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鸢飞九天2018


赵匡胤死的时候已经49岁,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成年,按照中国古代的帝王传统,立儿子为太子,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何他没有这样做呢?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死后,不是他的儿子继承了皇位,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是也从侧面印证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呢?



想要搞明白这件事,不能按照现在人的思维去揣度,而应该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具体情况来分析。 纵横总结出两方面原因来解答,大家可以慢慢品。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合伙创业模式,让赵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赵匡胤是历史上典型的权谋大师,在他设计的宋代政治体制下,几乎从根本上消除了权臣,武将,地方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有人却说赵匡胤百密一疏,没有消除宗室子弟对皇权的威胁,最后导致自己的皇位被弟弟夺了去。

其实,我倒是认为,不是赵匡胤没有想过“削蕃”,而是赵光义实在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样赵匡胤也投鼠忌器,不敢把削掉赵光义的权力,甚至不敢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大家看有关赵匡胤的事件时就会发现,赵匡胤能够发动陈桥兵变登上皇位,背后操控和执行的人都是赵光义,可以夸张点说,没有赵光义的支持,赵匡胤不一定有胆量篡位。

赵匡胤登基之初,北宋政权并非十分稳定,也是一片混乱的局面,这个时候带兵出征的人,还是赵光义。

简单来说,赵匡胤的这个弟弟太牛了,而且也十分优秀,正因为如此,可能也导致赵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兄终弟及传位方式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流行,赵光义本身也是皇位继承人

由于很多人怀疑赵光义皇位来源的合法性,以至后来赵光义不得不拿出“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太后临死前,让赵匡胤答应她在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口说无凭,还让赵普“于榻前为约誓书,……藏之金匮”,所以就被称之为“金匮之盟”。



很多人会说,哪有这么不靠谱的妈,因为宠爱自己另外一个儿子,就敢指定皇位继承人,而且还留下证据,肯定有假。

“金匮之盟”真假难辨,但是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在五代十国以来极为流行。

因为乱世,所以容易出现非常规的事情,比如五代十国的假子制度就很流行,这些养子不但被委以重任,甚至还拥有继承权。

五代只有几十年,但是假子出身的皇帝就多达三个。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葩局面,就是因为局面太混乱,搞不好自己就被人整死了,自己的儿子太小继承不了皇位,就得依靠自己扶持起来的养子来撑局面。

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但是五代十国太混乱,几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后周世宗柴荣就是郭威的养子,郭威死后,柴荣继承大权,柴荣死后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由于年幼,这才被赵匡胤取代。



赵匡胤当时儿子也不过二十多岁,北宋又处于内忧外患之下,在赵匡胤死后,如果没有一个强力的领导人物支撑的话,宋代未必不是五代的尾子。

连养子都能够继承自己的权力,自己的弟弟会没有机会?

如果赵匡胤再活得久一点,或许赵德昭与赵光义的皇位争夺会更激烈,但是当时来说,是没有任何与赵光义争夺的资本。

纵横还是那句话,分析历史事件,不能凭借现代人的思维去揣摩,而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


史论纵横


这主要是因为五代十国的时候,皇帝所立的太子往往很难够得到善终,往往是城头变换大王旗,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赵匡胤所想的主要是把那些骄兵悍将给镇住,并没有过于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要知道赵匡胤本人就是从周世宗的幼子手中夺来的皇位,所以他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皇位的稳固问题。因此在他的儿子还年纪还小的情况下,他主要培养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继承人。毕竟在五代十国的时候意外是经常发生的,就如周世宗柴荣本人,在30多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当时赵匡胤也很难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出意外。



只不过经历了10多年,赵匡胤当时已经基本上统一天下,而且皇位越来越巩固,这个时候赵匡胤才开始考虑到欺骗人的问题,而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年纪渐长,到时候继承皇位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了。只不过因为之前赵匡胤一直重点培养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以至于赵光义坐大,有点尾大不掉的趋势。



