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古代和亲为什么不让皇帝皇子娶大汗的女儿呢?

挪威没有香樟树


首先要区分一下“汉唐对外和亲”与“清代满蒙联姻”。

清代满洲统治者把蒙古部族作为政治合作伙伴,长期保持通婚。特别是在建国之初,这种拉拢力度更大。如皇太极先后娶了科尔沁的三个女子,哲哲还立为皇后,海兰珠与庄妃也是位列五宫之位。大清稳定之后,皇帝就没有再娶蒙古之女为嫡后了。妃子每朝都有。皇子、宗室王爷也有娶蒙古王公之女的,公主郡主嫁给蒙古贵族的也很多,并生儿育女,再承袭爵位。这就是所谓满蒙一家。



汉唐是中国古代的两个最强大的时期,但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一直都很复杂。汉对匈奴,唐对突厥及吐蕃等,除了军事较量,也会嫁姑娘。大多不是皇帝的亲女儿,宗室女孩,封个公主,风光的嫁出去。中原王朝讲究自我满足的“赐婚”,基本都是正室,一些还生了孩子。但也有很多不幸的,沦为政治牺牲品。


中原王朝讲究血脉传承,不会娶异族女子作为嫡妻,否则生下孩子的继承权也不好安排。从审美上,一些可能接受起来也有压力。

另外匈奴突厥等也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也包括女人,除了亲生儿子的。改嫁次数最多的是隋代义成公主,先后嫁了四个突厥首领……


几苇渡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和亲的帝王是汉高祖刘邦,为刘邦提出和亲之策的是娄敬,娄敬和亲之策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匈奴单于的血统。

谋划出和亲之策的汉朝君臣,肯定不想汉朝皇室的血统被匈奴改变,因而终汉一代,没有一个汉朝皇子娶匈奴单于之女。

据记载,韩王信被刘邦改封为代王后,便因匈奴越境而背靠了汉廷,投靠匈奴。

刘邦大怒,亲自率军三十余万,攻打匈奴,但刘邦派去搜集匈奴情报的工作者拿回来的情报都有错,都是被匈奴精心伪装过的错误情报,因而,刘邦认为匈奴不堪一击,刘邦亲率的骑兵轻敌冒进,被匈奴单于冒顿的骑兵团团围住。

孤军深入的刘邦对北方的天气估计不足,又没带足够的军粮,缺衣少食的部卒,十之八九都冻伤了手指,战斗力严重下降,更加不是匈奴骑兵的对手。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

虽然从整个战局上来看,汉军与匈奴这一仗算是打了个平手,但因为没能像蒙恬那样把匈奴给打服了,所以后患无穷。

这之后,匈奴的军队屡次跨过汉匈边境,进入汉政府管辖的领土,烧,杀,抢,掠,百姓不堪其扰,刘邦问计群臣。

娄敬进言说,匈奴的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娶小妈为妻,对于靠武力来立威的冒顿来说,不能搞仁义那一套了,但我们又没办法靠武力来打服他,只能从他的子孙后代上想办法了。

娄敬提议,刘邦的大女儿,大汉的第一位公主,已到婚配之年,不妨把长公主嫁到匈奴去,做冒顿的阏氏(胭脂),也就是妻子,长公主将来生了儿子,儿子成为匈奴的单于,刘邦就是匈奴单于的姥爷了,哪有外孙打姥爷的道理呢?

刘邦一琢磨,是这么回事,就决定派长公主到匈奴去和亲。吕后得知此事后,日夜涕泣,不想把长公主送到匈奴去,刘邦无法,就选了个刘家其他的女子,封为长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做妻子。

这便是汉朝和亲之策的始末。

可以说,娄敬提出的和亲之策,是有一个长远目标,有一个短期目标的。

长远目标就是我在回答开通讲的那个,通过世代的努力,改变匈奴单于的血统。

短期目标就是派皇室之女到匈奴去,以示汉匈和好,走上层关系,进而期望匈奴的中下层能因上层的关系而不在边疆搞事情。

如果要反过来,由汉皇室之子娶匈奴之女,恐怕操作流程就得变成,汉朝把皇室之子送到匈奴去,娶匈奴单于之女,在匈奴生活多少年后,方可回到汉朝,更直接一点说,便是类似于质子。

