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生产人员工资偏低,存货数据不匹配,兴图新科数据真实性存疑

武汉兴图新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兴图新科)是一家基于网络通信的军队专用视频指挥控制系统提供商,专注于视音频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主要产品包括视频指挥控制系统、视频预警控制系统,重点应用于国防军队,并延伸至监狱、油田等行业。

公司目前拟登陆科创板,据上交所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将于2019年10月25日上会接受审核。我们深入研读公司的招股书后发现,公司报告期内生产人员薪酬或偏低,而公司对此的解释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


生产人员工资偏低,存货数据不匹配,兴图新科数据真实性存疑

生产人员工资薪酬偏低

我们研读公司的招股书发现,兴图新科生产人员的薪酬存在不小的问题。

据公司披露,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平均生产人员人数分别为16人、7人、9人,同时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成本中人工成本分别为16.25万元、66.46万元、25.34万元。

同时据招股书原话披露,主营业务成本下的人工成本主要核算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员成本,具体为本公司生产人员的工资薪金支出。因此通过计算,我们得到公司生产人员在报告期内的薪酬水平分别为1.02万元/年、9.49万元/年、2.81万元/年。

我们发现公司2016年与2018年生产人员的薪酬着实是低得离谱,其中2016年人均月薪仅有800元都不到,而2017年生产人员的人均年薪则又比前后两年高出数倍,似乎有些不太合理。

对于如此大的薪酬悬殊,公司在问询函中做出了相关解释。公司在问询回复中引入了“生产成本下的人工成本”与“营业成本下的人工成本”两个概念。其中前者为当期实际产量的人工成本,也就是生产人员的实际薪酬,这个数据并不对外披露;而后者则是当期实际销量的人工成本,也就是财务报表中所披露的。

据问询回复披露,公司报告期内生产成本下的人工成本分别为84.04万元、46.24万元、52.67万元,生产人员的人均实际薪酬分别为5.25万元、6.61万元、5.85万元,依然是明显偏低的,要知道公司所在地武汉市的2018年职工平均薪酬为8.72万元,远远高于公司生产人员的水平。

数据差异因何而来?

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发现,无论是“生产成本下的人工成本”还是“营业成本下的人工成本”,2017年的生产人员薪酬都明显高于前后两年,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此,公司招股书与问询回复都给出了解释。公司招股书表示:“本公司生产过程简单,使得营业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较低。 2017年度人工成本较其他年度偏高,主要原因为当年度销售一批微型投影仪产品,归集了子公司相应人工成本。”再来看看问询函的解释,问询函披露:“2017年度人均成本较2016年度上升,主要系公司2017年度业绩提升相应提高生产人员薪酬所致。”

招股书与问询函的解释完全不一致,让我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可仔细想想这两个解释似乎都有些站不住脚。招股书解释是因为当期销售了微型投影仪归集了子公司的人工成本,然而我们发现公司2017年销售的微型投影收入仅有124.98万元,远不及2018年微型投影仪的销售额444.97万元,难道公司2018年就没有归集微型投影仪的人工成本吗?

再来看问询回复的解释,认为2017年生产人员薪酬增长是当期的业绩提升所致。然而我们发现公司2018年业绩相比2017年同样是增长明显,2016年、2017年、2018年,兴图新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955.46万元、1.49亿元、1.98亿元,为什么生产人员薪酬不但没涨反而下降了呢?无论是招股书还是问询回复的解释,似乎都有些不合理之处,至于真实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们的第二大疑问。

产销数据与存货情况存偏差

那么,为何公司“生产成本下的人工成本”与“营业成本下的人工成本”相差如此之大呢?公司对此表示是因为各期硬件产品结转数量差异导致。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各期产量与销量的差异所致。

由于公司是一家军工企业,因此申请豁免披露了相关信息,包括军品名称、型号、规格以及类别、军品产能、产量和销量、涉军供应商及客户名称、重大军品合同等事项。因此我们无法直接从招股书中获得公司产品的产销情况,但这不要紧,我们可以大致计算。

回头来看上述提到的数据,公司2016年至2018年营业成本下的人工成本分别为16.25万元、66.46万元、25.34万元,生产成本下的人工成本分别为84.04万元、46.24万元、52.67万元。假设公司报告期内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人工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上述两组数据之比其实就是公司大致的产销情况。

换句话说,公司2016年生产成本下的人工成本高达84.04万元,而营业成本下的人工成本仅有16.25万元,说明产量结转销成量的比例仅有不足20%,另有超过80%的当期产量进了产成品或者发出商品。2017年生产成本下的人工成本少于营业成本下的人工成本,说明当期销量多于产量,消耗了不少产成品或者发出商品。而2018年则与2016年类似,生产成本下的人工成本远高于营业成本下的人工成本,说明当期产量不少进了存货,当期产成品与发出商品也会大幅增加。

那么公司的产销情况与实际存货中的变化是否匹配呢?

从招股书的存货数据来看,2016年到2018年,公司库存商品账面金额分别为1581.95万元、1181.64万元、1354.33万元。发出商品账面金额分别为2106.05万元、2384.93万元、615.94万元。

这就与刚才产量结转销量的数据不符,2017年从人工成本计算,应该消耗了不少产成品或者发出商品。但是2017年公司库存商品虽然出现了下降,但是发出商品依然增加。而2018年公司的产销率较低,库存货数据显示,公司的产成品和发出商品总和却出现了减少,这就让人十分怀疑公司披露的数据真实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