面对这种情况赵匡胤也不急,因为他当时只有50岁,时间还长着,他想慢慢把赵光义的权势给消除掉。毕竟他和赵光义是亲兄弟,他还不想杀他,所以只想采取温和的手段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不过赵光义看到了危险之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搞出来一个诡异的政变,导致正在壮年的赵匡胤莫名其妙的去世,随即登上了皇位,并且很快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给害死。所以说赵匡胤并不是没想到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只不过时间还没来得及,就被弟弟给害死了。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长子赵德秀早逝,二儿子赵德昭顺理成章应该是最有机会成为太子的人,而宋太祖迟迟未立太子,许多人都疑惑宋太祖的这一举动。

传闻宋太祖的一生都带有神秘色彩。

史料记载,赵匡胤有一天喝醉了酒之后,有人把黄袍披在他身上,他便成为了皇帝。执政16年,原本没有疾病,身体健朗的宋太祖,甚至在暴毙的前一天晚上还和弟弟赵光义吃了一顿晚饭,第二天便一睡不起,像是自然死亡,没有打斗争执的痕迹。有人说赵匡胤黄袍加身是自导自演,有人说赵匡胤的死因蹊跷,怀疑是他的弟弟赵光义下毒致死的,而详细情况我们无从了解。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皇位,成为宋太宗,为什么成为皇帝的不是赵德昭呢?


之所以不立赵德昭为太子,《宋史》中解释为“金匮之盟”,即宋太祖赵匡胤与母亲杜太后的约定。他们约定在赵匡胤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百年后再传给弟弟赵延美,再由赵延美传回赵匡胤的儿子,皇位由此种方式轮回赵匡胤的后代。《宋史-杜太后传》中记载着立约是为防止“主少国疑”,因为宋家的天下是从后周柴家孤儿寡母手中夺来的,在杜太后看来,如立长者为君,是社稷之福。

而后,宋太宗赵光义上位后,赵匡胤原本还活着的两个儿子相继离奇去世,宋太宗之后的历史记载中,也再没有“主少国疑”的说法了。


狂热历史


宋太祖在“斧声烛影”之夜暴死,由于他没有立太子,弟弟赵光义先下手为强,登上皇帝宝座。这样,大宋王朝的政权落到弟弟之手,而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与赵德芳,便与皇帝宝座交之交臂了。那么,为什么宋太祖没未雨绸缪,提前选立接班人呢?

第一,宋太祖赵匡胤当时正值壮年,身强体壮,不急着立太子

首先,当时赵匡胤的身体还棒棒的,谁也不会想到他会突然暴毙。

赵匡胤崛起于行伍之间,他不仅身体条件特棒,还是一个武艺惊人的武林高手。后世流传的“太祖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不要说暴死,他连小病都很少得。直到五十岁时,他仍然身强体壮。对宋太祖来说,立太子一事并不是那么急迫的事,就算哪天病倒了,死神要夺走他的生命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完全有充足的时间来布置接班人的事。

然而,历史总出人意料。一向无病无灾的宋太祖,竟然一夜暴死,因而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之谜。由于他未提前立太子,便给了弟弟篡位的机会。

第二,宋太祖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是担心五代旧事的重演

宋太祖是从乱世中过来的人。唐朝解体后,中国历史进入混乱不堪的五代十国阶段。五代的历史,就是一连串的政变史。什么仁义道德法律人权,在这个时候统统失去价值了,剩下来的只是原始的本能,只有征服与被征服,杀人与被杀。甚至连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在权力面前也不值一提。

比如说五代的第一个政权后梁,朱温篡唐后建立后梁政权,五年后,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所杀,弑君者还没坐暖皇帝宝座,便被弟弟朱友贞干掉了。父子靠得住吗?兄弟靠得住吗?五十年的时间,光是中原政权就换了十四个皇帝,其中有一半是以发动政变、兵变的形式夺权。皇帝被打倒、被推翻、被赶下台,甚至被杀,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这是防着自己的结义兄弟、亲信,其实宋太祖不仅提防武将,连自己的兄弟、儿子也一并提防。因而他迟迟不立太子,就是担心太子党坐大,从而威胁到自己。