如果把太子送去做质子,汉政府的君臣肯定都不会干,如果把普通皇子送到匈奴去做质子,又没多大意义,所以和亲都是嫁公主而不是由皇子(太子)娶单于之女。

参考资料:《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史记·匈奴列传》


我是金戈,如果你觉得我这篇回答有那么一丝道理,请给我点个赞!如果你希望继续看到我的回答,请在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或在微信上搜索“jin_sg”关注我的公众号。


遥望燕园


这就是和亲与联姻的根本差别所在:

联姻,本质上是两国结秦晋之好,故而你来我往,彼此世代结为婚姻。

和亲,本质上却是在对方要求或情势逼迫下,被动输送公主或宗室女給对方,以求得边境和睦。

这两者存在根本性质的差异,由此决定了和亲的形式与内容要听命于对方的需求。

例如,清代维持了两百多年的满蒙联姻,皇帝、宗室不仅迎娶蒙古女子,同时也将公主、宗女嫁与蒙古王公。大清与蒙古形成稳定的联姻制度,甚至还有理藩院等衙门,协助办理落实满蒙联姻活动中的册封、婚礼、开府、拨胭脂地、省亲、朝觐、备指额驸、额驸驻京以及委任官职等环节。

这是建立在蒙古臣属于清朝的前提下,才持续的互相联姻的活动。清朝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其在边疆地区的统治。

与之相比,汉唐时期的和亲的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以汉朝为例,白登之围后面对匈奴的强势,汉室被迫将宗室公主嫁与匈奴单于,并且“输遗匈奴甚厚”,这些做法是为求“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南,冠带之室,朕亦制之”,形成以长城为隔离的稳定的边界。

汉朝皇帝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他们只能被迫听从匈奴单于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圣历元年(698)后突厥的默啜可汗要求唐朝和亲,自己可以将女儿嫁给唐朝,但是唐朝必须要付給突厥谷种十万斛、农具三千具、铁数万斤,同时归还丰、胜、灵、夏、朔、代六州的突厥降户以及单于都护府。

当时,朝廷内部反对和亲的张柬之就说道,“自古无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国王者”。尽管如此,武则天还是派人去突厥人那里商量联姻事宜。虽然最后和亲未成,不过从过程来看,同样揭示了其被动满足对方的本质。


HuiNanHistory


和亲汉唐时期最为盛行!

尽管在汉武帝刘彻之前,大汉朝与匈奴作战,是屡战屡败,甚至髙祖刘邦都差点被俘,冒顿单于更是羞辱性的向吕后求亲。

但是,在他们的心里,我大汉朝就是富庶的、文明的天朝大国,大汉朝更是认为他们是蛮荒部族。

所以,与之通婚,是把我们的公主下嫁,他们不但得到了公主,还得到丰厚的陪嫁,包括文化。

我们的公主下嫁单于,所以叫赐婚,他们就是在享受我们的赏赐。


反之,我们的王孙公子,天皇贵胄是不愿意娶他们落后,没有文化的部族的女子为妻。当然我们的公主也不愿远嫁蛮荒之地,但为了求边关的短暂安宁,她们只能成为牺牲品!


寻桂子


第一是指“和睦相亲”

应用于古代国家之中即意为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部落和睦相亲互不侵扰;

第二指的是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首领之间为了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上的联姻。

而大多数时间这种“和亲”都是中原王朝统治者为了保证周边少数民族不再犯边骚扰而进行的联姻。

下面详细阐释第二种“和亲”政策。

严格意义上的“和亲”政策应该始于汉高祖刘邦时期。西汉初年,汉王朝刚建立不久,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中原地区百废待兴,而与此同时北方匈奴逐渐崛起,不断南侵。高祖刘邦发大军征讨匈奴,结果白登被围,差点自身难保。在这种情况下,西汉初期的统治者们深知以此时的军事实力绝对无法与匈奴长期相持。于是就有人提出和亲的想法,将中原女子嫁至周边部落以表示友善之意,并以此促进双方各方面的互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而这位女性必然不能是寻常百姓家女子,身份当然越高越好。同时还说,把汉朝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和公主生的孩子会理所当然成为继承人,之后双方定然会亲如一家。于是刘邦选宫女立为公主,送至匈奴,“和亲”政策应运而生。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在中原王朝处于下风时迫不得已采取的一种达到和平的手段。

换成两个人打架,打输的那个怎么可能再向打赢的人讨要好处呢,还不得赶紧送点东西巴结巴结……一个道理。

《醒世恒言·

独狐生归途闹梦》中有一句道破和亲实质:“我朝自与你邦和亲之后,出嫁公主,做你国质婆。”

