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关于宣德炉收藏的一些小知识,宣德炉为何是传世之宝

关于宣德炉收藏的一些小知识,宣德炉为何是传世之宝

宣德款铜熏炉,清,高19.2cm,口径14cm。

“宣德炉”是一个普遍真实的文物存在,故宫收藏的“故142844冲耳乳足炉”就是宣德炉的标准器。

关于宣德炉收藏的一些小知识,宣德炉为何是传世之宝

铜冲耳乳足炉,明

关于宣德炉收藏的一些小知识,宣德炉为何是传世之宝

宣德款栗褐色铜炉,清代仿制

  1.宣德炉被质疑起源于两本书,即《宣德彝器图谱》、《宣德鼎彝谱》。史载,宣德三年时,皇帝得到一批铜材,铸造了三千个铜炉分赐给属下。该书署名明礼部官员吕震等人所作。

  该书确有疑点。1936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详细论证了《宣德彝器图谱》是后世的伪作。根据伯希和的考证,最早提及此书的是清乾隆时期的杭世骏,他在1776年发表的一系列短文中提到了《宣德彝器谱》一书。同时期,《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也见到了和杭世骏所述书名略不同的《宣德鼎彝谱》的文稿。该书分为八章,带有1428年的序。

  后来确认吕震于宣德元年亡故,所以吕震编书实不可能,应为后人借用了吕震的名字。

关于宣德炉收藏的一些小知识,宣德炉为何是传世之宝

铜冲耳乳足炉,清嘉庆

  2.材质考证

  (1)“宣铜”称谓

  “宣铜”一词在明代中晚期文人著作和笔记中有大量的出现,从其释义来看,指的是有“宣德”款识的铜炉,即“宣德炉”。或者泛指与“宣德”款炉形相近的不带款或带有其它款的铜炉。如明代中晚期戏曲家、文学家屠隆的《香笺》:“官、哥、定窑、龙泉、宣铜、潘铜彝炉、乳炉大如茶杯而式雅者为上。”这也是“宣铜”一词目前可查见诸文字的最早记录。

  再如“论宣铜倭铜炉瓶器皿”、“香炉蓄火莫如宣铜”以及“三代秦汉鼎彝……皆以备赏鉴,非日用所宜。惟宣铜彝炉稍大者最为适用。”等,不胜枚举。

  清宫档案中,也有明白无误的“宣铜”一说,如《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雍正四年正月初七日,杂活作:员外郎海望持出宣铜炉一件(随珊瑚顶),奉旨:着认看。钦此。于本月十一日据南匠袁景邵认看得是明朝万历年松江造等语,员外郎海望呈进讫。”

  八月“初八日,郎中海望(内务府总管员外郎)持出铜双螭耳罐一件,奉旨‘照此罐款式做宣铜的 二件、银的二件,螭耳改夔龙式,钦此。’于十二月初三日做得银罐二件,……初四日做得宣铜罐二件……。”

  这应该是获得普遍认可的一种铜材。故宫藏宣德炉的材质符合宣铜的特征,是一种含锌的黄铜。

  (2)排比明清铜器中的锌含量

  在故宫院领导的支持下,有北京大学考古学院参与,拣选院藏明清铜器十余件进行了锌含量检测。结果检测确认:明宣德至清乾隆,宣铜器的锌含量比值,走了一个马鞍形的图谱线。从明宣德时期的13.4%左右,至明末的2%~3.3%左右,再到清康熙的6.7%左右、雍正的8.2%左右、乾隆的19.2%左右。其中“故142844冲耳乳足炉”锌含量比值为14%。

  (3)寻找近似比值的铜器,确证制造年代

  如果找到近似比值,并有准确年代的明宣德铜器,那么就可以认定“故142844冲耳乳足炉”是宣德铜器。根据这一思路,李米佳在青海省博物馆发现一件瞿昙寺旧藏的流传有序的“铜鎏金双耳活环瓶”,年款为“大明宣德年施”,史料记载为宣德二年铸造。它的锌含量比值为13.38%,与“故142844冲耳乳足炉” 14%的锌含量比值完全在一个区间。说明至少在检测数据上,“故142844冲耳乳足炉”符合宣德本朝铜器的特征。

  (4)唐卡上印证的外形

  宣德时期是否有小型的炉式铜器呢?又找到一条线索,西藏拉萨罗布林卡藏有一件唐卡——大慈法王缂丝唐卡,画的是宗喀巴的亲传弟子释迦也失(公元1355-1435年),宣德九年制造。这幅唐卡上清晰地画着一件铜炉,与一般意义上的宣德炉外形完全一致。

关于宣德炉收藏的一些小知识,宣德炉为何是传世之宝

 铜蚰龙耳圈足炉,清雍正

  3.铭款旁证

  “故142844冲耳乳足炉”铸有 “大明宣德年製”铭款。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高江邨之宣德鳅耳诗注中,曾将宣德款的书写者指向明初的书法家沈度。 那么,这件“故142844冲耳乳足炉”年款是否为沈度书写的呢?

  没有沈度直接书写的“大明宣德年製”,但在书画部同仁的帮助下,从沈度的字帖中辑出了“大明宣德年製”六个字,摆好位置后,出现了令人称奇的效果,简直就是沈度书写的。

  至此确认:“故142844冲耳乳足炉”就是自古以来学术界、收藏界或热捧或存疑,但都遍寻不到的宣德炉标准器。

  1.宣德炉已经是一种金属工艺的普遍称谓,明晚期及清代都铸造过“宣德炉”,只要符合宣德炉的基本条件都可称为宣德炉。就如同“景泰蓝,”并不一定非是明代景泰年间铸造的。

  2.没有过多关注器形是考虑到器形是可以用翻模子的方法来仿造。过于关注器形容易走向误区。

  3.只检测十余件明清宣铜器确实有些单薄,这是客观条件局限所致。今后会申请做一个研究课题,将故宫收藏的600余件明清宣铜器做一个检测排比,也许会有更多地发现。

  4.沈度书写铭款是一个很实在的旁证,从目前搜寻到的明人法书来看,由沈度书写宣德炉的铭款最为可信。有一种旁证,总比没有要好!

专业送拍,目前国内业务有送拍北京保利,北京翰海,中国嘉德;海外业务有送拍澳门中信,香港皇室贵族,中国艺海,台湾中正,香港劳伦斯,新加坡金沙,美国大联盟,阿联酋迪拜拍卖等,承诺送不进去全额退款,根据各拍卖行历史成交记录为您选择您藏品适合的拍卖行合作上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