是情願多賠點錢財,也絕不准許和親之事。到了明朝更甚,不但和親是恥辱,賠銀子也同樣是恥辱,議和都不可能正常討論。

而在歷史上,其實也有和親不送女子的屈辱之事,此事發生在南北朝時期的東魏。東魏為高氏家族掌權,而在東魏的北方有一強大的遊牧部落,叫蠕蠕(即:柔然)。其時柔然強盛,東魏的死敵西魏便欲勾結柔然共伐東魏。

東魏的執政高歡,便令杜弼出使柔然,而為世子高澄(蘭陵王之父)求婚。而柔然可汗阿那瓌,倒也乾脆直接,而說道:高王(高歡)自娶則可。高歡有些猶豫,而高歡的妻子婁昭君及世子高澄都勸高歡同意。於是,高歡娶了柔然可汗阿那瓌之女鬱久閭氏為妻(史稱“蠕蠕公主”)。婁昭君為蠕蠕公主,讓出了正妻之位。高歡與婁昭君的感情深厚,而與蠕蠕公主並不怎麼歡愛。

蠕蠕公主嫁給高歡不到兩年,高歡便去世了。而按柔然的習俗,高歡的世子高澄就得娶蠕蠕公主為妻。於是,高澄就娶了蠕蠕公主為妻,兩人很快就有了一個女兒。而生下女兒的同年,蠕蠕公主便因病去世了。

參考史籍:《北齊書》等等


有知社


皇帝不愛開洋葷?

歷史上的和親,特別是漢朝,都有說不出的苦衷。通常是因為堂堂華夏幹不過那些野蠻的匈奴人,只好送錢送物送美女。這種情況下,你還想要人家的女人?就是人家給你也不敢開這個洋葷啊?為啥?

第一,不安全嘛。兩國交戰,相互仇恨,你怕不怕人家給你送個美女刺客過來。嘿嘿嘿之際,搞死皇帝老兒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那匈奴人不怕嗎?匈奴人可能沒那麼多心眼,而且,匈奴強勢,你搞死人家可汗,匈奴更要欺負你了。

第二,不好安排。真娶個匈奴女子,你怎麼弄?漢女嫁過去,一般都是正室,匈奴女人過來,你封個皇后?皇后可要母儀天下的。你弄個胡兒來,豈不遺笑天下;如果冷落了人家,給大汗知道了,又有接口出兵了,豈不是自找苦吃!

第三,血統問題。中國人歷來很看重血統,喬峰那麼牛叉,就因為是契丹的種,也只能從丐幫幫主的位子上下臺。所以,為了保證龍種的純潔性,也不能亂來。況且,漢代有外戚專權的毛病,皇帝姥姥家要是匈奴人,那還不鬧翻了天!

當然,凡是都有例外,歷史上還是有很多皇帝開了洋葷的。

比如,風流皇帝李隆基娶了箇中亞女子,名叫曹野那姬,孃家大致在今天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一帶;明朝的皇帝身邊就有很多高麗女子和波斯舞女,異域風情,別有風味。明成祖朱棣“虯鬚高顴”,有“胡種”模樣,應該是混血兒,據說,他媽是蒙古人。

到了清朝,娶外族女人就更普遍了,清朝皇帝愛娶蒙古妃子,滿蒙一家親嘛。清朝皇帝雖然閉關鎖國,但是對於外族美女,他們沒有成見,比如乾隆皇帝和烏茲別克美女香妃的傳奇。

最牛的,當屬晉簡文帝司馬昱,這哥們相當的開放,娶過皮膚黑黑的印度女子,被稱為崑崙奴。

需要說明的是,清朝皇帝是為了拉攏蒙古人,鞏固統治;其他的,都是皇帝自己的“性趣”。他們與漢朝被逼無奈的“和親”,情況完全不同。


飲水君


其實這個說法,就是一葉障目了。說起來和親可能想起來的就是昭君出塞,這種漢代的和親送姑娘出去,以至於唐朝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遠嫁。

事實上,在嫁女兒出去的北朝,比如北周,送出了千金公主,也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趙王的女兒,嫁給了突厥可汗,等到隋朝,又被封為大義公主,還是嫁給可汗,可謂多代公主,多任老公。

同時,北周武帝宇文邕也娶了突厥木杆可汗的三女兒,阿史那氏作為自己的皇后。

再往後,那就不叫和親了,或許叫聯姻?

