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關於現代詩的韻律問題?你更看重押韻,還是內在節奏?

拾光文化


古題詩有很規範的寫作格式。

古題也是十分講究的。有多麼多的詞牌名稱。

如:念奴嬌,西江月,憶秦娥,卜算子,清平樂等等。

進入二十世紀,自由題的白話詩詞應運而生了。這是一個極大的飛躍,給文人詩客提供了一個海闊天空的大舞臺。

因而,咱們就不能光用老的詩詞格律要求現在的詩人了。

汪國珍先生就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他的詩好讀好懂,時而有工整的對仗,很值得咱們學習。

建議當代青年人,不停的追求,提倡雅俗共賞,把我們當代的火熱的生活,以詩歌的形式,抒發出來!


沂蒙沙2019


提出問題:“關於現代詩的韻律,你更看重押

韻,還是內在節奏”?

♥回答是:“無論是押韻還是節奏”都一樣重

要。因為這兩點是“現代詩存在和作為體裁”

的最基礎最根本的兩個因素。所謂的“節奏”

是怎樣產生的?這一點自有“現代詩”一詞出

現以來從未有任何人“懂得和提出過”!

🌹☞所謂的“現代詩節奏”是怎樣產生的?

其根本原理就是“語句精煉”造就的!(古風

沒有平仄格律,讀起來照樣有節奏,是因

為其基礎載體是高度凝鍊的“文言文句”)那

麼這樣我們就已清楚,如果所謂的“現代詩”

沒有這種“由語句精煉產生內在的閱讀節奏”

和押韻,那麼怎麼和普通白話文章去區別?

如沒有這兩點基礎性的東西,所謂的“現代

詩”作為一種新的精緻的最高端文學體裁還

能成立嗎?(當然“現代詩”的基礎條件自

然還包括“以書面白話為載體和內容與情節

濃縮。但光具有這些是遠不夠的,因為這

樣無法與其它白話文有根本性區別而成為

高端文學體裁併佔據優勢!)

🌺☞難道“現代詩”作為一種體裁,是以豐

富的修辭或內容有“哲味、道理、感人、動

人”等與其它白話文作區別?修辭是任何文

學體裁都可具有和運用的手法,只不過作

為“詩”多運用豐富一點而已。只具有應用的

普遍性而不具有根本性及基礎特性。至於

內容具有“哲味、道理、感人、動人”等也

是其它文學可具有的,只不過擁有這些能

讓一首詩稱得上“好詩、優質詩”罷了。因

為表達什麼內容和內容是否優劣都不是界

定一種基礎文學體裁的依據和標準。

♥♥☞那麼現在舉例簡略給詩友們闡述

一下,“語句精煉”後是否具有內在閱讀“節

奏”及押韻和不押韻的閱讀區別(下面以本

人“現代詩”片段舉個例子)

🌹... ...

燕羽在聳湧無際的波濤上巡航。

楝枝間小雀清脆啁啾,

花叢中黃蜂兀自輕狂。

蠶豆花張開花蝶般驕傲的翅膀,

蜜蜂在它的小兜淺抿輕唱。

... ...🌹

(以上為“語句精煉”和押韻的詩句)

🌺☞下面把以上片段還原成未精煉前的白

話語句和去掉押韻,詩友們可作對比🌺

🌹... ...

燕子在一望無際起伏湧動的麥浪上面翻飛。

楝樹的樹枝間小麻雀鳴叫清脆,

花叢當中黃蜂顧自仍然還在輕狂飛舞採蜜。

蠶豆花驕傲的張著象蝴蝶翅膀一般的花瓣,

蜜蜂在它小兜一樣的花朵裡嗡嗡鳴唱吸蜜。

... ...🌹

♥🌺♥以上舉例充分說明“現代詩”如沒有

語句精煉後產生的內在閱讀“節奏”和“押韻”,

則完完全全是普通的“白話文”!

