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武岡: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讓百姓得實惠

武岡: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讓百姓得實惠

美麗校園。

紅網時刻12月2日訊(通訊員 羅建峰 李焱稠 張二健)“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湖南省“教育強市”“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工作縣級優秀組織獎”……這是武岡市近年來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推動新時代教育工作贏得的一項項榮譽稱號。

武岡地處湘西南,系革命老區、國家武陵山片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縣(市),經濟底子薄、發展起點低。近年來,武岡市始終把教育作為“第一大民生工程”,牢固樹立“教育興則地方興,教育強則地方強”的思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動搖,全力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積極探索出一條切合實際並具有特色的建設教育強市之路,人民群眾在教育方面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武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百姓得实惠

校園活動現場。

夯實責任凝聚合力

為了辦好武岡教育,近年來,武岡市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強化落實黨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職責,成立了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提出了建設教育強市、建成湘西南教育中心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制定了教育事業“十三五”規劃、教育強市行動計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綱要、教育設施佈局規劃等21個規劃文件,確保教育工作目標高、方向明。同時,該市還建立了市委市政府定期議教、市人大市政協定期調研教育、“四大家”主要領導聯繫教育工作制度。4年來,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議教40餘次,確保教育工作力度大、措施硬。將教育發展納入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嚴格落實教育督導制度,有力地形成了各級各部門履行教育職責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加大投入改善條件

在改善辦學條件上,自2015年以來,武岡市統籌上級專項資金和科學整合本級資金等約16.8億元,將有限的資金優先發展教育,確保農村提質、城市擴容。其中2015年在全省率先啟動“新薄改”,累計投入5.6億元,全面完成了農村163所薄弱學校工程改造,建成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123所,每個學校建有圖書室、實驗室、計算機室、音美書法教室,每個鄉鎮建成一個標準足球場;投入1.2億元建成“三通兩平臺”,堅持“信息化”提水平,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教師參與率及曬課數均居邵陽前列;從2017年開始,該市還投入資金8568萬元,對義務教育學校進行“四改三化”,即改食堂、改廁所、改宿舍、改澡堂,抓淨化、亮化、綠化,使全市各學校校容校貌煥然一新;全力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落實“一校一策”,做到上下同責,早謀劃、勤調度,投入2億元新建思源實驗學校和改造新東中心小學,投入4000萬元改造整合城區學校等,全市新增學位16180個,截至目前消除義務教育超大班額421個,消除大班額228個;投入6.8億元新建湖南師大武岡附中,2020年秋季開班招生。

武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百姓得实惠

廣播體操。

規範辦學提升質量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教育機會均等,保障教育公平,武岡市近年來面對入學矛盾巨大的壓力,直面困難、敢於擔當、精準施策。為穩步推進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改革,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建議,合理動態調整招生區域,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和各項招生政策,嚴格按計劃限班限人,全面推行“陽光招生”。嚴格落實控輟保學“雙線四包”制度,實現貧困學生精準資助全覆蓋,惠及學生(幼兒)3萬餘人次,確保每個貧困學生不因貧失學。建立留守兒童聯席會議制度,開展多種關愛活動,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提供更多保障。努力辦好特殊教育,適齡“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84.2%。特殊學校被評為“全國殘疾人藝術教育基地學校”,被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

“近年來,我市外來經商務工人員增多,為確保其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出臺了保障方案,2019年在城區小學學位緊張的情況下,為800多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提供了學位,佔招生總數的25%,與本地適齡兒童同等享受就近入學、貧困學生資助等惠民政策。”武岡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股負責人介紹說。

創新機制優化隊伍

為了全面優化教師隊伍,武岡市近年來始終堅持為教師想辦法、做實事、辦好事,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近三年該市採取特崗招聘、免費師範生選拔、社會招考、名優教師選調等方式,引進專業人才900餘名,85%分配到農村薄弱學校任教,滿3年才能調動,確保教師結構合理。經濟待遇上嚴格落實工資、社保政策和鄉村教師支持政策,據瞭解,該市從2018年9月起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增加1271元/月,高中增加592元/月,確保教師工資水平高於公務員工資水平;安排專項經費對教職工進行免費體檢;同時,積極推進黨建工作規範化,努力把好教師培養成黨員;社會待遇上全力推行尊師重教,近四年慰問名優、特困教師2300人次,表彰優秀教師800餘名。

與此同時,該市還建立科學合理的定期交流、調配、支教制度,2019年城鄉共交流校長48人、教師380人;率先實施農村教師崗位津貼制度和鄉鎮工作補貼、武陵山片區人才津貼,職稱評聘和優秀教師、骨幹教師評選向農村傾斜;新建教師公租房、週轉房800餘套,基本解決了農村教師住房問題。從2018年開始,該市由市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經費組織200名優秀校長、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分赴浙江大學和華東師大進行教育管理提升和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該市教師培訓經費列入預算,精心組織國培、省培、市培和校本研修全員培訓,以全省第一的成績被評為“第三批國培計劃項目A類項目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