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郭德綱在相聲的成就真的超過姜昆了嗎?

愛豆伴醬


(快板回答)



竹板兒打,咱就算一算。

姜昆老郭誰更贊。

都是當今相聲泰斗級,

誰強誰弱慢慢看。



江山父老能容我,

不叫人間造孽錢。

這是老郭的口頭禪。

講的是自己的心願,

願用相聲換你笑聲一大片。

還能賺到吃飯錢。

演藝掙錢無厚非,

表明老郭的主線是商演。



這邊再把姜先生看。

曲協主席是名片。

大小會議加組織,

走的是上班那路線。

一個出師馬大師,

一個出師候老三。

姜先生深得師真傳。

老郭已經勝於藍。

一個活躍在熒屏幾十年,

一個通過小劇場紅透半邊天。

一個是網絡推出的大明星,

一個是電視推出的老演員。

可以說在他們各自的時代,

都各領風騷好多年。

要說能不能分出伯仲間,

還得看作品加表演。





竹板打,咱繼續算

姜先生活躍自80年代起,

老虎洞和照相館。

當時給人感覺很新鮮。

代表了,他那個時代的時代感。

後有《老急》《樓道曲》,

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歡。

只是隨後濃轉淡,

這是幾個因素共使然。

電視走進千家萬戶後,

相聲演員一大片。

老有馬季和趙炎,

還有馮鞏牛群同輩在身邊。

演員陣容在壯大,

作品題材卻未拓寬。

觀眾逐漸失趣味,

越來越不大喜歡。

還有一件事情更可嘆,

梁左先生他英年早逝撒手了人寰。

他為姜先生寫了好多好作品。

他的離去讓老薑團隊丟一半。

再加上相聲行業下坡路。

普遍認為相聲行業要玩完。

馬季先生離去後,

姜先生扛起大旗帶領那主流的演員。

只是相聲力挽狂瀾實在難,

姜先生也逐漸淡出了觀眾的視線。





打主板,那個時光轉,

轉眼跨過2000年。

聽說有一個人叫郭德綱,

是一個相聲行業的小演員。

整天趴在小劇場,

不溫不火一天天。

聽說他的相聲很可樂,

但絕大多數人看不見。

後來出現他的各種盜版那光盤,

郭先生的名氣逐漸傳播遠。

到了05,06年,

網絡已經很普遍。

信息時代發了力,

把老郭一下推到你面前。

就這麼一個桃心頭。

身邊還有個人姓於叫驢謙。

看他們穿著大褂很傳統,

演的也都是老掉牙的老片段。

但經他們這麼一加工,

卻讓人有了久違的歡樂感。

而且他傳統功底很紮實,

說學逗唱樣樣全。

他的創作不簡單,

各種題材很高產。

我字系列西征夢

太平歌詞叫小番。

《大保鏢》和《文章會》,

傳統段子那是整理了一個遍。

而且師徒們組成團,

那德雲社的招牌金燦燦。

郭先生是耐住寂寞熬出頭,

對相聲的熱愛是他動力那源泉。

試想如果沒有網絡來助力,

恐怕老郭也會埋沒在民間。

老郭更屬於娛樂的時代,

德雲社各種新聞總沒完。

今天這個打了架,

明天那個翻了臉。

不過他那人才真不少。

一個一個不間斷。

岳雲鵬嗷嗷唱五環,

張雲雷把清水河來探。

麒麟鶴堂張鶴倫,

鶴字科的已接班。

德雲社更像是一個傳統的體系,

各種傳統組織風格樣樣全。

單就現在的影響講,

郭先生更有存在感。

但回顧80年代的姜先生,

在那個時代也不寒酸。

至於他們各種觀點不同與論戰,

希望只是存在專業間。

只要都是為了相聲好,

觀眾都是你們的一片天。

願你們齊心協力共發展,

給相聲更好的明天,

給相聲更好的明天!


