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关于现代诗的韵律问题?你更看重押韵,还是内在节奏?

拾光文化


古题诗有很规范的写作格式。

古题也是十分讲究的。有多么多的词牌名称。

如:念奴娇,西江月,忆秦娥,卜算子,清平乐等等。

进入二十世纪,自由题的白话诗词应运而生了。这是一个极大的飞跃,给文人诗客提供了一个海阔天空的大舞台。

因而,咱们就不能光用老的诗词格律要求现在的诗人了。

汪国珍先生就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他的诗好读好懂,时而有工整的对仗,很值得咱们学习。

建议当代青年人,不停的追求,提倡雅俗共赏,把我们当代的火热的生活,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


沂蒙沙2019


提出问题:“关于现代诗的韵律,你更看重押

韵,还是内在节奏”?

♥回答是:“无论是押韵还是节奏”都一样重

要。因为这两点是“现代诗存在和作为体裁”

的最基础最根本的两个因素。所谓的“节奏”

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点自有“现代诗”一词出

现以来从未有任何人“懂得和提出过”!

🌹☞所谓的“现代诗节奏”是怎样产生的?

其根本原理就是“语句精炼”造就的!(古风

没有平仄格律,读起来照样有节奏,是因

为其基础载体是高度凝炼的“文言文句”)那

么这样我们就已清楚,如果所谓的“现代诗”

没有这种“由语句精炼产生内在的阅读节奏”

和押韵,那么怎么和普通白话文章去区别?

如没有这两点基础性的东西,所谓的“现代

诗”作为一种新的精致的最高端文学体裁还

能成立吗?(当然“现代诗”的基础条件自

然还包括“以书面白话为载体和内容与情节

浓缩。但光具有这些是远不够的,因为这

样无法与其它白话文有根本性区别而成为

高端文学体裁并占据优势!)

🌺☞难道“现代诗”作为一种体裁,是以丰

富的修辞或内容有“哲味、道理、感人、动

人”等与其它白话文作区别?修辞是任何文

学体裁都可具有和运用的手法,只不过作

为“诗”多运用丰富一点而已。只具有应用的

普遍性而不具有根本性及基础特性。至于

内容具有“哲味、道理、感人、动人”等也

是其它文学可具有的,只不过拥有这些能

让一首诗称得上“好诗、优质诗”罢了。因

为表达什么内容和内容是否优劣都不是界

定一种基础文学体裁的依据和标准。

♥♥☞那么现在举例简略给诗友们阐述

一下,“语句精炼”后是否具有内在阅读“节

奏”及押韵和不押韵的阅读区别(下面以本

人“现代诗”片段举个例子)

🌹... ...

燕羽在耸涌无际的波涛上巡航。

楝枝间小雀清脆啁啾,

花丛中黄蜂兀自轻狂。

蚕豆花张开花蝶般骄傲的翅膀,

蜜蜂在它的小兜浅抿轻唱。

... ...🌹

(以上为“语句精炼”和押韵的诗句)

🌺☞下面把以上片段还原成未精炼前的白

话语句和去掉押韵,诗友们可作对比🌺

🌹... ...

燕子在一望无际起伏涌动的麦浪上面翻飞。

楝树的树枝间小麻雀鸣叫清脆,

花丛当中黄蜂顾自仍然还在轻狂飞舞采蜜。

蚕豆花骄傲的张着象蝴蝶翅膀一般的花瓣,

蜜蜂在它小兜一样的花朵里嗡嗡鸣唱吸蜜。

... ...🌹

♥🌺♥以上举例充分说明“现代诗”如没有

语句精炼后产生的内在阅读“节奏”和“押韵”,

则完完全全是普通的“白话文”!

♥☞所以“现代诗”的“内在节奏和押韵”同

样重要必不可少!精炼并不完全是因为使

阅读具有“音乐美的节奏”,还有“现代诗”的

内容和情节浓缩及语句精炼是给文体打上

“精致高端”,具有扩展延展和留有想象余

地的“张力”🌺🌺🌺......








子风长歌


我一直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相信文化的发展是越来越进步的。古体诗注重押韵,但现在很少有人去写;近代诗歌逐渐发扬光大,为什么近代诗越来越受人们欢迎,是因为它押韵吗?我认为不是,而是它抛弃了古体诗华丽的外衣(押韵),从而更加自由的抒发情感,不在为字面的工整上劳心费力,专心表达至真真诚内在高度。

所以我认为诗不在韵律,而在情感。这是文化进步选择的结果,现在的人们完全没有必要逆流而上。


草民三观


现代诗是自以为的诗,那么自以为怎么好玩就怎么玩。没有规定,也没有约束。所以现代诗又称自由诗。

野马能自由奔跑又如何呢?但遇到一个好主,居然能建功立业。

不论写什么诗,也不论自由不自由。关健得有一个强大的头脑。你得能够驾驭文字。

当你能驾驶飞机的时候,你才有可能飞上蓝天。不然给你再多的自由,你也只能干瞪眼。除了抱怨以外,还能干什么?

现代诗就如自撸一下爽一下。遇见好心人劝一下少自撸。实在不值得别人浪费精力来观赏。没什么好看的。自撸谁不会啊。你说呢?


