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经常参加有氧运动会降低心率吗?

完美世界153904575


简单而明确的回答:对健康人群,经常做有氧运动,是降低静息心率的有效方法,而且是唯一有效方法。

静息心率和有氧运动什么关系

首先,弄明白静息心率是什么概念。静息心率,通常指人体在休息时,坐姿或者卧姿情形下的心率。

静息心率,其实反应的是一个人心肺功能健康状况的一个有效指征。正因为如此,在几乎任何形式的体检中,都少不了测静息心率这一条。

普通人的静息心率大约在65-75次每分钟之间。而经常做有氧锻炼的人,静息心率往往在50-60之间。几乎从不运动的胖胖/上班族,静息心率常常高达90-100次每分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静息心率,实际反映了人在休息状态下,心脏的工作负担。

具体举例给大家解释一下。

路人甲:平时喜欢跑步,一周跑步锻炼5天。他的静息心率是55次每分钟。说明,在休息时,他的心脏跳动55次,就足以泵出足够的血液支持他的基础代谢。

作为对比,路人乙:上班以办公室久坐为主,下班后也没有运动习惯,上下班还是靠开车,连个走路的运动量都几乎没有。他的静息心率为90,他的心脏每分钟需要跳动/工作90次,才能支持他静息时的基础代谢。

这么一对比,路人甲和路人乙,谁的心脏更有力,更健康,一目了然:显然是静息心率55次的路人甲,比静息心率90的路人乙更健康。

想要提升自己心肺功能,降低静息心率的人。根据运动医学的证据,无氧运动或者说力量训练,对于降低静息心率,几乎没有效果;而规律的有氧运动是唯一能够显著降低静息心率的方法。

其实方法也不复杂:

每周3-5次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持续至少3个月,最好6个月以上。妥妥的提升心肺功能,并降低静息心率!


王栋聊健身


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和运动锻炼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功能和能量调节产生较持久的适应,从而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特别是有氧耐力。人在安静时,耗氧量仅为0.25L/min,在持续运动时,耗氧量可增至6L/min。作为运动重要支持循环系统将通过提高其功能,以增加氧的供应,来尽量满足运动时各器官对氧的需求。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心脏的形态、维系结构及功能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进而加强心脏的泵血功能,保证了人体持续运动或剧烈运动时氧的供应。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在运动量相同的情况下,心跳的频率和血压的变化都比一般人小,且不易产生疲劳,而且在安静状态下恢复的也快。运动对心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基础心率比较低;安静的心率低于非体育锻炼者;运动时的心率低于非运动锻炼者。

体育运动会使心脏的形态、微细结构和组织成分发生变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心肌纤维增粗,心肌中的毛细血管增多,心肌的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含量增加,心肌增厚,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脏的体积和容积增大,为心脏长时间有力的收缩提供了条件。


安静状态下,一般人的心跳频率为65-75次/分,长时间耐力训练可使运动者安静时的心率较常人缓慢,这是由于耐力训练使安静时心博出量增加所致。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常在50次/分,有些甚至在40次/分以下。这种由于体育锻炼造成的正常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的现象叫做运动性心动过缓。运动性心动过缓产生的原因是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运动心脏安静时的心率减少使得心率储备增加,增强了心率储备;心率的减少,使其心动周期延长,心脏在一起工作之后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子弄脏的工作会更加高效省力。

参考文献;

王瑞元. 生理学(供康复治疗专业用)(附光盘)[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张博士体态康复


有氧运动,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大量的肌肉组织提升你的心率,增强你的心脏,训练它每收缩一次就抽出更多的血液,最终导致一个更慢的静息心率。
经常运动会导致静息心率下降五到25次/分钟。心率越慢,心脏的左心室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补充血液和更多的时间来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身体和心肌。因此,心脏在满足身体对能量和氧气的需求方面变得更加有效。
休息的人的平均心率在每分钟60到80次之间。马拉松运动员可以有低于每分钟40次的静息心率,而久坐不动的成年人的心率可以超过每分钟100次。
为了达到一个较低的静息心率,你应该在你的有氧运动区至少每周锻炼150分钟以上。