♥☞所以“現代詩”的“內在節奏和押韻”同

樣重要必不可少!精煉並不完全是因為使

閱讀具有“音樂美的節奏”,還有“現代詩”的

內容和情節濃縮及語句精煉是給文體打上

“精緻高端”,具有擴展延展和留有想象餘

地的“張力”🌺🌺🌺......








子風長歌


我一直相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相信文化的發展是越來越進步的。古體詩注重押韻,但現在很少有人去寫;近代詩歌逐漸發揚光大,為什麼近代詩越來越受人們歡迎,是因為它押韻嗎?我認為不是,而是它拋棄了古體詩華麗的外衣(押韻),從而更加自由的抒發情感,不在為字面的工整上勞心費力,專心表達至真真誠內在高度。

所以我認為詩不在韻律,而在情感。這是文化進步選擇的結果,現在的人們完全沒有必要逆流而上。


草民三觀


現代詩是自以為的詩,那麼自以為怎麼好玩就怎麼玩。沒有規定,也沒有約束。所以現代詩又稱自由詩。

野馬能自由奔跑又如何呢?但遇到一個好主,居然能建功立業。

不論寫什麼詩,也不論自由不自由。關健得有一個強大的頭腦。你得能夠駕馭文字。

當你能駕駛飛機的時候,你才有可能飛上藍天。不然給你再多的自由,你也只能乾瞪眼。除了抱怨以外,還能幹什麼?

現代詩就如自擼一下爽一下。遇見好心人勸一下少自擼。實在不值得別人浪費精力來觀賞。沒什麼好看的。自擼誰不會啊。你說呢?


吳山野士


這個問題問得有學問,不說還真不知道有這個說法。首先,押韻是詩歌的基本原則。五言七言等古詩賦是非常要求這一原則的。那麼現代詩呢,它更自由多變了,它的語言不再拘於形式,不再以字數整齊劃一為特點,長短句形式更多見。這是打破了古典詩的堡壘,所以,現代詩也就相對地應該在基本上頗失了一些堅持吧。我覺得,現代詩更加是應該注意了詩的內部節奏,或者加上押韻,二者兼顧。即便二者兼顧,我覺得也是應該更加註重內部節奏。

押韻屬於基本點,內部節奏屬於現代詩的新特點,它是現代詩獨特的新氣象。

我的作法是:二者兼顧,但更重內部節奏。。


沒壓力沒煩惱才是平等


好的詩都注重押韻和內在節奏,押韻的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增加詩句的美味,而內在節奏內容緊扣,會把詩意推向高潮,增添詩的意境活力,所以,押韻和內在節奏都是很重要的。






既然稱為詩就要有詩的要求。古律詩講平仄,講對仗,更講詩的精氣神。所以古詩流傳至今,百讀不厭。

五.四以來,出現了新體詩,也叫自由詩,詩的結構比較鬆散自由,韻律也沒古體詩那麼規範。其結構介於古體詩與白話文之間,更接近白話文。

現代詩既要有一定的韻律,有節奏,更要有精練的語言,精準的表達意思,才有詩魂。否則就是白話文。


用戶100001085838


很多事物的發展已逐漸脫離了最初的規制,現代詩歌也是如此。文無定法,我只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如果可以兼顧詩歌韻律的同時又能不影響表達為最佳。如果兩害相權,我認為,詩歌表達的沒在邏輯關係是應該照顧的。我們讀了很多國外的詩歌,包括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以及葉芝、濟慈的優秀詩歌。囿於寫作語種的差異,譯文很難找到相對合理的韻腳,但並沒影響我們領略到詩歌之美。我也曾讀到過生硬拼湊韻腳的譯文,拿來原版兩相對照,譯文與原文變成了截然不同的兩首詩,這樣就大可不必。

不論押不押韻,詩歌首先應該言之有物,不然只會變成故弄玄虛的長短句散文。

這些只是我一點淺陋的觀點,希望通過不斷學習加以印證。


松葉文學主理


我更看重音,應該是你所說的節奏吧.但我在寫作中更多采用韻,因為我是一個音盲,用韻處理上簡單一點. 


