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中國古代存在最久的國家是薛國

薛國,夏商周三代東方的一個諸侯國。薛為任姓古國,帝俊(嚳)後裔,一說為黃帝系統顓頊的後裔。左傳說任姓是太皞的後代。薛國前段時間由任姓家族統治,後段時間由田齊的媯姓(田氏)家族統治。

薛國地處古代黃河的下游,今天的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張汪鎮一帶,由於地域狹小,名氣不足,所以沒有被列入《史記》的“世家”、《詩經》也沒有關於“薛風”的記錄。

《史記》的“孟嘗君列傳”和《左傳》、《滕縣誌》等史書對薛國有較為詳細的記錄。《滕縣誌》記載:薛國“傳六十四世,國祚千九百年。”戰國時期併入齊國為邑城。

薛國一個不起眼的小國,能夠歷經夏、商、週三代,立國一千九百年,堪稱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中國古代存在最久的國家是薛國

起源

薛國是古代黃河下游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

據《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

這個說法和後世稱奚仲為舟車始祖是可以相印證的。

《左傳》記載"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故後人稱奚仲為中國造車鼻祖。

另據《通志·氏族》稱:"顓帝少子陽封於此,故以為姓,夏朝時期,陽的第十二世孫奚仲亦封於薛。"

薛國國君的始祖為顓頊帝,任姓。

顓頊帝的小兒子陽封地在“薛”,夏朝時期,陽的十二世孫奚仲封地也在薛地。奚仲是夏朝著名的工匠,他擔任“夏車正”,發明了造車技術,是中國造車鼻祖。

商朝時期,奚仲的後裔仲虺[huī]居住在薛地,輔佐商湯滅掉夏朝,任左相。因為仲虺是商朝的開國功臣,因此國祚得以一直延續下來。

仲虺後代——摯任氏部落首領的次女嫁給了季歷,生下姬昌,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文王,文王子周武王建立周朝,任氏是自己的祖母,因而極為厚待任氏家族,歷代周王因為這層重要的親戚關係,對薛國的保護級別遠遠高於其他諸侯國。

周朝初年,周武王封仲虺的後裔——任畛[zhěn]為侯,封地仍在“薛”,周代的薛國相傳三十一世之後,在周顯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被齊國滅掉。

薛國公子登逃亡,後在楚國做官,楚懷王把沛地封給了公子登,公子登率族人遷居在沛邑,以祖先原來的封國“薛”為姓氏,公子登成為了薛姓的始祖。

後來,齊威王把薛國舊地封給了小兒子田嬰,號“薛公”,薛國由任姓改由田氏家族統治。田嬰死後,封地薛邑為其子孟嘗君(田文)繼承。

孟嘗君招納數千賢士,許多諸侯都爭相尋求他的幫助,曾先後被齊湣王、秦昭王、魏昭王封為相國。孟嘗君在薛邑居住時期,加固城池,發展商賈,減輕賦稅,重視農桑。

薛邑逐步強盛起來,成為僅次於齊國都城臨淄的大城,臨淄時有七萬戶,而薛邑達到了六萬戶。以至於出現了“天下知有薛,不知有齊”的局面。

孟嘗君去世後,齊國擔心薛邑繼續做大做強,於是聯合魏國,滅掉了薛邑。秦國滅掉齊國之後,在薛國故址設置薛郡。兩漢、魏晉時期,薛郡改為薛縣。

秦漢時,薛為重要郡縣。歷經數場戰亂至隋唐時,薛國故地已徹底淪落為耕地和瓦礫堆。

中國古代存在最久的國家是薛國

遺蹟

薛國故城雖然歷經滄桑3000餘年,但雄姿依在,歷代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迫思懷古的詩詞文賦。明代徐天博在《過薛》中寫道

西去官橋舊薛城,

城中百畝春田平,

三千食客皆塵土,

十二侯邦就戰爭,

林鳥有聲應弔古,

汀花無語自含情,

千年野廟荒碑在,

行路猶能說姓名。

清代滿秋石在《春日過薛城懷古》詩中寫道

車正遺封弈代承,

杳茫人鬼兩無證,

河山依舊還有薛,

名分於今終長滕

薛國曆夏、商、週三代,可考者凡64世。戰國時滅亡,入為齊邑。

薛國故城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張汪鎮之地,是魯南地區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遺址,1988年被中國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傳世器有薛侯匜、薛侯鼎、薛仲銅簠。

中國古代存在最久的國家是薛國

文獻記載

薛國曆史悠久,文獻記載頗多。

《國語·晉語四》記載

黃帝之子二十五宗,

其得姓者十四人,

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任姓,軒轅黃帝之後,

掌握當時獨一無二的先進造車技術,負責戰車製造,

諸侯仰望,備受夏商周三代先王尊重,

歷代受封,為軒轅皇族世家。

《路史》:薛之先祖出自黃帝,“禺陽最少,受封於任,為任姓”。

《山海經》:“禺陽後有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

《左傳·定公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

中國古代存在最久的國家是薛國

愚者自稱愚,當知善黠慧

愚人自稱智,是謂愚中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