第三,宋太祖之死,或与不立太子有关

我们从现存的史料分析,宋太祖之死,很可能与弟弟赵光义有关。因为他死的那一晚,只有弟弟赵义光在场,而且两人还一起喝酒。从‘斧声烛影’的记录看,喝酒过程中似乎宋太祖对弟弟表达强烈的不满。在赵光义离开后,宋太祖当夜暴死。这就成了一桩历史谜案。

接下来的故事同样离奇。

宋太祖死后,皇后紧急让大太监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登基,但王继恩没去找赵德芳,而是跑去找赵光义。更离奇的是,王继恩到赵光义家时,还遇到一个人在门口溜达,这人是赵的亲信程德玄,史书特地记下他“善医术”。大半夜的不睡觉在马路上溜达,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我们把宋太祖之死与赵光义下毒联系起来,一切就合理了。赵光义从亲信、善医术的程德玄那儿弄来毒药,与哥哥喝酒时下了毒。宋太祖在弟弟离开后,中毒暴死,大太监王继恩早就被赵光义收买了,因而直奔赵光义的晋王府。程德玄在开了毒药方后,内心忐忑不安,大半夜在晋王府门前溜达,想打听消息。

如果上面的分析成立,那么宋太祖之死,就是政治阴谋。而政治阴谋之所以能得以实施,就是因为宋太祖未立太子,这才给了赵光义予可乘之机。


君山话史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在位16年,始终没有把长子赵德昭立为太子,这其中的难言之隐,恐怕也就只有赵匡胤能够真切感受。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赵匡胤发出了一个讯号,就是内定接班人为赵光义,为什么有儿子,并且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儿子,赵匡胤还要选着传位赵光义呢?

其实,赵匡胤很早就想传位给赵光义,有迹象表明他有这样的想法!要知道,在赵匡胤时代,是没有设立太子的,所谓太子就是储君,不设立太子,难道赵匡胤不想要储君嘛?当然不是。其实宋朝的储君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亲王尹京”,这是一种沿袭五代时期的制度。“亲王尹京”就是指亲王担任首都行政长官,同时就具有储君身份。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就册封了“亲王尹京”,此人就是赵光义。

“亲王尹京”虽然没有太子之名,但已经具备继承继承皇位的资格与条件。而可怜的嫡长子赵德昭,虽然乐善好施且礼贤下士,但在朝中仍旧做着使相的职务。论能力,赵德昭是有的,论血缘,赵德昭合情合理,那为什么赵匡胤不直接让赵德昭出任太子,而是让弟弟出任“亲王尹京”呢?

其实,赵匡胤有他的难处,也有他的打算!

众所周知,宋朝主体为后周。当年的赵匡胤还是一个将军,突然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回来就继承了后周的产业。建国初期平定四方,赵匡胤回头就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因为他怕手下人来个故技重施。赵匡胤如此做,保证了自己的皇位,但却只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子孙后代只能听天由命!

赵光义作为赵匡胤的好弟弟,一直是宋太祖的好帮手。从陈桥兵变开始,紧随赵匡胤前后。赵光义个人能力突出,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为人礼贤下士,赵匡胤一直把他当做二把手来培养。当时的赵德昭只是一个孩子,赵匡胤也是全心全意致力于基业创建之上,兄弟来年各个上下齐心,终有大宋天下。

定鼎天下之后,赵光义的职务确定了赵匡胤对他的希望,他就是内定的接班人。从这一点来看,赵匡胤的确是为了大宋江山殚精竭虑。如此一来,依靠赵光义的实力与威信,完全可以让宋朝延续。 赵匡胤难道就没有私心嘛?当然有,但他又能怎么做呢?杯酒释兵权自断臂膀,立赵光义为“亲王尹京”确立其地位,如果在后期贸然立赵德昭为太子,结果只会是叔侄之争,没有他路,到那时候,这场斗争,赵光义必然获胜,赵德昭必然失败,与其内斗削弱宋朝实力,不如索性传位赵光义,岂不是大宋长治久安之良策?

只可惜,赵光义还是弄死了赵匡胤的两儿子,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保住皇位。但从长远来看,赵匡胤的确成功了,因为宋朝得延续,内斗得以平息!