娛樂最近空間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把他送到德雲社聽相聲,因為快樂是無價的;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聽郭德綱的單口,讓他出了一個坑再掉入另一個坑中。


和很多人不一樣,我現場聽過姜昆的相聲。是在二十年前的慰問演出上,當時我在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上班。好像是講歌頌石油工人的相聲,全程沒有笑點,好尷尬啊!最後,他說“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得抖三抖。看來是我們野外工作的師傅們太辛苦了, 都忘記了怎麼笑了。向所有油田工人致敬!”才得到禮貌性的掌聲。

當時,我也很困惑,這還是那個在春晚上演過《虎口遐想》,《著急》,《電梯奇遇》等給那時我們帶來無比的快樂的姜昆是今天表演中的姜昆嗎?

後來,我想明白了。演員,終歸要用作品來說話,這幾部梁左的作品足夠優秀,姜昆演的好而已。換別人,效果也會不錯。就和一部優秀的電影一樣,決定他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劇本,而不是演員的表演。否則就很難解釋《阿凡達》那麼長時間佔據全球票房榜那麼久的時間。也就和我們驚訝於表演水平很高的演員演的爛片一樣。

網上常常有人問郭德綱有什麼作品?其實,真的太多了,最近十年,我在網上把他幾乎所有能找到的相聲作品都聽了不止一次。有網友統計過他說了一千多段,就不說單口了,太坑人了,問題是坑人還傳輩。聽壯壯的《劉漢成之死》聽了十二回,本來以為結束了。聽到最後才發現又是個巨大無比的坑。就說老郭的“我字系列”,“你字系列”等三十多部作品就足以讓他笑傲江湖了。



客觀的看,姜昆在那個時代是有貢獻的,可是,他水平很有限。半路出家是他的硬傷,簡單的講,就是他並不專業,他也承認過他的基本功不行。反觀老郭就不一樣了,專業出生,創作能力極強。可以說他把瀕臨滅絕的相聲救活了,網上德雲社十週年的把相聲說到凌晨三點的視頻大家可以看一看。總有人懷疑郭德綱是依靠僱傭水軍炒作紅的,你如果看過那個視頻,還這樣說的話,真叫瞪眼胡說了吧!



不管你怎麼看這個問題,你也得尊重藝術發展的普遍規律。無論哪種藝術形式要流傳下來,都要尊重當時的觀眾的愛好。不跟上時代的步伐,藝術只有死路一條。連看都沒有人看了,還能舔著臉談高雅藝術,額也是服了。

最後,說一下結論,這倆人根本沒有可比性。一個把這門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帶入死亡之谷,一位逆天之力就活了相聲。能比嗎?

2019年11月29日


紅袖添香夜讀書之星仔


他二人沒有可比性。一個是國家一級演員,一個什麼級也沒有;一個多次登上春晚,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傳世,一個只上過一次春晚,反應平平,沒有經典作品傳世;一個被中國文聯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一個德藝雙不馨,不是藝術家;一個是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一個是草臺班子班主。二人完全不在同一層面、同一檔次。


用戶80587892566


強的不是一星半點,相聲,說學逗唱四門功課,說,郭德綱的說,信口拈來,在評書、脫口秀、節目主持等節目中體現非凡的功底。學,郭德綱在京劇、評劇、大鼓等等,更是比姜昆高了不知多少。逗,郭德綱自己創作了多少段子,姜昆創作了幾個段子。唱,姜昆就不會,會一段半段的也是最近學的。綜合評價,論相聲,郭德綱如果算大學生,那姜昆也只能勉強算小學生水平。


老九142179459


郭德綱與姜昆比相聲水平?那叫小巫見大巫了,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郭,俗;姜,雅;郭,低;姜,高。姜昆早就是國家一級演員,佳作頗豐;郭德綱“草臺板“藝人,頭光嘴滑。

郭德綱運氣頗佳。如今,媒體眾多,信息傳播量大且速度快,郭德綱善於借力,為我所用;體制放開,老闆遍地,郭德綱就是相聲界第一個大老闆;時尚"追星",郭德綱以俗取勝,德雲社藉此"廣吸粉絲“,僱傭"水軍“,亂噴姜昆,為郭搖旗吶喊。可以說,郭德綱運用現代傳媒是個高手。

郭德綱與姜昆比,除相聲水平差距較大外,優勢也很多:一是賺錢多,可以在澳洲墨爾本置豪宅;二是年輕粉絲多,可以為自己賣力鼓吹並噴批郭的人;三是徒弟多,可以成為他的搖錢樹、聚寶盆;四是點子多,善於借用各種媒體(尤其是民營媒體)的力量,反覆炒作自己,在個別網絡平臺上成了重點炒作對象。當然,他有錢作支撐。