什么是“质婆”?简而言之,即做人质的女性也。女性地位地下,和亲的公主远离家园,说白了不过是去做人质而已。

当然还有一种和亲是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相抗中占据上风的时候。

一般而言中原王朝拥有着先进的生产力,而周边民族多过着较为落后的生活,当中原王朝兴盛之时,出于本部族发展的需要,周边少数民族部落有时会“乞和”,比如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于松赞干布,留下千古佳话。

另外“和亲”也是一种奖励。

比如唐时有五位公主远嫁回鹘,究其原因即为回鹘在唐王朝与周边部族或平定内部叛乱的过程中全力支持中央政府,为保证唐王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时的和亲更像是一种“施舍”,中央王朝抱有臣服四方之志,以“和亲”的方式稳定、羁縻周边部族,以这种方法彰显影响力。当然不会以此为耻。作为先进代表的中央王朝当然自降身份迎娶周边部族的女子。

至于对于和亲公主本人,大多数时候,和亲有时候更像是一场悲剧。

相传汉武帝时和亲乌孙昆莫王猎骄靡的细君公主曾流传有诗篇:“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远离亲人,远走他乡,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那种孤苦与寂寞,悲惨与凄凉,根本不是一个普通弱女子能够承受的痛苦。


令和史官


文|小河对岸

提起和亲,很多人都会想到乃华夏王朝历史上之屈辱事。其意味着不但要送出公主(多为宗女)以远嫁,还要陪送大量财物。此不仅有损国家的颜面,而对和亲本人更是莫大的折磨,除了语言、饮食等诸多风俗都不同之外,婚俗也难忍受,时而嫁完父亲嫁儿子,嫁完哥哥嫁弟弟,还有连嫁祖孙三代的。

汉细君公主为表远嫁之艰辛以及思乡之情,而作《悲愁歌》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但是,以女子与财物能换得暂时安定,却难以获得长久苟安。故而,和亲政策也越来越为人诟病,中唐诗人戎昱便作诗道: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至唐朝以后,理学开始兴盛,而将和亲与伦理道德相对立起来,“和亲辱国”已成为华夏人的共识。故而,两宋虽弱,而在与外族的交涉过程中,虽屡屡处於下风,也是情愿多赔点钱财,也绝不准许和亲之事。到了明朝更甚,不但和亲是耻辱,赔银子也同样是耻辱,议和都不可能正常讨论。

而在历史上,其实也有和亲不送女子的屈辱之事,此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东魏。东魏为高氏家族掌权,而在东魏的北方有一强大的游牧部落,叫蠕蠕(即:柔然)。其时柔然强盛,东魏的死敌西魏便欲勾结柔然共伐东魏。

东魏的执政高欢,便令杜弼出使柔然,而为世子高澄(兰陵王之父)求婚。而柔然可汗阿那瓌,倒也干脆直接,而说道:高王(高欢)自娶则可。高欢有些犹豫,而高欢的妻子娄昭君及世子高澄都劝高欢同意。于是,高欢娶了柔然可汗阿那瓌之女郁久闾氏为妻(史称“蠕蠕公主”)。娄昭君为蠕蠕公主,让出了正妻之位。高欢与娄昭君的感情深厚,而与蠕蠕公主并不怎么欢爱。

蠕蠕公主嫁给高欢不到两年,高欢便去世了。而按柔然的习俗,高欢的世子高澄就得娶蠕蠕公主为妻。于是,高澄就娶了蠕蠕公主为妻,两人很快就有了一个女儿。而生下女儿的同年,蠕蠕公主便因病去世了。

参考史籍:《北齐书》等等


有知社


皇帝不爱开洋荤?

历史上的和亲,特别是汉朝,都有说不出的苦衷。通常是因为堂堂华夏干不过那些野蛮的匈奴人,只好送钱送物送美女。这种情况下,你还想要人家的女人?就是人家给你也不敢开这个洋荤啊?为啥?

第一,不安全嘛。两国交战,相互仇恨,你怕不怕人家给你送个美女刺客过来。嘿嘿嘿之际,搞死皇帝老儿也不是没有可能的。那匈奴人不怕吗?匈奴人可能没那么多心眼,而且,匈奴强势,你搞死人家可汗,匈奴更要欺负你了。

第二,不好安排。真娶个匈奴女子,你怎么弄?汉女嫁过去,一般都是正室,匈奴女人过来,你封个皇后?皇后可要母仪天下的。你弄个胡儿来,岂不遗笑天下;如果冷落了人家,给大汗知道了,又有接口出兵了,岂不是自找苦吃!

