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真的是因為被“白登之圍”嚇壞了才主動與匈奴“和親”嗎?

小小嬴政


個人覺得劉邦是被嚇壞了而主動和親的其實是不太可信的,畢竟像劉邦這樣的人想嚇壞他使他喪失這種進取之心轉而委屈和親,連楚霸王項羽都做不到,匈奴人又算得了什麼。當然怕肯定是有,但不至於是被嚇壞了,我認為劉邦主動和親的原因有以下兩個:

劉邦劇照


其一,對於劉邦來說,打輸打贏對他來說都是家常便飯,當初被項羽打的那麼慘,父母老婆都被俘虜了,他也沒怕過,還能繼續幹。之所以選擇和親是因為國內局勢不穩定,各地還是動盪不安的,就像他這次出兵匈奴主要不就是來平叛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打得過匈奴更好,打不過匈奴那為了自己的統治,只有求和求穩,先把國內局勢平定,把不安分分子全部打壓下去,加上多年征戰,民生疲敝,大戰已經很難打起來了,和親雖然是一種巨大侮辱,但是劉邦不會在乎。

其二,劉邦看透了匈奴的本質,他知道即使他能夠打敗匈奴也沒什麼用,因為他沒辦法真正傷到匈奴元氣,騎兵是個硬傷,而匈奴卻可以隨時騷擾邊境,防不勝防,打贏是種損失,打輸可能統治不穩,這種條件下,他也是限於國家實力,而白登之戰更是讓他看清明白了這點。

所以說,不是說劉邦被嚇怕了,而是劉邦知道實力對比以及打更加的得不償失,拿尊嚴面子換實際的和平發展的利益,對於市井出身的劉邦來說,他是可以接受的。對於後來漢武帝來說,因為國家有實力,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又去除了頭上的各種桎梏,他才難以接受,才有能耐打這一戰。


Y一花一世界YB


只能說白登之圍是把劉邦打清醒了,說不上是嚇壞了,因為劉邦平生打的敗仗太多了,當年率領五十六萬大軍被項羽的三萬精兵殺得慘敗,劉邦也沒被嚇壞啊;當年丁公差點把劉邦俘虜了,他也沒被嚇壞啊。劉邦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每當遇到困境,他都是聽取不同的意見,然後再以獨到的眼光找出最合適的方案,這也正是他能駕馭張良、韓信、蕭何的根本原因,領導就是領導啊。

而白登之圍的失敗,正是因為劉邦沒有聽取婁敬的意見而貿然出兵,但是被困之後他又採用了陳平的“奇計”脫身。可以說,劉邦御駕親征是有十足的把握取勝的,但是戰爭失利之後,他立即就轉變了策略,將主動進攻調整為被動防禦,同時又採取了婁敬的策略與匈奴和親,以緩解緊張的漢兇形勢。

很難說如果沒有韓王信勾結匈奴入侵,劉邦會不會發動與匈奴的戰爭,但是如果沒有白登之圍,漢朝初年可能就不會繼續實行無為而治的寬鬆政策,可能也不會大力鼓勵全國官民養馬,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漢武帝驅逐匈奴。所以,劉邦不是被打怕了,是被打清醒了,從他開始,漢朝每位皇帝都在有目標地臥薪嚐膽,所以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呂后能夠忍受冒頓的侮辱。


國史通論


是也不是。因為確實是“和親”政策是從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戰敗開始的。為什麼說它又不是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漢初漢高祖劉邦與匈奴冒頓單于之間的戰爭,我們常說的“白登之圍”,漢朝戰敗,匈奴勝。

一、“白登之圍”始末

1.“自家人打自家人勝”:在同樣條件,同樣的裝備情況,劉邦這邊謀士與猛將如雲,對於韓王信這個原六國之後裔簡直就是“大象捏死螞蟻”。

2.大象捏死螞蟻的戰鬥不在一個力量級別,導致漢高祖劉邦這頭大象異常的興奮,作為戰勝者有著高傲的情緒,飽滿的戰鬥精神,那就帶領軍隊撒歡往前跑,不管是獵人的佈置的陷阱還是其他老虎在前面嚴陣以待,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步驟之後,完全把軍隊落入匈奴冒頓單于這獵人的手裡,造成“白登之圍”七天七夜,餓得頭暈腦脹。幸好還有陳平這個軍師對於獵人與夫人之間的伉儷情深十分的瞭解,經過三寸不爛之舌的講述利害,並搭上黃金財寶讓你眼界大開,以備漂亮的女人讓匈奴冒頓單于的閼氏防備拒絕之後,最終獲得逃亡的機會。

並許下“公主和親”屈辱的國家外交政策,正是“弱國無外交”。

假如沒有“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只是一場漢匈之間的短暫較量,按照漢高祖一路走來登上皇帝寶座的歷程,他仍然會再次起兵征討匈奴,甚至是消滅匈奴,但是他為什麼選擇和親政策,為什麼不再次領軍御駕親征呢?

