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對比兩家店的價格後,顧客不敢買藥了

對比兩家店的價格後,顧客不敢買藥了

“貨比三家不吃虧”的道理,告訴我們買東西時,要多看幾家,比較之後再去購買,這樣不會吃虧。

对比两家店的价格后,顾客不敢买药了

一顧客去藥店買藥,把“貨比三家不吃虧”的道理謹記心中,結果啥也沒買成!對比兩家藥店的價格後,由於差距太大,顧客被嚇得沒敢買!

形象點比喻就像你在淘寶上買衣服,看中了一件毛呢大衣,這家店五百塊,搜同款其他店有兩千的還有五十的,這下你慌了,不知道該買哪家的了。太便宜擔心質量不行,太貴擔心被宰,最終啥也沒買成……

幾天前晚上都快下班了,一位送外賣的小哥打算買某種過敏性鼻炎的氣霧劑,看到價格只要58元,小哥楞了一下沒敢買。因為對面藥店的價格是72元,由於價格差距有點大,顧客擔心我們賣的是假藥,又擔心就是對面的價格太高了,糾結之後,決定明天去第三家藥店看看價格,今晚就先不買了。

這一單就這麼跑了,好冤枉啊!外賣小哥說對面藥店要72塊錢的時候,筆者也覺得自己家藥店賣得太便宜了吧。所以價格太低,有時候根本佔不到什麼優勢!

对比两家店的价格后,顾客不敢买药了

對於這種價格低被懷疑是假藥的情況,有以下看法:

1進貨渠道及與合作方式不同,價格會有所不同

家公司的連鎖藥店,價格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但一些極個別門店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同一家公司價格也會有一些差距。

如果是競爭對手的藥店,價格不同就很正常了,可能是進貨渠道不同,公司與生產廠家的合作方式不同,銷售價格都會受到影響。當然實際銷售價格還會根據競爭對手的藥價來調整,所以同一種藥就會出現價格不同的情況。但如果價格差距太大,那就真得不太正常了。

2

忽略藥品規格,誤認為價格差距大

有時候筆者也不明白,明明是兩種規格的同種藥品,外包裝為什麼要做得一樣,不瞭解的人真得會當成同一種藥來銷售,這樣很容易出現竄貨的情況。

別說顧客傻傻分不清,粗心的店員有時候也會弄錯。有一種血塞通片,25mg與50mg外包裝真得完全一樣,所以這兩個藥庫存經常是錯的。

這就出現一種情況,兩家店價格明明是一樣的,顧客卻拿另一種規格來做比較,一看價格差距太大,然後不聲不響的離開了。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員工,一定要足夠了解藥品的多種規格,在顧客對價格提出質疑時,把實際情況解釋給顧客聽,方便顧客參考價格。

3

正規藥店、正規渠道購買,當然選擇便宜的那家了

上文中顧客的做法確實可以理解,畢竟同一種藥價格相差十幾塊錢,一般人都會考慮到假藥的情況。但是提醒廣大消費者,只要去正規藥店,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藥品,根本不會出現假藥什麼的,誰家便宜去誰家買!

那些成天發小廣告,免費聽課還送禮品的講座,大家一定要小心,免費聽課可以去聽,免費送禮品那就拿著,只要讓花錢買東西,一樣都不要買……保準不會買到假藥!

最難的就是,聽了免費的課,拿了免費的禮品,就會潛移默化的被洗腦,然後就會忍不住想花錢去買他們介紹的各種價格不菲的產品了!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親,中國藥店公眾號長期公開徵集稿件,如您欲抒發心聲、記錄生活、分享經驗……可以文字或圖片形式將作品發送到[email protected](郵箱),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溫馨提示,投稿時請註明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