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好动的山羊


好动的山羊

山羊又称夏羊、黑羊或羖羊,和绵羊一样,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畜之一。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至今在中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山羊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中国山羊分布的地区广,遍及全国,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区)山羊头数超过绵羊。南方一些省(区)不能养绵羊的地方却可以养山羊。

多数学者认为现代家山羊起源于中亚细亚一带的角羊,后者身高90厘米,公羊有长达1米以上的长角。现尚见于小亚细亚、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地山区。也有人认为,栖息于克什米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山区的螺角羊和欧洲的野山羊也是家山羊的祖先。驯化开始年代约在近8000年以前,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


好动的山羊

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 一千多年前,我国南方就以饲养山羊为主,后逐步形成规模。 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至今在我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山羊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 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近些年内蒙、辽宁、新疆等山羊主要饲养地区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禁牧、限牧政策,总结出既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又要促进山羊产业发展的生态养羊方案,使我国山羊养殖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 中国是世界上山羊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经过辛勤劳动和精心选择,培育出了黑山羊等近40个品质优良而又各具特色的山羊品种。

全球已有一百五十多个山羊品种,可以分为以下类别:奶山羊、毛山羊、绒山羊、毛皮山羊、肉黑山羊和普通地方山羊。根据权威部门不完全统计资料全球饲养山羊为10.74亿只。大部分分布在亚非国家,90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随着全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产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优质的肉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好动的山羊

好动性

山羊勇敢活泼,敏捷机智,喜欢登高,善于游走,属活泼型小反刍动物,爱角斗。

觅食性

山羊的觅食力强,食性杂,能食百样草,对各种牧草、灌木枝叶、作物秸秆、菜叶、果皮、藤蔓、农副产品等均可采食,其采食植物的种类较其他家畜广泛。据对5种家畜饲喂植物的试验,山羊能采食的植物有607种,不采食的有83种,采食率为88%,而绵羊、牛、马、猪的采食率分别为80%、64%、73%和46%。

在饲草匮乏的情况下,山羊觅食力较强。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牛不能利用的多数植物,山羊也能有效利用。山羊的采食时间大多集中在白天,日出时开始采食,但并不连续采食,而是在每天的一定时间内摄食量大,而在其他时间进行反刍、休息。据测定,每天清晨和黄昏,山羊的采食量大。因此,在舍饲或半舍饲半放牧时,供给山羊的草料应多样化,且需少食多餐。

合群性

山羊具有较强的合群性。无论放牧还是舍饲,山羊总喜欢在一起活动,其中年龄大、后代多、身强体壮的羊担任“头羊”的角色。在头羊带领下,其他羊只能顺从地跟随放牧、出入、起卧、过桥及通过狭窄处。合群性给山羊的大群放牧提供了便利。

多胎性

山羊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具有多胎多产的特点。大多数品种的山羊每胎可产羔2~3只,平均产羔率200%以上,比绵羊产羔率高得多。山羊的多胎性使其繁殖效率远大于绵羊,为自繁自养,发展肉羊规模养殖创造了条件。

喜洁性

山羊喜清洁、爱干燥,厌恶污浊、潮湿,其嗅觉高度发达,采食前总是先用鼻子嗅一嗅,凡是有异味、沾有粪便或腐败的饲料,被污染的饮水或被践踏过的草料,山羊宁愿受渴挨饿也不采食。因此,羊场应选择在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喂给的草料要少给勤添,饮水要放在水槽或水盆里,保持清洁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