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復工復產第一現場|員工是否戴口罩、車間活動軌跡可“雲觀察”!製造業“老將”緊抓國內外急單

一邊是疫情防控毫不鬆懈,一邊是復工復產迫在眉睫,如何平衡兩者是眼下許多企業面臨的難題,三一重機上海臨港產業園也毫不例外。這座全球最大的流水線挖掘機生產製造基地已高速運轉近四周,其全面復工復產的背後,蘊含著怎樣的精準復工邏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又將如何提速增產,化壓力為動力、轉危為安?近日,記者走入“聰明工廠”實地探訪,直擊復工復產第一線。

復工復產第一現場|員工是否戴口罩、車間活動軌跡可“雲觀察”!製造業“老將”緊抓國內外急單

圖說:三一重機上海臨港產業園工人復工後幹勁十足

復產“蹄疾步穩”

組裝、備料車間走一圈,工人們幹勁十足、力爭“滿血復活”是第一印象。生產線上,操作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辦公室裡,鍵盤與鼠標的擊鍵聲輪番響起。

三一重機上海臨港產業園佔地1500畝,主要生產中型挖掘機、裝載機,生產工藝和自動化程度在全球位居前列,去年銷售額達到116億元,創歷史新高。2019年國內挖掘機出口冠軍SY215就在這裡生產。“我們本想一鼓作氣,但疫情的襲來打破了計劃。”三一重機中挖公司行政經理魯雲帥告訴記者,為了春節保供,原定員工1月28日提前返崗。但疫情發生後,復工時間就推遲到2月12日。

“年前簽下的訂單等著交付,確實很著急,但之所以沒有提前開工,是因為大部分員工都是非滬籍,提前返崗較為困難;而且上下游企業復工延遲,供應鏈沒有完全恢復;另外市場比較低迷,需求量有所延遲。所以這是利弊權衡後決定的結果。”據魯雲帥介紹,自復工以來,公司應急防疫小組每天全員排查和零申報,園區內防控工作毫不鬆懈,生產條件恢復正常。截至目前,近1400名員工陸續返崗,復工率超過90%。

啟用智慧防疫

工人未戴口罩,被車間裡的“電子眼”自動抓拍;“疫情防控”APP上顯示活動軌跡,信息實時追蹤;線上“三朵雲”高效運轉,保障生產防疫兩不誤;自動化流水線開足馬力生產,機械源源不斷拉出廠區、發往海內外……

作為製造業老將,三一重機本就注重安全生產,這次疫情防控更是倒逼企業將現場管理的精細化做到了極致。“疫情也是一次大考,特殊時期,我們提升了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魯雲帥表示,雖然機器不能線上生產,但大量的管理和研發工作可以放到線上來做。“我們建立了線上辦公的體系,包括上班打卡、視頻會議和信息登記,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林偉是三一重機上海臨港產業園的防疫小組成員,1月19日他從湖北黃岡老家探親結束後返滬,便開始了漫長的居家隔離生活。“雖然哪兒也去不了,但足不出戶的日子裡也沒閒著。要發放防疫手冊,每日排查報備人員信息,還得聯繫各部門緊急籌措防疫物資,基本在家手機不離手。”

同樣忙碌的還有組裝車間主任楊坤平。儘管登錄線上系統檢查安全生產本就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復工後新增的各項防疫舉措讓線下的工作量也翻了一倍不止。“好在有‘三現系統’(現場、現時、現物)幫忙,各生產工序上都安裝了攝像頭,可以24小時全區域覆蓋,但凡有員工未戴口罩,或間距小於1米、聚集時間超過30秒就會發送預警,並記錄在考核表中。”

未來充滿信心

“越是在關鍵時刻,越要保持冷靜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斷。不可否認的是,疫情推遲了工程機械行業傳統旺季的到來,但卻從未消除。我們有信心把落下的進度搶回來,再創新一年的業績高峰。”三一重機中挖公司總經理胡奇自信的底氣從何而來?數據就是最好的支撐。“今年2月,我們的海外訂單量同比增長約50%,開工後已交付400多臺。”

雖然目前挑戰依然存在,但辦法總比困難多。“重點地區的個別供應商短期內無法復工,我們已調整預案,更替為長三角供應圈。同時優化了工藝,把鑄造改為鍛造,提高生產效率。”胡奇表示,針對日韓等國家的疫情發展趨勢,復工首日公司就做出疫情全球蔓延的預判,新增10億元進口零部件庫存量,保障未來生產不受影響。

“春天已經來了,勝利還會遠嗎?”胡奇認為,難關只是暫時的,當下國內市場需求弱,對一季度業績產生了較為明顯的影響,但長遠來看,總體需求量只增不減。待疫情過後,建設市場可能再次面臨“用車荒”,交通和農村補短板、新能源和新基建領域的持續發展,仍將為工程機械行業提供可觀、持續的發展機遇。“我們對未來很有信心,已把今年的銷售額目標調整為140億元。目前,正在積極搶抓國際訂單和國內急單。大家戴著口罩加油幹吧!”

新民晚報駐臨港記者 楊歡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