一、“地主家沒有餘糧了”

經過戰國254年七國混戰之後,秦朝短暫一統,又天下大亂,直到漢朝統一天下之時,整個國家民生凋敝,人民流離失所,社會治安混亂,土地荒廢嚴重,社會經濟處於戰後的大蕭條時期。對外戰爭就是打的國家的政治經濟實力,此時的漢朝已經沒有能力去支撐起在打一場持久的對外戰爭,而且這場戰爭的勝算比較低。連漢高祖劉邦以皇帝的尊貴身份也只能是坐牛車,那你可以想象當時的情形如何,像不像“1942”這一部電影描述的情形一致,就真的是“地主家沒有餘糧了”。

二、“臥榻之側,還有他人酣睡”

漢初建國之後,吸收秦朝郡縣制,導致二世而亡的歷史因素。漢高祖劉邦總共分封八個異姓王,其中四個異姓王是在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之時,號召這些異姓王共同消滅項羽而進行封王的權宜之計,這也僅僅是劉邦“戰爭需要”所導致的惡果。分封制度對於漢朝建國之後,越來越不適合國家管理與發展,這些異姓王與七國後裔都想以獨立王國身份進行自我管理,仍然想著恢復戰國時期,各自為主的思想。

漢高祖劉邦最後對各路異姓王進行剿滅,避免再“尾大不掉”再一次出現全國動亂,那我劉家天下就亡了。最後漢高祖劉邦喊出“非劉姓者,不能封王”的漢朝傳承禁忌。

三、“寇可往,我不可往”

說到漢朝的兵制是屬於“徵召制”,並不是“義務兵”或“常備軍”的制度,就是有戰爭就下達通知歸集大家一起戰鬥;沒有戰爭時,大家就回家娶妻生娃耕田種地,閒時就操練的模式。

匈奴的兵制更多是部落制,以騎兵為主,機動性,靈活性,聚集速度非常快的特點。就像打籃球一樣,匈奴明明是客場,但卻在客場變成自己的主場的優勢。

那就是匈奴經河套草原南下或東北入馬邑,代郡,風捲雲殘地掠奪一把之後,就回到草原。漢軍得到匈奴人入侵之後,在慢慢地歸集軍隊,自帶武器與裝備,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機動性不足,騎兵能力差,步兵為主,根本不是匈奴騎兵的對手。這就是“寇可往,我不可往”的現狀。即使人多你都找不到敵人在哪裡。

四、開啟漢朝七十餘年“公主和親”屈辱政策

漢初高祖一直到漢武大帝時期,總計七十餘年都是執行“公主和親”屈辱政策,因為趕又趕不走,打又打不過的現狀,只能維持現狀,發展國家經濟實力,提高軍事水平,人員素質之後,才能開展漢武大帝時期“滅匈奴”持續打了幾十年之後才獲得最後的勝利。

漢初漢高祖劉邦即使沒有“白登之圍”這場戰役,仍然會有其他的戰役來決定,漢朝採取“和親政策”是屈辱的,這是漢高祖劉邦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

個人意見,如有不妥,請關注並指正,謝謝。


歷史伴讀小二


一,當時的大背景。秦末農民起義到楚漢爭霸,年年征戰的中原已經滿目瘡痍,國力衰弱到極點。漢朝建國的時候,雖說統一天下,但在當時分封諸王的大背景下,劉邦不單要對付匈奴,還要防著那些野心勃勃又驍勇善戰的諸侯王們,可謂苦苦支撐,壓力山大。

二、劉邦的個人性格。委曲求全和果斷逃炮,對亭長出身的劉邦來說,實在是家常便飯。老爹老婆被項羽抓了,都能放得開。跟項羽裝孫子裝的毫無節操也無所謂。崇禎打不過,居然直接上吊,這種節操,對於富一代劉邦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三,有了開過君主的示範,他兒子惠帝文帝,孫子景帝,對於匈奴,自然能不招惹就不招惹了。修生養息,積蓄力量。終於到了重孫子漢武帝登臺的時候,不用再低聲下氣了。從性格角度來看,幾代帝王下來,對於皇帝這個身份的自尊心也終於培養起來了。