秦风汉韵论古今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他的成功离不开弟弟赵光义的相助,赵光义的才干与胆魄赵匡胤心知肚明,立皇储一事他一直就压了下来。

杯酒释兵权,抑武重文,中央高度集权,稳定是大局。

众所周知,赵匡胤开创大宋之后,吸取前朝经验教训,开始策划削减手下众将的兵权,他没有采取武力和流血来解决问题,而是采取宽厚仁爱的手段来剥夺众将兵权,开了一个皆大欢喜的"杯酒释兵权"party,这是第一步,稍稍有脑子的人都会选择富贵而引退,如果有人不识相,那么下场可能就会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重演,赵匡胤的这个party以成功圆满结束,这也反映出赵是一个宅厚之人,从他善待前主皇室的态度也可看出,后周皇室的柴姓后人们都被国家养起来,并赐予免死丹书。先稳定,再立储。



金匮之盟约定赵匡胤之后皇帝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这是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主幼丞重,终会起祸乱。

赵匡胤登基时其子赵德昭才十岁左右,这和后周皇帝灭亡时的年龄太过相似,不得不引起赵匡胤的警觉,传说赵匡胤登基后,其母召集兄弟开会,立下一个"金匮之盟",意思是赵匡胤死后,必须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并由大臣赵普执笔见证,藏于金匮之中,这件事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并怀疑它的真实性,但是从后来出现的情况来看,应该属实,因为赵匡胤死时,其子赵德昭以25岁左右了,宣布他为太子是情理之中,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赵德昭被立为太子的迹象,说明这个皇位早有人员安排,再则赵光义是京兆尹,这个京城最大的官通常都由成年的太子担任,但是赵德昭不在其位,这更锤实赵光义的合法继承权,而兄即位于弟,在五代时代是很正常的,还有一点是赵光义与顾命宰相赵普不合,赵普就是被赵光义给踢出京城的,而赵匡胤死后,金匮之盟的丹书就是赵普找出并宣读的,如果是假的,赵光义不可能找赵普来宣读。


吸取前朝教训,避免君幼丞重起祸乱,更是不立赵德昭为太子的根本原因。

赵匡胤能够称帝夺位,就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幼无为,所以他做了皇帝后,在立储君的问题上不得不慎重,弟弟赵光义的魄力与实力,赵德昭不是对手,为避免悲剧重演,不立赵德昭为太子是在保护他,况且金匮之盟以约定赵光义死后必须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

后来赵德昭自杀其实也是想多了,都说是赵光义逼死的,其实也不太准确,赵德昭为北征后汉的将士们入宫向赵光义求封赏,因为这此北征是失败了的,赵光义听后大怒,并斥责赵德昭"你做了皇帝再封赏他们",由此引起赵德昭恐惧,回家后自杀了。



赵光义即位后开创的北宋好局面,也充分证明了他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历史就是一场争辩的经过,真正的真相也许永远埋在了逝去的岁月中。


可荣188


宋朝虽然终结了五代十国的黑暗时代,但是对于赵匡胤本人来说,他自己是不知道的。

可以说,皇帝是历史上最吃香的职业了,可谓是“醒掌杀人剑、醉卧美人膝”,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

但是,在五代十国当皇帝,却是一份最危险的职业,原因是那个时代“王政不纲、制度不张,权反在下、伦常巅倒”,意是思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什么君臣大义,今天你好我好大家好,明天不好就直接一拍两散。


(太祖剧照)

所以有一些人,为了不被部下推为皇帝,就直接下令杀人了。

比如,石敬瑭当河东节度使时,一次出去外面打猎,军中忽然有人大叫“万岁”。当时正“韬光养晦”的石敬瑭吓得大尿,他连忙下令斩杀为首的兵士三十多人。

又比如:大将符彦饶带兵的时候,有裨将带兵士欲“拥立”老符。后来,老符在帐外暗藏甲士数百人,摔杯为号尽杀之!

(摔杯,又见摔杯!)

