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二战基辅战役,斯大林为何对朱可夫退守建议置若罔闻,用人不当


二战基辅战役,斯大林为何对朱可夫退守建议置若罔闻,用人不当

苏德战争中,苏军在基辅战役中的重大损失一直让人耿耿于怀,对这个损失,有些人甚至认为斯大林不听从朱可夫退守基辅的决策是正确的,还把此作为取得莫斯科战役胜利的借口。小编认为,这个说法有些牵强。

通过对基辅战役前因后果的分析,苏军在战役中的失利除了决策失误以外,斯大林对战场情况的不掌握和对莫斯科当面敌情的过分担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而最终近70万苏军的被俘却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不仅是斯大林没有听取朱可夫的建议,也是他用人失察带来的后果。

首先,朱可夫站在对全局负责的态度,屡次对基辅战役提出部署建议,斯大林都以基辅地位重要为由予以拒绝,是主观臆断上的失误

朱可夫因为提出撤退基辅的建议,被斯大林撤销了总参谋长的职务,这个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他提出这个建议时,实际上基辅战役已经开始快一个月了,早在7月7日的时候,德军就发起了对西南方面军的追击战役,只不过在这之前,苏军都在德军闪击战中从西部边境一直在向东溃退,直到德军打到基辅城下,苏军才发现西南方面军已经落在了追击德军的后面,在东西德军的夹击之中,苏军占据着一个大大的突出部,无形中成了一块送给德军的肥肉。

二战基辅战役,斯大林为何对朱可夫退守建议置若罔闻,用人不当

从莫斯科前往预备方面军报到途中,朱可夫心思一直没有离开过基辅战役前线,虽然他接受了把德军撵出叶利尼亚突出部的任务,也知道这个战役与基辅战役是相辅相成的,发起叶利尼亚战役,客观上也能牵制一部分德军南下,甚至还可以将古德里安的装甲集团主力重新调回北上。

但德军好象看懂了朱可夫的心思,当朱可夫全力调动预备队9个师的兵力准备发起进攻时,德军也紧急增援7个步兵师来到叶利尼亚前线,却并没有命令南下的古德里安装甲集团主力北上,从这点看出,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仍然是基辅。

为了弄清德军在莫斯科正面的真实意图,朱可夫命人抓来了一个俘虏,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德军当面部署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朱可夫又来到24集团军司令部,将前期部署进行了调整,他发现德军在叶利尼亚的防御并不特别坚固,只是苏军在没有掌握德军火力点的真实情况就盲目进攻。因此,他下令让一部分苏军继续盲目打击以吸引德军注意力,大部分苏军运动到德军侧翼再实施突然袭击。

二战基辅战役,斯大林为何对朱可夫退守建议置若罔闻,用人不当

其次,朱可夫提出组建布良斯克突击集团切断德军包围基辅的侧翼,斯大林虽然同意了这个建议,却任命了爱说大话的叶缅廖科负责,致使任务大打折扣

通过对叶利尼亚抓获俘虏的审问和对当面敌情的判断,朱可夫得出一个结论,德军将主要兵力南下围攻基辅,短时间内不可能对莫斯科形成较大威胁。既然斯大林不愿意放弃基辅,也不能眼看着七十万苏军让德军包了饺子,朱可夫本着对全局负责任的态度,于1941年8月19日再一次向苏军统帅部发出一封电报,阵述了自己的观点,意思是不放弃基辅可以,但也不至于让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南下对苏军形成包围态势,只要在布良斯克方向建立一支突击部队,截断古德里安南下的路线,就可保证在基辅突出部的几十万苏军与莫斯科方向的苏军防御部队形成首尾相接,这样也可以进可攻守可退。

让朱可夫感到高兴的是,这封电报很快得到斯大林的认可,并迅速组建起了布良斯克方面军。但让朱可夫不解的是,统帅部在采纳他的建议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如果按照朱可夫的建议,这个新组建的突击集团必须有10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和不少于1000辆坦克和500架飞机组成,只有组建这样大的规模集团才可能阻止古德里安的装甲集团南下。

二战基辅战役,斯大林为何对朱可夫退守建议置若罔闻,用人不当

但结果却让朱可夫大失所望,斯大林名义上是同意了他的建议,也组建了布良斯克方面军,但在指挥员使用上任命了爱说大话的叶缅廖科为司令员,并且组建的兵力远远达不到朱可夫提出的打击规模。见统帅部没有在电报上说明如何部署兵力,朱可夫只好向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打听缘由,俩人都感到斯大林对布良斯克方面军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后证明,斯大林任命叶缅廖科是个大错,这成了基辅战役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再次,斯大林一方面对朱可夫的正确建议置若罔闻,一方面又拆东墙补西墙,致使德军钻了空子,断了苏军的后路

朱可夫提出组建布良斯克突击集团是有原因的,根据当时战况,德军除将中央集团军群主力右翼部队南下外,还将古德里安的装甲主力也派到了南方,这样,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就形成了南北双向合围态势,而前期落在德军后面的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又处在东西两个德军集团的中间突出部,客观上就给德军东西南北四面包饺子提供了方便。

二战基辅战役,斯大林为何对朱可夫退守建议置若罔闻,用人不当

而当时苏军也不是不能占据主动,只是苏军统帅部和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在部署和沟通上出现失误。一方面,苏军将西南方面军的右翼一部分撤到了第聂河东岸,另一方面,又将西南方面军主力继续留守基辅,客观上造成了这两支部队脱节。而自始至终,德军的包围圈也没有最后形成。

实际上,斯大林并不是对朱可夫的建议一点都不重视,只是他对苏军西南方面军的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叶缅廖科信任有加,基尔波诺斯告诉斯大林,他的部队完全在按照统帅部的要求固守基辅,保证完成任务,这是典型的唯命是从型,结果,他和他的指挥团队都牺牲在战场上。

而在布良斯克方向阻击古德里安的叶缅廖科在嘴上对斯大林承诺,绝不让德军跨过布良斯克一步,实际上这个方面军一事无成,不仅没有阻止住古德里安南下,还要苏军调动西南方面军的第2骑兵军前来支援,客观造成了防守西南方向的苏军实力大减。

二战基辅战役,斯大林为何对朱可夫退守建议置若罔闻,用人不当

  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基辅战役的失利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一方面即使斯大林不想完全放弃基辅,基辅战役在所难免,但也不至于一个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了饺子。另一方面,如果布良斯克方面军能够彻底阻止住古德里安的装甲主力南下,苏军就有向北突出重围的出口,可惜的是,斯大林对这个突击集团重视不够,指挥官叶缅廖科指挥也不到位,白白浪费了这个机遇。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回忆与思考》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