玉堂行佛人


很討厭那種整天把子曰古句掛嘴邊的人,顯擺自己很有學問的樣子,郭德綱幾乎每次當評委主持或是大場合都要說幾句古人的名句來襯托自己多麼的有才氣有學問,很不舒服!還有那個高曉攀,說相聲沒咋大紅大紫,就學人家開一個相聲社團,從那天開始整天拿著一個扇子,也是滿嘴跑古句名言,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是嘻哈包袱鋪的當家的,多麼的有學問!再回過頭看看那些老藝術家,人家有學問有知識,滿世界的去顯擺了嗎?我發現好像都是說相聲的才這樣


小丑鯰魚


二人沒有可比性!郭德綱從小學習相聲至今。幾十年的功底。

姜昆原是知青,二十多歲跟了馬季,說了幾年相聲,但都是梁佐寫的段子。梁佐走了後姜昆就光忙著當官了。相聲也沒啦!小品當家了。

郭德綱起來後為什麼能維持這麼久而市場紅火?就是他的厚積薄發。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他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就是愛看書。所以他寫了很多段子,廣大群眾愛聽,為什麼?因為真東西才有吸引力。

所以姜昆和郭德綱沒有可比性。一個不會的和一個會的怎麼比?


悟空1474005


姜昆的藝術上雖遠遜於馬三立、侯寶林、馬季等前輩,但也有其獨特的表演風格,和同時代的同行比,也屬於佼佼者。尤其是在和李文華唐傑忠合作時,優秀作品層出不窮。這也是他曾常駐春晚的原因。近些年來,姜昆年齡偏大,又兼有曲協工作,創作上顯然力不從心,但他依然還在努力參與一線的演出,並沒有安然的在領導席上坐享其成,這一點難能可貴。近些年來,網上對他有不少負面評價,可仔細分析,沒幾樣站得住腳了。什麼李文華臨終託孤,他卻有負搭檔;什麼作品都是炒梁左的,自己不會寫;什麼相聲在他手裡幾近消亡;什麼心胸狹窄,打壓某人等等不一而足。可笑的是天天拿《虎口遐想》嘲笑姜昆的,不剛好證明了這個作品的優秀?再說郭德綱,起步早,有紮實的基本功,說學逗唱也很全面,在同齡人中,能出其右的也寥寥無幾。如果潛心鑽研,成為大家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可惜人品上問題太多,和楊志剛曹雲金狗血多年,和同行視同敵我。凡是他所推崇的,幾乎都是故去的,確實值得仔細思考。創作上,缺少文藝工作者的自覺性,下三路的東西太多;對待批評的聲音,要麼看做是上面的打壓,要麼胡攪蠻纏,硬把三俗當通俗,炒作的成分遠大於作品的成就。而在表演上,也很蔑視死綱死口的表演方式,自己表演的隨意性太強,把相聲說成了聊天,結果僅上了一次春晚還露了怯。儘管有大批水軍攻擊姜昆只有一個《虎口遐想》,可老郭到現在還真沒一個作品能超越。


用戶5544579843


姜昆和郭德綱比,不說別的,只看誰的粉絲多就OK,姜昆說的相聲沒有笑點,乾枯沒勁,姜昆連灌口都不會說,不知怎麼成為相聲大師的,只要是當時他師傅推出來,央視捧出來的吧,當時除了央視沒有別的節目可看,所以說姜昆是時代成就了他。而郭德綱是在相聲快死亡的時候,救危難於水火之時出來的,拯救了相聲,讓相聲在現代的娛樂節目繁多的時代佔有了一席之地。我不是水軍,我是一個八零後,說的是自己的親身感受!


大少6688


當然是超過的,姜昆成名更多的是藉助電視平臺,藉助體制,相聲功底也有差距,說的很多作品都是專業寫手創作的,傳統段子則很少說,體制內的相聲已經沒落了,郭德綱即能說老段子,也能創作新段子,傳統藝術功底深厚,不僅相聲,戲曲,大鼓,都有涉獵,相輔相成,帶領德雲社從小劇場做起,使這門藝術重新走進大眾,郭德綱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