欣賞你提出這個問題! 真搞不明白什麼是現代詩了,好像把橫排的文字斷句成豎排的就算是現代詩了. 然而音、韻是帶動賞讀情感的關鍵因素, 卻往往被很多現代詩寫作者忽略.


常困惑為何一些很像白話文的古詩詞轉為白話文,必定面目全非。例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可譯為“生應當做個人傑,死也要做個鬼雄!”,這真有天壤之別。意和境都是一樣,但那種氣勢不復存在。我譯得最好的一句是“生要做人傑,死要做鬼雄!”,氣勢還是差一大截。可見音,或節奏在古詩中也很重要的!


其實,有些古詩詞稍微換一個字破壞一下原有的音色,也會面目全非。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如果改為“舉首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更協律,但讀起來大不如原作,“首”為仄音,聲起,“頭”為平音,音落,音落下去更引人深思。李大詩仙硬要整出兩個“頭”字來,是否有此考量不得而知。再看一些千古名句,竟有一些純以音取勝,比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秋風清,秋月明”,“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更絕的是“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小詞也忌重字,然而此處牆裡牆外錯落有致,讀起來有別樣情懷。至於有沒有名句以意境取勝而甚是拗口的呢?我覺得沒有,但我詩詞研究甚少,又是音盲,難免掛一漏萬。

情感出自音韻,意境出自文辭。我詩詞讀得不多,於現代詩而言,持此觀點可能沒有幾個贊同者。現代詩已不太關注韻,更別提音了。現代詩名作不多,可參考的甚少。如果我說《雨巷》和《再別康橋》是名作,應該不會有太多反對者。我個人更喜歡《雨巷》,音與情很協調,那哀怨之音從始至終,迴環盪漾。《再別康橋》的情感要複雜一些,有離別之哀,有回憶之喜,讀者讀起來音就比較難把握,情感就比較難來。我想,作者在寫的時候,如果有留意到音的問題,也不太好處理。

白話文已是非常口語化,書面語和日常用語差別已很小。既是日常用語,如果不用一個調子把一句話說完,那就變得陰陽怪氣了。但寫成詩時,如果不像戴老那樣作一些音律上的藝術處理,那可能就只需一個調子就把整首詩讀完了。 而詩,即使是現代詩,也是相對短小的。方寸之間做文章,又要最大限度激發作者和讀者的情懷,音情相協還是很有助益的。如今有些現代詩意、境都好,只是讀來大有“生應當做個人傑,死也要做個鬼雄”這樣的感覺,即是沒什麼感覺。從頭到尾一個調。

討論音的文章少見,討論韻的倒能見到一些,雙方廝殺大多停留在新詩要不要韻這個層次。個見,如果你能把情懷很好的寫出來,不要韻又何妨?但音,可能是不能不要的。


附上舊作一篇,這是我寫得比較注重音韻的。 


是誰輕輕的敲打你窗

是那風兒在輕輕搖晃

是那月兒在悄悄張望

是那星兒在淡淡憂傷

..

那風兒搖曳著溫溫的夜巷

羞澀的花蕾芳心隱隱綻放

悠悠的春宵琴韻綿綿馨香

輕輕的飄入你心房

..

那月兒眯睎著彎彎的目光

柔曼的月暈溫婉漸漸冰涼

脈脈的玉波餘音微微盪漾

悄悄的溜進你夢鄉

..

那星兒閃爍著哀哀的清亮

漂渺的星河槳聲緩緩流淌

盈盈的清輝雲霧點點凝霜

淡淡的滑下你臉龐

..

是誰靜靜的敲打你窗

是誰默默的傾聽夜響

是誰幽幽的睨視春芳

是誰偷偷的划動船槳


丹兒詩詞


著重內在節奏。

如果能加入韻律,那更加優美。

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