恐怖的是,有些皇帝还不是自愿当的,是被别人架上去的。其实,“陈桥兵变”也并不是宋太祖的独角戏,这种事情在当时就发生过太多次 。

所以,赵匡胤在被部下“披上黄袍”之后,说了一句“你们不是想尊我为主,而是你想要自己的富贵罢了!”这一句话,绝对的不矫情。没有当皇帝的能力,就不要当,否则结局很惨的。

比如柴荣的义父郭威,就被仇家杀死了全家,白发人送黑发人,人间惨剧,后来因为无子,这才把皇位传给了义子柴荣的。

我们从这个角度从分析,就知道赵匡胤为何十六年不立赵德昭为太子了。

其一:根据五代十国当时的黑暗,主幼臣强,绝对是一个悲剧!


(幼年天子)

其二;把皇位传给一个没有足够把控能力的人,也会是一个悲剧,有可能最后满门尽死!


其三:在统治基础没有稳定之前,将位置传给赵光义,是一个避免满门尽死的办法,最起码当时的赵光义的表现可圈可点!

其四:宋太祖慢慢布局,“杯酒置兵权”之后,开始收掉各个军阀头子手中的军权,再加上一系列的手段之后,国家体制慢慢地稳定下来了。

其五:“烛影斧声”之夜,有可能是赵太祖向其二弟赵光义摊牌了,看到了国家稳定之后,赵太祖有可能逼迫或者跟二弟商量,要收回赵光义的“开封府尹”的位置。

在那个年代, “开封府尹”都是储君必须过渡的一个职位。这个也算是太祖“杯酒置兵权”的继续版本了,其实不难想象,这也是赵太祖的一贯手段。

其六:两兄弟可能因此爆发了“口舌之争”,赵光义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于是赵太祖死了。

其中的过程,是杀君还是太祖暴亡,我们并不知道。但是太祖大怒喊了一句,“你好自为之!”各位看官可以自行脑补其中之意!

总而言之,从太祖布局慢慢收权,并且加强了国家制度的建设,到与赵太宗摊牌的这个时间,就用了十六年!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960年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起大宋朝,被"禅让"为皇帝,这一年赵匡胤风华正茂,才33岁,赵匡胤一共当了16年皇帝,公元976年去世,当时他还不到50岁。

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登基做了皇帝,是为宋太宗。

众所周知,皇帝权力无边,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一般统治者都要把江山传给自己的儿子,很少有人传给兄弟的。一则一尺没有四寸近,二则权力斗争非常血腥,不传位于儿子,自己就会有断子绝孙的可能。

所以说,皇帝友好传位给兄弟一般是出现了三种情况:一、自己不行的时候儿子还小。二、自己的儿子无能、白痴不能胜任。三、根本没有儿子。

那么赵匡胤当时属于什么情况呢?

赵匡胤去世的时候,有两个儿子(原先还有两个,不幸夭折)赵德昭和赵德芳。其中,长子德昭生于公元951年,父亲去世那年他已经25岁。次子德芳,父亲不在那年他也已经17岁。

德昭25岁已经是个成年人,而17岁在古代也已经是成年人,17岁当皇帝的人不胜枚举,康熙14岁就当皇帝了,可见兄弟二人的年龄不是问题,就看他们的能力了。

那么二人的能力如何呢?

德昭在乾德二年(964年),就但任贵州防御史。开宝六年(973年),升任任兴元尹,还先后担任过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等职。

德芳也不是平庸之辈,赵匡胤当政的时候,担任过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

赵匡胤在去世之前,有没有打算让自己儿子接班呢?

从常理上来说,赵匡胤是希望自己儿子接班的,哪怕儿子的能力在弟弟赵光义之下,哪怕儿子接班对宋朝的江山更为不利。

赵匡胤是个政坛老手,对权力游戏规则比任何人都熟悉,他知道皇权之争都是残酷无情、血雨腥风的,如果儿子不能接班则肯定性命难保,后代不被灭族也会生不如死,活得非常窝囊。除非儿子不是亲生的,否则绝对不会不让儿子接班。

让儿子接班的最坏结果,大不了让兄弟篡位,九死一生;但还有获胜的几率。可是如果让兄弟接班,那就是满盘皆输,没有一点胜算。

况且儿子已经25岁,完全有能力胜任皇帝一职。

因此说赵匡胤如果不想让儿子接班,除非是大脑进水了。

但还有一种观点,正好相反,他们说赵匡胤很想让儿子接班,但因为杜太后,他才被迫改变了主意,他们的依据是金匮之盟。

据说在建隆二年,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快要不行的时候,把赵匡胤喊到身边,同时还把赵普叫来,记录遗嘱。

杜太后问问太祖:"儿啊,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当皇帝吗?"

