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从山东滕州出土石碑上的“一半歌”谈古代中国思想

从山东滕州出土石碑上的“一半歌”谈古代中国思想
从山东滕州出土石碑上的“一半歌”谈古代中国思想
从山东滕州出土石碑上的“一半歌”谈古代中国思想
从山东滕州出土石碑上的“一半歌”谈古代中国思想
从山东滕州出土石碑上的“一半歌”谈古代中国思想
从山东滕州出土石碑上的“一半歌”谈古代中国思想

古老滕州的新面貌

​ 在西汉王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的历代王朝推崇,孔夫子的儒家学说,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仁”字,所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他们推行的这一套思想是为了国家社会进步和正常有序经济发展服务的。儒家思想又借鉴了其他学派的先进的思想,例如中庸之道,这种思想贯穿了中国古文化古文明几千年,其实中国最古代的思想比如说老子等人的思想也是提倡这种思想的,它指的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本性、自性,是明心见性后见到的那个性,是我们大家都具备的那种本源性的、自自然然的、与天道相通的那个东西,而不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篡改的那个“天受君命”的那个天命。

中国的哲学对于人类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思想”告诉人们的“仁、义、礼、智、信”,等装满人类文明宝库的传统文化,造就和滋润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们。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循规蹈矩耳提面命日积月累生生不息的就这样学习传承下来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本分分的居家过日子,就是靠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的思想理念生存和发展的。几千年的文化文明是从不曾间断,从没有像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那样,整个国家的土地都是从距离他们千山万水,从印第安人那里掠夺来的那样,中国人就是几千年来在自己的国土上居家过日子,所以也就有了今天中国人的厚积薄发、才有了文明文化的历史从不曾间断,才有了在当今世界上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科学进步都被世人所惊叹瞩目的这一刻。

中国哲学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和谐发展。他和西方强盗极端利己主义的哲学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中国的中庸思想思想告诉人们的是不偏不倚和过犹不及。凡是事情都要有一个度都要适可而止,而不能够走极端的道路。你走路也要我走路,否则我长的这两条腿有什么用处?你要活得好,我也要活下去,要不我怎么办?当然中国人能够总结和几千年来运用这种思想是交过学费的。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农民起义王朝更迭,则都是出现了“官逼民反”,情况下所造成的。你逼的我过不下去了,“我是个王八也要扒扒沙”,凡事适可而止有个度,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理。过去的中国历史是这样,目前中美“贸易争端”,中国目前和世界上极端”霸道”国家相抗争的也是这样一个事情。

在过去的时间里,山东滕州曾经出土过一块石碑,石碑上记述了一段《一半歌》。歌词作者是清朝的学者李密庵。里面能够写出这个歌词,又被山东滕州人用石刻形式把它记述保存下来,就说明了被有的人所喜欢和他存在着的一定价值。今天编者把它编载下来,让天下人包括和我们正在“谈判”的美国朋友,是否能够从中国人的老祖宗古老说教当中体会出点什么?!

《一半歌》

看过浮生过半,

半只爱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悠闲

半里乾坤宽展

半城半乡村舍

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躔(古人自己所住的房屋为躔。音:chan)

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半实庭轩

裘裳半素半轻鲜

肴馔(饭菜)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

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

姓名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

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

半想阎王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

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

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

会占便宜只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