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自己的故事,房价疯涨对我的影响

去年房价疯狂上涨了一年,从我观察到的一些情况来看,北上广深杭宁基本涨幅在60%+,优质地段基本翻番,总结了一下,我同学和朋友的情况,发现大部分都符合以下这三种模式中的某一个。

自己的故事,房价疯涨对我的影响

“共创未来”型:同学刘某是北京某985/211大学的经管系学生。毕业后留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工作一年以后认识在同在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女生徐某。两人谈了一年恋爱以后决定结婚买房,但是因为没有购房资格,只能等,等三年期资格到手,可以买的时候,发现房价越长越快,凑首付越来越难,等到可以买时,两人凑的那点钱连个首付的零头都不够,只能无奈求助双方父母。

双方父母也都是工薪阶层,拿不出来那么多钱,只能尽可能一起凑凑现金,然后两边一起卖房子,给孩子攒出来了一个首付,等选好房子以后没想到这才只是一个开始,之后每个月的月供至少耗掉两人一半的月收入,出去吃饭也开始算计了,生活质量一下子下降了一大截。如果要生一个孩子的话,根本养不起,另外一方面双方还都是独生子女,要面临着未来照顾四个老人的情况,而这四个老人一辈子攒的钱已经给他们的房子交首付了。

现在,他们很迷茫,当初说好的共创未来,方向在哪里。

自己的故事,房价疯涨对我的影响

“逃离北上广”:韩X是个上海某所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毕业以后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考公务员找了一份银行的工作,一个月加上奖金六七千,工作了几年以后发现虽然工资在增长,反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主要的原因就是房租越来越高,随着房租提高所有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眼看着自己已经快到了30岁,这么漂下去也不是办法,就决定听父母的回来自己老家某个二线城市。

回来以后还是找了一份银行的工作,虽然一个月只有4000块钱,但是好在住在家里成本非常低,除了不用交房租以外,每天回家吃饭也很省钱,月底居然还能有结余。但是有一天 B 突然明白了,以后他的生活只能在这个二线城市里了,哪怕再换一个二线城市也是买不起房子的,至于重新去一线城市生活更是完全没可能的。

没了眼前的苟且,却依然看不到诗和远方。

自己的故事,房价疯涨对我的影响

“幸存者偏差”:车哥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某北大毕业以后直接去了美国留学,在美国硕士毕业以后进入了谷歌互联网公司工作,工作了两年以后觉得国内大有可为,就决定回国创业,公司做了几年期间拿到了投资,又把公司卖给了某个知名互联网公司,成为了高管。其中卖公司的钱除去给投资人的优先赎回权的钱以外,算算自己能拿到的有3000多万人民币,想想也可以用这笔钱改善生活了。在北京看了一圈以后发现,这3000多万人民币,高不成低不就。想了想决定还是回了美国,重新在湾区找了个工作,这1000多万贷款买了套别墅,买了辆跑车,也没有了雾霾,生活质量一下子高了一截。

至于回国,再也没有考虑过了。

自己的故事,房价疯涨对我的影响

事实上我前面讲到的三个故事已经是几百个样本中最理想的结果了,

其中第一种情况北漂,沪飘的同学,非头部985/211大学毕业在大互联网公司,毕业5年后能拿到一个月2万+工作的只有17%,这是我身边的样本,而且大多是单身,没有另一半帮忙分摊压力。

其中第二种情况逃离北上广的朋友,有多少人在二三线的老家里有房子住?我没有数据,但是从群里平时聊天的状况来看,一聊到买房置业,不管在哪里都在为首套犯愁,何况换个城市?

至于第三种不属于我们可以考虑的范围,毕竟手里握着选择权的是少数,但是当他们有选择的时候,他们会衡量的东西和选择的标准会变高,中国目前的房价依然成为了一件性价比相当低的投资。

自己的故事,房价疯涨对我的影响

前一段时间有个报道,在王健林提出小目标一个亿才没多久,专家指出一线城市财务自由的基础是2.9个亿,这个标准里面,有多少是因为房子问题?多少高校出来的学生,放弃科研,拼搏一生,可能最终也就是在合适的城市,买下一刀两所房,房价根本不只是透支了未来几十年中国人的购买力,是同时做了三件事,一是消费完了之前一到两代人在过去几十年积累的财富;二是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购买力;三是彻底废掉了一代人的创造力。不是人们对成功的评判标准变的世俗了,不是人们变的拜金了,而是在中国,每一秒都有人拆迁暴富,有的人直播打游戏暴富,甚至有的人靠吐槽别人可以暴富,而那些把人生最辉煌的前二十年,三十年献给知识,献给人类进步的最强大脑,仍然为明天住哪犯愁,当住房问题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人是会变的,而且这些聪明人一但变的功利,这个社会会变的非常可怕,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