宋太祖自然要说冠冕堂皇的话,回答说:"孩儿托母亲洪福"。

杜太后问到:"还有呢?"

"后周接班人年幼,孤儿寡母好欺负。"赵匡胤说出了实话。

杜太后这才面露笑容点点头:"对了,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为了大宋不重蹈后周覆辙,为娘我现在命令你,日后让你弟弟接班,如果不照办我就是到了那边也饶不了你。"

赵匡胤心说妈妈你真老糊涂了,这都哪跟哪,我搞政变的时候,后周接班人柴宗训才7岁,还没有上小学。我儿子现在都上大学了,是合法公民了,跟后周没有可比性,跟孤儿寡母不沾边啊。

但赵匡胤虽然心里这样想,表面上还是连连称是,频频点头说"母亲您老人家就放心好了,我一定按照既定方针办。"

这就是“金匮之盟”的由来。

首先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值得推敲,因为赵匡胤是开国皇帝,历史上开国皇帝都非常强势,能力杠杠的,太后干政的事没有一起能发生在开国皇帝身上。

当时赵匡胤年富力强,太后怎么会谈到接班人问题,即使谈也是指导性意见,不可能有一个秘密协议。

其次,赵光义不过比赵匡胤小了12岁,而且两人谁先挂都不一定,阎王路上没老少。即使赵匡胤先走,赵光义论年龄、论精力都不如德昭,谁接班对大宋江山更有利不是明摆着吗?

因此,我们假设杜太后老糊涂在临终时真弄了个金匮之盟,赵匡胤同志心里也是一百个不乐意的,也根本就没有打算让弟弟接班。

因为无论是从赵匡胤个人感情考虑,还是从大宋江山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儿子德昭都是皇帝最合适的人选。

傻子都知道,一个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比一个年届不惑的油腻大叔更适合当大宋江山接班人。

赵匡胤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也正是对那个金匮之盟的顾忌,所以他不想立太子,不想打草惊蛇,想在临终造成既成事实,可惜还是被老谋深算的弟弟给识破了。

因此无论怎么说,赵匡胤的既定方针是让儿子接班,在弥留的时候就让太监王继恩传旨意,让德昭到宫里来。

王继恩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得知决定大宋命运的时刻到来了,他迅速在脑子里盘算开了。

德昭接班是天经地义,自己最多对他是锦上添花,人家当皇帝不会感激自己,说不定立马就会让自己滚蛋回老家。

而光义当了皇帝就会对自己感恩戴德,因为他最没有可能当皇帝,自己对他是雪中送炭。

于是王继恩没有去通知德昭,而是直接去找赵光义。

赵光义闻讯怒气冲冲,就怀揣斧头来到了宫里,来质问大哥(如果真有金匮之盟);或者是直接下手(没有金匮之盟的话)。反正太祖的警卫和服务人员在外面都目睹和听见了"烛影摇红,斧声凿凿",接着就传出宋太祖驾崩的消息。

公元976年,赵光义登基,大宋第二任接班人产生。

一个铁的事实是,赵光义做了皇帝之后,太监王继恩平步青云,受到重用,先后在河北、四川等地执掌兵权,担任剑南、两川招安使。

一般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光义绝对不会重用前朝的大臣,何况王继恩只是一个太监?

再说,赵光义即使把他留下来也不会委以重任,一个太监有多大能耐,让继任皇帝依依不舍,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空前绝后的。

而且这个王继恩始终是赵光义的红人,在赵光义驾崩的时候胆敢插手接班人问题,妄图破坏赵光义生前的安排,另立接班人,被贬到外地病死。

综上所述,王继恩具备另立接班人的条件,又有这个能力,还有这个动机,后来赵光义上台又得到了反常的重用,所以说赵光义这个接班人不是合法的,违背了赵匡胤老人家的遗愿。


历来现实


提起宋太祖赵匡胤,我们会联想到许多历史典故,诸如陈桥事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等。对于这位北宋开国皇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可以说相当高。然而就是这么英明神武的北宋第一位皇帝,他的子孙却始终再也无缘皇位,也算历史罕见。那么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不立自己的儿子赵徳昭为太子,反而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呢?