比如皇太極娶科爾沁臺吉的妹妹和女兒,也就是後來的孝莊皇太后和她的姑姑哲哲,這算不算和親呢?應該也算吧?

當然,大部分情況下,所謂的和親其實就是認慫的表現,中原王朝送宗室女出去,本身就是一種示弱的表現,畢竟早期的草原帝國關心的就是子女金帛,給了,自然就算做是承認自己力不如人。

但是,這還可以解釋為是“羈縻”或者說是“穩住”對方,如果是接受對方的貴女做皇后,那實質上已經是默認對方對自己的繼承人進行干預了,畢竟皇后的嫡子是有優先繼承權的,這個關係更加的卑微。

北周與突厥的關係也確實如此,幾乎是半稱臣的狀態,另外一個朝代就是元朝,元朝皇帝的公主遠嫁高麗,擔任高麗王的王后,地位還在王之上,而高麗國也不能算是藩屬了,甚至就是元朝的一部分,高麗王還擔任元朝的萬戶。

就此而言,也可以看出娶人家的閨女的壞處,就是你的兒子,也是人家的兒子,自然不能保證你兒子的外公會不會帶著幾十萬騎兵來和你講道理啊?!


劉三解


謝謝挪威沒有香樟樹的邀請,簡單看了一下其他人的答案,有些人拿北朝和清做例子,這個其實是沒有代表性的。因為北朝和清,本身就是少數民族政權,譬如清朝,他與蒙古的聯姻關係,在入關之前就已經存在。至於北朝,北齊高歡本身就是鮮卑化的漢人,還有個名字叫賀六渾;北周更是純正的鮮卑宇文部的後人,所以他們與柔然聯姻,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大問題。

我看這個問題的真正含義,應該是要問草原民族和中原漢人王朝的聯姻。

中國歷史上正統王朝天子迎娶異族女子做王后,第一例應該是春秋時期的周襄王,這位天子跟強臣鄭國鬧彆扭,自己沒能力討伐,就找狄人幫忙。自然狄人也不會平白無故來幫忙,所以周襄王就娶了狄人的公主做王后(請注意,不是妃子,是正牌王后)。

按理說這是一件周狄結盟的好事,在周襄王想來,從此周朝就能得到狄人的大力支持。然而沒想到的是,周朝的後宮並不嚴謹,這位狄人王后到了洛陽,居然七歪八拐就和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發生了姦情,結果引發一場周王室的內亂。

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中原天子娶少數民族女子做王后的例子,結果是很慘痛的,周王室經此一亂,更加不堪。而後世的中原天子,也以此為例,告誡自己千萬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所以,你看秦漢史,漢朝在早期弱勢的情形之下,曾把公主嫁給匈奴單于,而在後期強勢的情形之下,也把公主嫁給呼韓邪單于,為的是收攏其心。但是,中原天子絕不再迎娶少數民族女子做王后,無論是強是弱,都不再娶。你看後來的宋朝,先被契丹打,後來又被女真蒙古打,可趙家有沒有說願意迎娶契丹、女真或是成吉思汗的女兒來做皇后呢?沒有,這個真沒有。再往後翻,明朝的皇帝,有沒有在土木堡之變的情形之下,提出願意迎娶瓦剌首領也先的女兒做皇后?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步步緊逼的情形之下,有沒有提出願意迎娶滿洲的格格來做皇后?回答是統統都沒有。