四,最後看一下當時地圖,開國的時候,沒有河西走廊,沒有騎兵,南方也沒有徵服,國內大量的分封諸侯國,劉邦的壓力可想而知。攘外必須安內,這可不是常凱申公一個人的感慨。



Tom員外


劉邦跟匈奴和親的原因很清楚,即農耕的大漢臣民不堪遊牧的匈奴人騷擾,劉邦試以和親、通商等和平方式解決匈奴和漢人之間的生存矛盾,跟白登之圍一分一釐的關係都沒有。

漢高帝前的秦始皇及秦二世,對待匈奴的方式是粗暴的征伐和修築長城。

蒙恬所統轄的軍隊駐紮在長城邊上,把匈奴人趕到很遠的北方去,這是秦始皇對匈奴的主動出擊,與此同時,秦始皇還徵調了大批徭役修築長城,渴望通過漢人熟悉的城牆防範匈奴人的進攻。

這種方式固然是有效的,但內耗也是巨大的。

要維持三十幾萬的脫產的精兵長年累月地駐紮在同一個地方,以當時的人口規模和生產力水平來說,負擔極大,更何況,這三十萬的精兵還動不動就對匈奴開展軍事行動,國家需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糧草及軍餉。

這可不僅僅是養活三十萬人這麼簡單啊!國家為這三十萬人運輸糧草物資的時候,又需要大量的民夫,民夫運輸糧草物資的時候,又需要足夠的衣食住行。

另外,修築長城看上去是一勞永逸的事,實際上,修築長城就需要比供養軍隊更多的脫產的徭役,國家再解決這部分徭役的吃飯問題,又是一筆極大極大的負擔。

秦始皇時,有「亡秦者,胡也」的預言,實際上,秦始皇和秦二世為了抵禦匈奴,確實是在不斷地壓榨百姓,使百姓愈發地苦秦,最後鬧出了陳勝在大澤鄉的振臂高呼。

中原經過七年的戰亂,漢高帝劉邦一統天下,天下重新統一之後的實力,已經不能跟秦始皇時代相比了,於劉邦來說,民心思治,少打仗多和平,才是民眾的願望,劉邦不得不重視民意。

另外,就在劉項等人在中原爭奪天下的時候,匈奴的新任單于冒頓也在草原上崛起,率領匈奴人南征北戰,奪回了原本屬於匈奴人但被蒙恬佔領的土地,還消滅了匈奴周邊的其他政權,實現了匈奴人在草原上的大一統。

簡言之,中原經過七年的內耗,實力已大不如從前,匈奴人經過東征西伐,實力大大增強。此消彼長,如果劉邦還採取秦始皇的套路,不但像秦始皇一樣沒法在對匈奴的戰爭中佔到大便宜,還會把國家拖入無底的深淵。

其實,擺在劉邦面前的,根本就不是武力的問題。

如果匈奴人跟漢人一樣,也是農耕民族,也聚居在城邦中和城邦周圍,即便劉邦領導的大漢武力上已不如秦始皇領導的秦,劉邦依舊可以輕而易舉地消滅匈奴人。

但匈奴跟漢人不一樣,他們遊獵的,他們居無定所,他們跟你打游擊,你一打他,他就逃之夭夭,你停駐了,他就繼續騷擾你,偷偷地搶你的生活資料。

煩都煩死了。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劉邦的謀臣婁敬提出,打不如和。

以和親為契機,和匈奴和平相處,匈奴缺少的物資,都可以通過貿易獲得,於匈奴人來說,這遠比衝入漢地來搶要經濟,畢竟漢人也不好惹,你匈奴人跑過來搶,有可能把命搭上,而通過貿易,命保住了,需要的東西也有了。

因此,劉邦及歷代的漢朝皇帝,都願意派出公主或宮女和匈奴和親,畢竟,這種做法的確比打仗要輕鬆。

當然了,和親怎麼看都像是給匈奴「送女人」,讓漢人感覺「屈辱」,所以婁敬在跟劉邦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曾用翁婿的關係來作比方,在婁敬看來,劉邦派公主與匈奴和親,劉邦就是匈奴單于的岳丈,如果和親公主生下的兒子繼承了單于的位子,劉邦就是匈奴單于的外公。