第三,血统问题。中国人历来很看重血统,乔峰那么牛叉,就因为是契丹的种,也只能从丐帮帮主的位子上下台。所以,为了保证龙种的纯洁性,也不能乱来。况且,汉代有外戚专权的毛病,皇帝姥姥家要是匈奴人,那还不闹翻了天!

当然,凡是都有例外,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皇帝开了洋荤的。

比如,风流皇帝李隆基娶了个中亚女子,名叫曹野那姬,娘家大致在今天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一带;明朝的皇帝身边就有很多高丽女子和波斯舞女,异域风情,别有风味。明成祖朱棣“虬须高颧”,有“胡种”模样,应该是混血儿,据说,他妈是蒙古人。

到了清朝,娶外族女人就更普遍了,清朝皇帝爱娶蒙古妃子,满蒙一家亲嘛。清朝皇帝虽然闭关锁国,但是对于外族美女,他们没有成见,比如乾隆皇帝和乌兹别克美女香妃的传奇。

最牛的,当属晋简文帝司马昱,这哥们相当的开放,娶过皮肤黑黑的印度女子,被称为昆仑奴。

需要说明的是,清朝皇帝是为了拉拢蒙古人,巩固统治;其他的,都是皇帝自己的“性趣”。他们与汉朝被逼无奈的“和亲”,情况完全不同。


饮水君


其实这个说法,就是一叶障目了。说起来和亲可能想起来的就是昭君出塞,这种汉代的和亲送姑娘出去,以至于唐朝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

事实上,在嫁女儿出去的北朝,比如北周,送出了千金公主,也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赵王的女儿,嫁给了突厥可汗,等到隋朝,又被封为大义公主,还是嫁给可汗,可谓多代公主,多任老公。

同时,北周武帝宇文邕也娶了突厥木杆可汗的三女儿,阿史那氏作为自己的皇后。

再往后,那就不叫和亲了,或许叫联姻?

比如皇太极娶科尔沁台吉的妹妹和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和她的姑姑哲哲,这算不算和亲呢?应该也算吧?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所谓的和亲其实就是认怂的表现,中原王朝送宗室女出去,本身就是一种示弱的表现,毕竟早期的草原帝国关心的就是子女金帛,给了,自然就算做是承认自己力不如人。

但是,这还可以解释为是“羁縻”或者说是“稳住”对方,如果是接受对方的贵女做皇后,那实质上已经是默认对方对自己的继承人进行干预了,毕竟皇后的嫡子是有优先继承权的,这个关系更加的卑微。

北周与突厥的关系也确实如此,几乎是半称臣的状态,另外一个朝代就是元朝,元朝皇帝的公主远嫁高丽,担任高丽王的王后,地位还在王之上,而高丽国也不能算是藩属了,甚至就是元朝的一部分,高丽王还担任元朝的万户。

就此而言,也可以看出娶人家的闺女的坏处,就是你的儿子,也是人家的儿子,自然不能保证你儿子的外公会不会带着几十万骑兵来和你讲道理啊?!


刘三解


谢谢挪威没有香樟树的邀请,简单看了一下其他人的答案,有些人拿北朝和清做例子,这个其实是没有代表性的。因为北朝和清,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政权,譬如清朝,他与蒙古的联姻关系,在入关之前就已经存在。至于北朝,北齐高欢本身就是鲜卑化的汉人,还有个名字叫贺六浑;北周更是纯正的鲜卑宇文部的后人,所以他们与柔然联姻,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大问题。

我看这个问题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要问草原民族和中原汉人王朝的联姻。

中国历史上正统王朝天子迎娶异族女子做王后,第一例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周襄王,这位天子跟强臣郑国闹别扭,自己没能力讨伐,就找狄人帮忙。自然狄人也不会平白无故来帮忙,所以周襄王就娶了狄人的公主做王后(请注意,不是妃子,是正牌王后)。