吴山野士


这个问题问得有学问,不说还真不知道有这个说法。首先,押韵是诗歌的基本原则。五言七言等古诗赋是非常要求这一原则的。那么现代诗呢,它更自由多变了,它的语言不再拘于形式,不再以字数整齐划一为特点,长短句形式更多见。这是打破了古典诗的堡垒,所以,现代诗也就相对地应该在基本上颇失了一些坚持吧。我觉得,现代诗更加是应该注意了诗的内部节奏,或者加上押韵,二者兼顾。即便二者兼顾,我觉得也是应该更加注重内部节奏。

押韵属于基本点,内部节奏属于现代诗的新特点,它是现代诗独特的新气象。

我的作法是:二者兼顾,但更重内部节奏。。


没压力没烦恼才是平等


好的诗都注重押韵和内在节奏,押韵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加诗句的美味,而内在节奏内容紧扣,会把诗意推向高潮,增添诗的意境活力,所以,押韵和内在节奏都是很重要的。






既然称为诗就要有诗的要求。古律诗讲平仄,讲对仗,更讲诗的精气神。所以古诗流传至今,百读不厌。

五.四以来,出现了新体诗,也叫自由诗,诗的结构比较松散自由,韵律也没古体诗那么规范。其结构介于古体诗与白话文之间,更接近白话文。

现代诗既要有一定的韵律,有节奏,更要有精练的语言,精准的表达意思,才有诗魂。否则就是白话文。


用户100001085838


很多事物的发展已逐渐脱离了最初的规制,现代诗歌也是如此。文无定法,我只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如果可以兼顾诗歌韵律的同时又能不影响表达为最佳。如果两害相权,我认为,诗歌表达的没在逻辑关系是应该照顾的。我们读了很多国外的诗歌,包括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及叶芝、济慈的优秀诗歌。囿于写作语种的差异,译文很难找到相对合理的韵脚,但并没影响我们领略到诗歌之美。我也曾读到过生硬拼凑韵脚的译文,拿来原版两相对照,译文与原文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两首诗,这样就大可不必。

不论押不押韵,诗歌首先应该言之有物,不然只会变成故弄玄虚的长短句散文。

这些只是我一点浅陋的观点,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加以印证。


松叶文学主理


我更看重音,应该是你所说的节奏吧.但我在写作中更多采用韵,因为我是一个音盲,用韵处理上简单一点. 


欣赏你提出这个问题! 真搞不明白什么是现代诗了,好像把横排的文字断句成竖排的就算是现代诗了. 然而音、韵是带动赏读情感的关键因素, 却往往被很多现代诗写作者忽略.


常困惑为何一些很像白话文的古诗词转为白话文,必定面目全非。例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译为“生应当做个人杰,死也要做个鬼雄!”,这真有天壤之别。意和境都是一样,但那种气势不复存在。我译得最好的一句是“生要做人杰,死要做鬼雄!”,气势还是差一大截。可见音,或节奏在古诗中也很重要的!


其实,有些古诗词稍微换一个字破坏一下原有的音色,也会面目全非。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果改为“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协律,但读起来大不如原作,“首”为仄音,声起,“头”为平音,音落,音落下去更引人深思。李大诗仙硬要整出两个“头”字来,是否有此考量不得而知。再看一些千古名句,竟有一些纯以音取胜,比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秋风清,秋月明”,“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更绝的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小词也忌重字,然而此处墙里墙外错落有致,读起来有别样情怀。至于有没有名句以意境取胜而甚是拗口的呢?我觉得没有,但我诗词研究甚少,又是音盲,难免挂一漏万。

情感出自音韵,意境出自文辞。我诗词读得不多,于现代诗而言,持此观点可能没有几个赞同者。现代诗已不太关注韵,更别提音了。现代诗名作不多,可参考的甚少。如果我说《雨巷》和《再别康桥》是名作,应该不会有太多反对者。我个人更喜欢《雨巷》,音与情很协调,那哀怨之音从始至终,回环荡漾。《再别康桥》的情感要复杂一些,有离别之哀,有回忆之喜,读者读起来音就比较难把握,情感就比较难来。我想,作者在写的时候,如果有留意到音的问题,也不太好处理。

白话文已是非常口语化,书面语和日常用语差别已很小。既是日常用语,如果不用一个调子把一句话说完,那就变得阴阳怪气了。但写成诗时,如果不像戴老那样作一些音律上的艺术处理,那可能就只需一个调子就把整首诗读完了。 而诗,即使是现代诗,也是相对短小的。方寸之间做文章,又要最大限度激发作者和读者的情怀,音情相协还是很有助益的。如今有些现代诗意、境都好,只是读来大有“生应当做个人杰,死也要做个鬼雄”这样的感觉,即是没什么感觉。从头到尾一个调。

讨论音的文章少见,讨论韵的倒能见到一些,双方厮杀大多停留在新诗要不要韵这个层次。个见,如果你能把情怀很好的写出来,不要韵又何妨?但音,可能是不能不要的。


附上旧作一篇,这是我写得比较注重音韵的。 


是谁轻轻的敲打你窗

是那风儿在轻轻摇晃

是那月儿在悄悄张望

是那星儿在淡淡忧伤

..

那风儿摇曳着温温的夜巷

羞涩的花蕾芳心隐隐绽放

悠悠的春宵琴韵绵绵馨香

轻轻的飘入你心房

..

那月儿眯睎着弯弯的目光

柔曼的月晕温婉渐渐冰凉

脉脉的玉波余音微微荡漾

悄悄的溜进你梦乡

..

那星儿闪烁着哀哀的清亮

漂渺的星河桨声缓缓流淌

盈盈的清辉云雾点点凝霜

淡淡的滑下你脸庞

..

是谁静静的敲打你窗

是谁默默的倾听夜响

是谁幽幽的睨视春芳

是谁偷偷的划动船桨


丹兒诗词


着重内在节奏。

如果能加入韵律,那更加优美。

欢迎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