為什麼沒有,一是因為擔心異族皇后文化不同,搞不好就會出東周狄人王后一樣的醜聞;二是擔心強勢的異族會以此為名,干涉漢人王朝的內政;三是最重要的,以漢人的倫理道德而論,擔心血統會被改變。這種考慮,顯然和歐洲人是完全不一樣的。歐陸英、德、俄、奧四大皇室,直到二十世紀初還是有互相聯姻的關係。英國女王嫁給了德國男人,德國皇帝娶了英國公主,奧匈皇帝娶了德國公主,俄國沙皇的皇后也多數來自德國,這種聯姻相對東方而言,就比較靠譜,因為文化發展差異並不太大。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在實際過程中,這樣的事也不能說沒有。我們來看兩三個例子。

一是東魏時期(534--550),當然實際掌權的是高歡。東魏的中心在鄴城(今河南安陽)與晉陽(今太原),當時與南朝、西魏對峙。如果可以與柔然聯合,不僅可以穩定北方邊陲,還可以威脅西魏。反過來,萬一西魏與柔然達成聯盟,那對東魏就不利了。

所以高歡就派人去找柔然的可汗,希望自己的世子高澄可以娶可汗的女兒。然而,可汗覺得,這世子靠不住的,萬一被廢了呢?於是就說,你高澄自己娶才可以。雖然那個時候高澄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柔然人也不在乎,因為草原上有收繼婚的習俗,高歡死了以後,哪個兒子繼承他了,也就一起繼承這位柔然公主了。高歡猶豫了一陣子,在大臣的勸說下才同意。後來,高歡死了以後,高澄也確實按照柔然的習俗,繼娶了柔然公主,還生了一個女兒。

雖然,高歡還是高澄都還沒有稱帝,但也都曾是東魏實際的主政者,在當時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人物。他們本身受鮮卑文化影響很深,娶大汗的女兒當然是很重要的外交策略。所以,在北周這一側,同樣力圖通過聯姻草原,上兵伐謀。宇文邕(543-578)後來娶了突厥阿史那皇后,也是同樣的情況。

到了唐前期,還有一個切實的例子。698年前後,這時武則天已經僭號稱帝了。後突厥默啜可汗尋求和親,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唐朝的皇子,並提出了一攬子要求。武則天覺得和親這事可以,但要嫁給武氏子弟。她還專門物色了一個合適的對象:她侄子武承嗣有一個兒子叫武延秀,正好十四歲的年紀,長得很好,也會胡人的語言舞蹈。然而,這次和談並沒有成功,後來突厥起兵犯塞的時候,可能還找了一個藉口——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兒邪!此豈天子之子乎!當然,也可能是後來的史家要體現出武則天稱帝實為髮指,突厥人都看不下去了。

這次聯姻雖然沒有成功,但總體上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有趣的是,在討論與突厥和親的過程中,名臣張柬之就上奏說:

「自古無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國王者。」

換句話說,在華夏中國,王是不娶夷狄之女的。大體上,夫婦之間,就是人倫之開始,也是汪華之基礎。娶進來夷狄之女,則有以夷變夏的危險。只不過,張柬之的意見根本沒有被採納。史書說,“頗忤其旨”。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呢?

有人可能會說,東魏李唐受到胡人、鮮卑很大的影響,所以才會娶可汗的女兒。這種事情對於自古華夏天子諸王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儘管,這種說法可能可以找到一些依據(如上面張柬之說的話),但這可能只是一個方面。聯姻畢竟是兩個人走到一起,東魏李唐與草原往來頻繁,熟悉中原、草原兩種文化的人也就比較多,娶一位草原的公主回來,生活上鴻溝自然小一些,這樣的事也容易成。至於漢唐天子嫁女,在準備陪嫁的過程中,也是教化遠方的一種文化手段。唐人大概也不會希望許多突厥人,攜帶著牛馬帳篷陪嫁長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