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貝海拾憶

為迷失的孩子重拾遺忘的美好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讀書,是為了沉澱,

旅行,是為了綻放。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旅行的小文章,於是有朋友問我,沒有旅行的計劃,如果乘興而行,興盡而返的話,國內最想去的是哪個城市。我一時竟無法回答。

是啊,只選擇一個城市,只關於旅行,古城,秀水,青山,碧海,草原還是沙漠,南方還是西部,似乎哪裡都想去,哪裡都不捨。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你費盡心思去思考去做選擇,往往沒有結果。答案,有時候會在問題之外,或許是窗外一陣風吹落葉,或許是路邊孩子爽朗的笑聲,或許是午後短暫的一場夢境,總之,會有那麼一點場外的東西,在你不經意間,提醒你做出了決定。

長 沙

相比起旅行社推薦的北京蘇杭桂林西藏,長沙可能顯得那麼平淡。我做這個選擇,只是因為看到了那家書店—《培榮書屋》。對,就是汪涵為父親開的那家非盈利的書店,是他送給父親的本命年禮物,就在解放西路,穿過綿延不斷的廣告牌,擠進大廈電梯直達二十四層,培榮書屋這幾個字終於映入眼簾。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大隱隱於市

湘江河畔,鬧中取靜,古色幽香,在這個匆匆擁擠的城市裡,找這樣一個可以靜下心來沉澱自己的去處,難得。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整個書屋只有200多平米,藏書卻有4000餘冊,黑色的木質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繁體,豎版,泛黃,頗有年代感,有些甚至已被翻得很舊。完全中式的裝修,牆上掛著幾幅字畫,古玩,清茶,蘭花,沒有華麗的色彩,也沒有咖啡和小資氣息,整個書屋呈現的是一種古色古香的幽靜和厚重感。

只想讓你拋開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靜下心來,讀書,思考,放鬆,沉澱。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像這樣能供人們讀書的去處,長沙可不止這樣一處。

青山舊書店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這是大學城的一家二手書店,比較接地氣,店面不大,堆滿了舊書,雜亂無章,但你只要告訴老闆你想要找什麼書,他會很快幫你找到。心中有數,手邊有書。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24小時自助圖書館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這樣的公益圖書館,長沙有十幾家,月湖公園,萬達廣場,秀峰公園,湘江世紀城. . .全天開放,自助借還書籍,一站完成。每一家20平米左右,卻有3000冊左右紙質圖書,憑藉市圖書館讀者證或者二代身份證便可入內借閱圖書。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樂之書店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便是“樂之書店”的名稱出處。本書店功能分區清晰,閱讀、咖啡、沙龍、文創,分佈在書店的不同角落,是文藝青年的好去處。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湖南圖書城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有“新華書店”情結的人們,買書看書還是認準這裡。1999年2月湖南圖書城開業,是湖南省內規模最大的圖書、音像製品、文化用品零售超市,營業面積達8000平方米。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目田書店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芙蓉中路一座有些破舊的橙色馬賽克高樓,頂層17樓。據朋友講,將“自由“兩字中的一小撇 “丿” 和一小豎 “丨”丟掉,便得到了“目田”二字,意思是要把邊界推遠一點。

這是個極具個人色彩的書店,估計有位任性的老闆。沒有暢銷書,卻都是精挑細選,詩歌、通史、雜誌、藝術畫冊、獨立出版、音樂CD...舒適的座椅,一杯檸檬水,聽著舒緩的音樂,拋開生活的瑣碎,望著窗外的天空,挑一本書,安靜地坐一下午,許多情緒都可以安放在這裡。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讀書——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當然除了讀書,長沙還有許多可圈可點的風景美食,嶽麓山,橘子洲,馬王堆,湘江畔,口味蝦,臭豆腐...

今天從旅行寫到了讀書,因為二者都是人生不可不做的幸事。

兩年前的今天,楊絳先生去世了,這位賢妻才女佔據了那天的朋友圈。名人就是這樣,風平浪靜的時候無人問津,出事了,事好事壞,都能在人群中掀起一陣風。一位看似不怎麼讀書的朋友買了本《圍城》,他說這本書大半都是楊絳所寫,不曉真假。

後來我才愛上了讀書,淘了一些書籍留作枕邊,每週都必去圖書館待兩個小時,找一個空間,留一點時間,讓自己和書相處在一起。在疲憊的時候,放鬆休息;在狂躁的時候,冷靜沉思;在低谷的時候,意起志揚。

最後,以楊絳先生的幾句經典結尾: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如要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鍊,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我是一位老人,淨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本文圖片素材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