赵匡胤从始至终都将赵光义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时间,等到他驾崩时他的儿子赵徳昭已然25岁,在年龄上不存在“短板”。即便赵匡胤登基称帝时赵徳昭尚且年幼故而不立为太子,那么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如果赵匡胤想要立他为太子,机会可以说一大把。因此可以明确的是,赵匡胤从未想过要立赵徳昭为太子,他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始终只有弟弟赵光义。



很多人就感到疑惑了。虽然“兄终弟及”跟“父死子继”一样,历来是皇位传承的传统方式。但基本上都是因为皇帝无子嗣继承的情况下的第二选择,直接绕过“父死子继”而选择“兄终弟及”属实罕见。而赵匡胤恰恰就选择了“兄终弟及”,这也是吸取五代时期皇位传承的教训以及出于对整个北宋王朝前途命运考虑。

1、受到五代时期皇位传承的影响。

纵观五代时期,因为频繁的政权更迭使得皇位传承的成功率降到极低的水平。除了郭威传柴荣成功,石敬瑭传石重贵成功之外,其他全部失败。并且失败后下场之悲惨让赵匡胤不得不引以为戒。因此,虽然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但他也不知道北宋会不会重蹈前朝的覆辙,不知道自己的皇帝可以当几年。基于这种情况下,出于对整个北宋的考量以及对自己年幼子孙的保护,他也必然会选择年长、并且能力实力都高出自己儿子的弟弟赵光义为继承人。



2、“金匮之盟”之说。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这是《宋史 后妃上》的记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金匮之盟”的正统来源。也就是说,杜太后生前就已经关于皇位继承问题跟赵匡胤有过商议,并且明确了让赵光义继承皇位的决定,而赵匡胤也同意了杜太后的决定。显然,杜太后也是因为看到了前朝的景象引以为鉴,为了维护好不容易打下的北宋江山考虑。

再看赵光义和赵徳昭的仕途发展。

在杜太后死后,赵光义就被封为开封府尹。在五代以及北宋前期,宗室亲王出任开封府尹的职位,相当于“公开”其为皇位继承人。随后赵光义又被封为晋王,彻底确立了其为皇位继承人。

反观赵匡胤的儿子赵徳昭,在出阁后竟然没有按照“皇子出阁即封王”的惯例被封王,甚至在赵匡胤在世时始终都没有被封王。显然这是赵匡胤有意为之,表明了自己传位赵光义的决心。



赵匡胤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一脉,而北宋的皇位却再也没有回归于自己这一脉。或许赵匡胤泉下有知也会无限感慨,也会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有些许后悔吧。


月关略萌


引言:《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此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此为“金匮遗诏”,意思是杜太后要赵匡胤传位于其弟弟赵光义,这份遗诏并没有得到后世认同,甚至受到了质疑。

一、赵匡胤死亡,事发突然,并没有交代清楚太子人选。

赵匡胤夺天下并不名正言顺,确实是因为皇帝年幼。周世宗柴荣北征回京后不久就身体不适,后来驾崩,在临终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握殿前禁军兵权。

北汉及契丹联合侵扰边境,赵匡胤领命前往抵御边境强权,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兵变,将士们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赵匡胤班师回京,后周幼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一个武将东征西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他并不知道自己会那么快就挂了,他料想不到未来的事情,在他称帝后,还屡次御驾亲征,吃嘛嘛香,身体倍棒。一个精力充沛的帝王,刚刚拿到皇权的入场券,他也不会轻易放权。

长子虽然早亡,但是次子赵德昭尚且年轻,一个年轻人在面对皇权竞争时,还是需要历练的,纵观帝王对于下一代的培养,都是让他们从基层做起,只有了解最基本的为帝之道,知道人间疾苦,方为合格的帝王。