随性的薇薇


会的。以自身经验来说,之前基本天天跑步加力量训练,早上起来的静息心率也就在47左右。然后有一阵子练的少了再测心率就成了58了。



因为长期的锻炼可以使心脏变大,增加心脏的排血量,心脏的工作效率高了,就不需要跳那么多次。而且会让心脏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抑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张力提高,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而且心脏的收缩能力会增强。



但是心率很大程度上跟遗传也有关系,很多不运动的人心率也不高,所以重要的不是跟别人的比较,而是要跟自己运动前后的训练做比较,如果通过长期的跑步锻炼,心率有所下降,就是心脏功能有改善的表现了。


跑步的胖纸


提问的角度很好,大多数人看到这条提问都知道答案,会,但是运动具体怎么降低心率的,可能说不清楚,尝试从原理的角度解释一下。

心脏是所有脊椎动物重要器官,它的作用是为脊椎动物(包括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通过心脏的收缩推动血液流动,从而向身体运输氧气和养分,同时带走各种代谢废物。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总动力,心脏停止跳动,脊椎动物(包括人)就死了,挂掉了。

人的心脏正常只有自己拳头大小,看着自己的拳头想想看,这么大的一个器官,竟然是整个人体的动力来源,最最重要的是,它是真正全天候7*24小时无休的,有些人心脏会有偷停,属于疾病,偷停只能短时间偷停,稍稍长一点,人就有生命危险。

构成心脏的肌肉叫做心肌,虽然只有心脏处才有,却是人体三大肌肉类型之一,足见心脏的重要性。

心肌属于不随意肌,心脏的跳动人无法主动控制,但是心脏跳动快慢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变化。心肌在胸腔内,无法直接触摸(废话),想训练心脏,只能通过外界手段。

在体育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心脏可以得到间接刺激并强化,最终心肌收缩有力,单次收缩可以输出更多血液,人体血液输出总量基本是固定的,原来需要跳动75次才能输出的血液,现在60次就可以解决,心脏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次跳动,达到间接放松心脏的目的。

以上,这就是体育运动会降低心率的根本原因。

以普通人为例,假设每分钟心跳70次,假设年龄是70周岁,那么此人心跳总量在26亿次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假设这个26亿次就是心脏的总次数,如果这个人年轻(比如28岁)时主动参加体育训练,让每分钟心跳的次数降为60次,在没有其它条件影响的前提下,省出来的次数,就是延长的寿命了!


城年


会的,而且水平越高的有氧耐力运动员心率降低的越明显,长期进行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会使心脏呈现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肥大,称为“运动员心脏”。心室腔增大以及一定程度的心肌壁增厚,迷走神经长期占优势,静息心率变低,这是身体对长期的有氧运动做出的良性适应,心舒期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腔扩大),收缩期心脏强而有力的收缩将更多的血液射出(心肌壁增厚,但没有无氧力量训练增加明显)。普通人和优秀的运动员每分钟心输出量并无太大差距,但运动员的心率低,搏出量(心脏每收缩一次一侧心室排出的血量)高,使得运动员的心脏收缩模式很“经济”,心率、心力储备都较常人高,同样达到最大心率的情况下(普通人和运动员几乎无差别),运动员的心输出量可以比普通人高出很多。但也应排出病理性的心率变缓,如果你并没有进行长期的锻炼而是短期内突然出现了这种情况(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初期进行锻炼较易在疲劳的情况下出现晨脉、血压出现轻微升高),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在运动中和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在降低强度或休息后不能恢复的话,建议去医院做个心血管方面的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后再放心地锻炼。


66666653218532


会,绝对会降低心率的。我跑步4年多来从原来每分钟78(静止状态)降至现在的每分钟58(静止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