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餵奶也能喂出“心理問題”?沒錯,有些人的臭毛病就是那時得的

處在哺乳期的寶媽們,你是如何餵奶的?

有嚴格的時間限制?還是孩子有沒有需要都給孩子餵奶?你的孩子有頻繁的吐奶現象嗎?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跟乳房的關係,會影響到他們將來的心理健康。頻繁吐奶,也許是在表達憤怒。

餵奶也能喂出“心理問題”?沒錯,有些人的臭毛病就是那時得的

孩子三個月前,沒有你我的概念。哺乳不當,會出心理問題。

孩子剛出生,他們的生存需求是第一位的。餓了要吃,拉了不舒服,發出哭泣會有人來響應。此時,吃奶是他們最重要的需求。媽媽的餵養很關鍵。

如果媽媽搞出自己的一套想法,不是孩子需要吃就給吃,而是定點兒掐時間,或者孩子不餓,硬是塞給孩子吃,那麼孩子需求就得不到滿足。

需求得不到滿足,嬰兒就會生氣。一有機會就會狂吃,吃進了自己不需要的量,就會吐。或者是,我需要你,你不來,雖然實際上需要,但是吃完我還是要表達一下憤怒——吐奶。

餵奶也能喂出“心理問題”?沒錯,有些人的臭毛病就是那時得的

有人會說,你說的也太玄乎了吧?

一點兒都不玄。孩子在嬰兒期,不會像大人一樣用語言表達。情感也不發展,不能更多地體會當時的感受。注意,表達很重要。表達把壞情緒說出去,會好很多。而不表達就內化到潛意識裡,將來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如何影響?心理疾病。

比如有的人愛催吐。一部分人是因為減肥需要。一部分是病態心理。這是嬰兒期的心理遺留。孩子需要媽媽的奶水,但是又有不滿。所以,吃過後會吐。這些想法,他們自己也意識不到。一些人其實也不需要,但看到食物就要吃,狂吃。吃了後再找個沒人的地方吐出來。

餵奶也能喂出“心理問題”?沒錯,有些人的臭毛病就是那時得的

有的人有密集恐懼症。就是不能看見特別密集的東西,覺得很難受。一般尖的東西,比如電影電視裡的刀尖,不怕。但是近似圓的、白白的東西,會讓人害怕,感覺特別不舒服。反而對多色的不怕。

比如,看到水泡,氣泡等,要將它們弄破。這都是對“壞乳房”的厭棄。只是,他們自己意識不到。

那如何處理哺乳期間,“孩子與乳房”之間的關係呢?

根據孩子的需要。

孩子需要,哭著要吃奶,就給孩子吃。孩子的身體知道飢餓,孩子有需要,無論是食物需要,還是與媽媽“親密接觸”的需要,及時滿足孩子的必須需求,對他們早期的心理非常有好處。不要“想當然”。

餵奶也能喂出“心理問題”?沒錯,有些人的臭毛病就是那時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