很阿Q的一套說辭,在倫理上為自己找平衡。

參考資料:《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蒙恬列傳》、《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史記·匈奴列傳》


遙望燕園


這個問題,阿墨認為有必要分析人物漢高祖劉邦和了解“白登之圍”事件與為什麼選擇“和親”作為政治手段解決漢奴戰爭。

第一:漢高祖劉邦

劉邦(61歲卒)“陰險狡猾的劉邦,知人善用的領導”

嚇壞了?不存在的,縱觀劉邦一生,創皇帝業的途中跌宕起伏,艱難險阻,可謂歷經千辛萬苦,不應該也不存在被“白登之圍”嚇壞了!

第二:“白登之圍”事件

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繫。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于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白登之圍”事件之後,劉邦為了休養生息,採納劉敬的建議,要嫁長公主與匈奴和親,呂后不答應,日夜哭泣,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派劉敬作為使者陪同前往(劉邦盡斬先前進言匈奴可擊的十幾名使臣,並赦免劉敬,封為關內侯,食祿兩千戶,號為建信侯)。和親之後,冒頓單于屢次違背漢朝與匈奴所訂立盟約,對邊界進行侵擾劫掠活動。此外漢朝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自此,漢與匈奴約定結為兄弟,各自以長城為界,兩國的關係得到暫時的緩和。

首站告捷——輕敵冒進——被圍白登——遁出脫圍——公主和親——(後來漢武帝反擊匈奴)

第三:為什麼選擇“和親”作為政治手段解決漢奴戰爭

“君子報仇,十年未晚”(劉邦可不是君子,而是把小人的聰明發揮到了極致)

匈奴這麼欺負漢人能忍嗎?漢高祖劉邦連自己的一眾開國功臣都沒忍,肯定也忍不了匈奴的囂張氣焰啊。不過漢高祖劉邦還真的忍住了體內的洪荒之力(能伸能屈的真小人),並且匈奴在和親之後還繼續對邊界進行侵擾劫掠活動。漢高祖劉邦奉行了“愚公精神”,漢朝現在剛開國還不能跟你再幹硬仗,沒關係啊,先守住了這一畝三分地。反正此時劉邦也琢磨著自己的年紀也大了時日不多,先讓匈奴蹦躂蹦躂,總有蹦累的時候吧,到時候子孫後代自然會教你做人的。果不其然,在漢高祖劉邦的曾孫漢武帝劉徹的時候,打得匈奴抱頭鼠竄...所以,今天的漢人也應當瞭解一下漢武帝劉徹。

阿墨給看官大人簡單介紹一下漢高祖劉邦的曾孫: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69歲卒,是那個時代的長壽老人了),西漢第七位皇帝。主要介紹對外政策,漢武帝征戰四方,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闢西南夷。(漢武帝登基之初,漢朝建立已經有六十多年了,介紹這一點是為了讓看官大人能更好的聯繫前文)

舉幾個對漢武帝劉徹的歷史評價:

司馬遷: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脩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

李世民: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

朱熹:武帝天資高,志向大,足以有為。末年海內虛耗,去秦始皇無幾。輪臺之悔,亦是天資高,方能如此。

曾國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

孫中山:秦皇漢武、元世祖、拿破崙,或數百年,數十年而斬,亦可謂有志之士矣。拿破崙興法典,漢武帝紀贊,不言武功,又有千年之志者。

毛澤東: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好了,喜歡阿墨的看官大人可以點一個關注哦。(手動微笑)


緣分的阿墨


不是。

劉邦一生都在征戰,消滅英布後,傷病併發才死的,這樣的人會害怕打仗嗎?

而且白登之圍算不得失敗,簡單地說白登之圍,就是韓王信勾結匈奴造反,劉邦親征,因為輕敵孤軍深入被包圍七天七夜。

匈奴雖然包圍了漢帝親軍,但也只能包圍並不能消滅,這也證明漢軍戰鬥力一點都不弱,小股部隊都消滅不了,大部隊正在趕來,冒頓騎虎難下,這時漢使送來財物,這才見好就收。

冒頓是為了權力弒父送妻的人物,怎麼可能聽了幾句枕邊話放棄消滅漢朝的機會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匈奴打不贏。既然誰也奈何不了誰,收點好處順坡下驢是再好不過。