按理说这是一件周狄结盟的好事,在周襄王想来,从此周朝就能得到狄人的大力支持。然而没想到的是,周朝的后宫并不严谨,这位狄人王后到了洛阳,居然七歪八拐就和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发生了奸情,结果引发一场周王室的内乱。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原天子娶少数民族女子做王后的例子,结果是很惨痛的,周王室经此一乱,更加不堪。而后世的中原天子,也以此为例,告诫自己千万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你看秦汉史,汉朝在早期弱势的情形之下,曾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而在后期强势的情形之下,也把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为的是收拢其心。但是,中原天子绝不再迎娶少数民族女子做王后,无论是强是弱,都不再娶。你看后来的宋朝,先被契丹打,后来又被女真蒙古打,可赵家有没有说愿意迎娶契丹、女真或是成吉思汗的女儿来做皇后呢?没有,这个真没有。再往后翻,明朝的皇帝,有没有在土木堡之变的情形之下,提出愿意迎娶瓦剌首领也先的女儿做皇后?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步步紧逼的情形之下,有没有提出愿意迎娶满洲的格格来做皇后?回答是统统都没有。

为什么没有,一是因为担心异族皇后文化不同,搞不好就会出东周狄人王后一样的丑闻;二是担心强势的异族会以此为名,干涉汉人王朝的内政;三是最重要的,以汉人的伦理道德而论,担心血统会被改变。这种考虑,显然和欧洲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欧陆英、德、俄、奥四大皇室,直到二十世纪初还是有互相联姻的关系。英国女王嫁给了德国男人,德国皇帝娶了英国公主,奥匈皇帝娶了德国公主,俄国沙皇的皇后也多数来自德国,这种联姻相对东方而言,就比较靠谱,因为文化发展差异并不太大。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在实际过程中,这样的事也不能说没有。我们来看两三个例子。

一是东魏时期(534--550),当然实际掌权的是高欢。东魏的中心在邺城(今河南安阳)与晋阳(今太原),当时与南朝、西魏对峙。如果可以与柔然联合,不仅可以稳定北方边陲,还可以威胁西魏。反过来,万一西魏与柔然达成联盟,那对东魏就不利了。

所以高欢就派人去找柔然的可汗,希望自己的世子高澄可以娶可汗的女儿。然而,可汗觉得,这世子靠不住的,万一被废了呢?于是就说,你高澄自己娶才可以。虽然那个时候高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柔然人也不在乎,因为草原上有收继婚的习俗,高欢死了以后,哪个儿子继承他了,也就一起继承这位柔然公主了。高欢犹豫了一阵子,在大臣的劝说下才同意。后来,高欢死了以后,高澄也确实按照柔然的习俗,继娶了柔然公主,还生了一个女儿。

虽然,高欢还是高澄都还没有称帝,但也都曾是东魏实际的主政者,在当时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人物。他们本身受鲜卑文化影响很深,娶大汗的女儿当然是很重要的外交策略。所以,在北周这一侧,同样力图通过联姻草原,上兵伐谋。宇文邕(543-578)后来娶了突厥阿史那皇后,也是同样的情况。

到了唐前期,还有一个切实的例子。698年前后,这时武则天已经僭号称帝了。后突厥默啜可汗寻求和亲,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唐朝的皇子,并提出了一揽子要求。武则天觉得和亲这事可以,但要嫁给武氏子弟。她还专门物色了一个合适的对象:她侄子武承嗣有一个儿子叫武延秀,正好十四岁的年纪,长得很好,也会胡人的语言舞蹈。然而,这次和谈并没有成功,后来突厥起兵犯塞的时候,可能还找了一个借口——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邪!此岂天子之子乎!当然,也可能是后来的史家要体现出武则天称帝实为发指,突厥人都看不下去了。

这次联姻虽然没有成功,但总体上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有趣的是,在讨论与突厥和亲的过程中,名臣张柬之就上奏说:

「自古無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國王者。」

换句话说,在华夏中国,王是不娶夷狄之女的。大体上,夫妇之间,就是人伦之开始,也是汪华之基础。娶进来夷狄之女,则有以夷变夏的危险。只不过,张柬之的意见根本没有被采纳。史书说,“颇忤其旨”。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

有人可能会说,东魏李唐受到胡人、鲜卑很大的影响,所以才会娶可汗的女儿。这种事情对于自古华夏天子诸王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尽管,这种说法可能可以找到一些依据(如上面张柬之说的话),但这可能只是一个方面。联姻毕竟是两个人走到一起,东魏李唐与草原往来频繁,熟悉中原、草原两种文化的人也就比较多,娶一位草原的公主回来,生活上鸿沟自然小一些,这样的事也容易成。至于汉唐天子嫁女,在准备陪嫁的过程中,也是教化远方的一种文化手段。唐人大概也不会希望许多突厥人,携带着牛马帐篷陪嫁长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