赵匡胤自己夺得皇位,本就不名正言顺,他更害怕下一代因为年幼而守不住得来的天下,但是他虽然有此打算,但是他没有算出,自己的生命在何时结束,他的匆匆离开,让帝位空悬。

他的死也成为了千古之谜,“烛光斧影”给他的死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十月十九日夜里,与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49岁。赵匡胤突然的暴毙,使得他根本来不及交代后事。

二、赵匡胤是从血与火里走出来的帝王,他懂得要坐好天下,必须在基层历练,从他给赵德昭的职位来看,他是想让年轻的赵德昭多多了解民情,从这些迹象表明,他是有意让赵德昭做未来的继承人的。

赵德昭为人沉稳,喜怒不露于行,按照习惯,皇子及笄就要出阁为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认为赵德昭年幼,并不适合立刻封王。

在波诡云谲的权利争夺面前,赵德昭还是太年轻,赵匡胤知道自己帝位的来历,确实是因为后周幼帝没有主事天下的能力,没有一个人不是自私的,自己夺下的江山,给其弟弟,赵匡胤也不是甘心的人。干德二年六月初五,赵匡胤授任赵德昭为贵州防御使。

领导要坐稳天下,必然要从基层开始做起,慢慢了解民间疾苦,才能更好的为帝,开宝四年十二月初五日,宋太祖举行庆祝活动,增加赵德昭的食邑户数。开宝六年,宋太祖授任赵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宋太祖在世之时,一直没有给赵德昭封王。

种种迹象表明,赵德昭都在基层做领导干部,没有这些基层工作经验,将来怎么管理煌煌天下,没有封王之前的这些职务,都是宋太祖对赵德昭的锻炼。

赵匡胤是从血与火里走出来的帝王,他懂得要做一个好皇帝,是需要有“帝王之术”,赵匡胤虽然夺得天下的手段并不光明,但是他心地清正,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他自己也崇尚节俭,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奢靡风气,这些都是他体察民情,从基层里练就的东西,他当然知道,对于孩子,这些也同样重要。

三、“金匮遗诏”的历史谜案

历史总是有很多谜案,这个金匮遗诏的真假,暂不去辨别,如果杜太后真说出了这番话,其中的道理还是有的。

赵德昭成年后,赵匡胤为何不立为太子,而要宠着弟弟,这就要说到五代十国的战乱背景了,当时军阀割据,各自拥有势力,皇帝无法制约武将专权,这也为后来大宋“重文轻武”的国策留下了伏笔。

杜太后也是一个经历过大场面的女人,她说得也是极有道理的,她说,赵匡胤能够称帝,是因为主幼国疑,如果立赵德昭为太子,可能无法避免叔侄相残,从而造成国家内耗的局面。

赵匡胤也许真能听进去杜太后的建议,但是金匮遗诏的疑点还是颇多的,所以赵光义是不是因为哥哥赵匡胤反悔而反目,这也是一个历史谜案。

“金匮遗诏”的存疑之处:1、杜太后怎么能预言赵匡胤死后,儿子尚幼?事实上赵匡胤死后,赵德昭已经是一位翩翩少年郎了,已经25岁的孩子,心智成熟,哪一点不符合继承帝王的资格?2、那“传位于二弟”又是指传位给赵光义,还是指赵廷美两位弟弟?传位之人尚不明确?

在赵光义即位后,连赵德昭的死因都是谜团,北伐失败,将士们也多有微词,有功不赏的事情,让三军的士气低落,赵光义正在养伤,群臣不得觐见,赵德昭年轻气盛,进入皇宫去劝说赵光义赏赐有功之人,不料赵光义勃然大怒,对赵德昭说:“等你当了皇帝后,再颁赏不迟!”

因为这件事,赵德昭居然自杀了,不知道什么样的特殊力量,因为一件被训斥的事情,赵德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赵光义听说此事,跑过去就抱住赵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痴儿何必这样?他后来改追封赵德昭为吴王,又改追封为越王。

金匮遗诏”、“烛光斧影”、“赵德昭之死”,都是千古谜案,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真伪,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神秘,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不立赵德昭为太子,不能一概而论就是因为“金匮遗诏”,也不能确定他真有心意把皇位传给赵光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