白登戰役順利了鎮壓了叛亂,擊退了外敵,怎麼看都不能算失敗。

高帝之所以採取和親政策,是基於國力和形勢所迫,當時漢朝找四匹上好成色的馬匹都難,沒有大量騎兵部隊是很難追擊殲滅遊牧民族的。而且國內尚有幾個異姓王和功臣存在,漢室人丁還不興旺,統治還不深入人心,很容易翻車,冒險不得。

簡單地說,秦末民變造成的國力衰退太嚴重,正因為衰退度大所以未來的成長度才高,沒有必要在自己虛弱的時候和別人硬拼,潛心修養爆裝備才是正理。

武帝之前雖然一直被動防禦,但打起仗其實並不吃虧,沒有你們想的那麼慫,收臂是為了出拳!


az2777


當然不是,這是一種手段,而且很有效,可謂是以退為進,順水推舟,甚至釜底抽薪,反戈一擊!匈奴是母系社會,雖然帶兵打仗等軍事權利在男性手上,但女性地位較高,尤其是皇后這類外戚角色,有很大的內政決定權,岳飛也鬥不過秦檜不是?當然這個例子不典型,南宋有特殊情況,這裡不討論。漢族公主嫁過去後,極大的影響了匈奴的政局與皇室構成,甚至為以後相當部分的匈奴族融入漢族起到了鋪墊作用。

至於白登之圍,其實是韓王信勾結匈奴造反,劉邦率32萬大軍討伐 漢軍進入太原郡後,連連取勝,特別是銅鞮(今山西省 沁縣一帶)一戰,大獲全勝,接著在晉陽打敗了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乘勝追至 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再次擊敗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匈奴再次在樓煩西北集結兵力,被漢騎兵部隊擊潰。由於漢軍節節勝利,產生了麻痺輕敵的思想,劉邦一馬當先帶小股精英部隊輕敵冒進,結果在白登城被圍了七天,但匈奴數輩兵力卻死都打不進來(當年的漢族軍人真猛),圍了那麼久沒攻下來,其實匈奴後面也沒有後招了,而且蕭何周勃的大軍已經趕到了,所以順水推舟大家暫時都算了。

劉邦戎馬一生,表面看敗多勝少,但勝的都是大勝,最終一戰的決定性勝利;劉邦一生磕的都是硬主,戰神項羽,兵王韓信,都是幾千年來史詩級的大Boss,他怕?他怕過誰?還是小芝麻亭長的時候就敢跟秦朝(史詩級政權)對著幹,私放數百鄉親(服徭役無期這些人本來要被送去殺頭),一起躲到蘆葦蕩裡造反,他怕過毛線?!心理素質過硬,群眾基礎牢靠,其軍事能力、政治能力和個人素養歷史上是絕對的一流的。

其實當時漢朝剛開國,經過秦末戰亂,人口銳減了百分之七十!正是漢族最貧弱的時候,約個架(其實是和親,給和平一個機會)以後再打才是最聰明的選擇,這就是漢族的智慧,一把梭哈,輸光去哪裡找媽?那樣漢族後來的幾千年可就變成印度低種姓了,想想都怕,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


公道話至尊


白登之圍後,劉邦知道以漢朝現在的實力在北方草原難以對抗這些遊牧民族,匈奴強大的騎兵對天下初定的漢朝來說,無異於噩夢。要知道劉邦在出行是坐的是牛車,即使後來有所改善,也無法湊齊同樣顏色的馬,長年的戰亂使天下民生凋敝,田地荒蕪。此時最該做的是休養生息,集聚實力,但遊牧民族居無定所,北方的氣候也不適應耕種,一些生活必需品必然要從漢人手中獲得,他們大肆劫掠,屠殺百姓司空見慣。漢朝與匈奴邊境線漫長,不可能處處設防,即使有所防備,沒有騎兵隊伍也望城莫及,鞭長莫及。

第二就是對異姓諸侯王擔憂,匈奴只是肘腋之患,異姓諸侯王才是對漢室江山是最大的威脅,通過與匈奴和親,穩定北方局勢,騰出手來解決內部隱患,劉邦最後時光都用在了平叛上,為此而丟掉了性命。

和親政策為漢朝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經文景之治,漢朝集聚了足夠的力量,到漢武帝時終於一雪前恥。


失去航線的孤舟


劉邦是混混出身,他怕過誰。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劉邦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他和親目的是為了內部瓦解匈奴,控制匈奴。匈奴首領是單于,但是單于怕老婆(閼氏),於是劉邦採取了和親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