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二戰基輔戰役,斯大林為何對朱可夫退守建議置若罔聞,用人不當


二戰基輔戰役,斯大林為何對朱可夫退守建議置若罔聞,用人不當

蘇德戰爭中,蘇軍在基輔戰役中的重大損失一直讓人耿耿於懷,對這個損失,有些人甚至認為斯大林不聽從朱可夫退守基輔的決策是正確的,還把此作為取得莫斯科戰役勝利的藉口。小編認為,這個說法有些牽強。

通過對基輔戰役前因後果的分析,蘇軍在戰役中的失利除了決策失誤以外,斯大林對戰場情況的不掌握和對莫斯科當面敵情的過分擔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而最終近70萬蘇軍的被俘卻是人為因素造成的,這不僅是斯大林沒有聽取朱可夫的建議,也是他用人失察帶來的後果。

首先,朱可夫站在對全局負責的態度,屢次對基輔戰役提出部署建議,斯大林都以基輔地位重要為由予以拒絕,是主觀臆斷上的失誤

朱可夫因為提出撤退基輔的建議,被斯大林撤銷了總參謀長的職務,這個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他提出這個建議時,實際上基輔戰役已經開始快一個月了,早在7月7日的時候,德軍就發起了對西南方面軍的追擊戰役,只不過在這之前,蘇軍都在德軍閃擊戰中從西部邊境一直在向東潰退,直到德軍打到基輔城下,蘇軍才發現西南方面軍已經落在了追擊德軍的後面,在東西德軍的夾擊之中,蘇軍佔據著一個大大的突出部,無形中成了一塊送給德軍的肥肉。

二戰基輔戰役,斯大林為何對朱可夫退守建議置若罔聞,用人不當

從莫斯科前往預備方面軍報到途中,朱可夫心思一直沒有離開過基輔戰役前線,雖然他接受了把德軍攆出葉利尼亞突出部的任務,也知道這個戰役與基輔戰役是相輔相成的,發起葉利尼亞戰役,客觀上也能牽制一部分德軍南下,甚至還可以將古德里安的裝甲集團主力重新調回北上。

但德軍好象看懂了朱可夫的心思,當朱可夫全力調動預備隊9個師的兵力準備發起進攻時,德軍也緊急增援7個步兵師來到葉利尼亞前線,卻並沒有命令南下的古德里安裝甲集團主力北上,從這點看出,德軍的主要進攻方向仍然是基輔。

為了弄清德軍在莫斯科正面的真實意圖,朱可夫命人抓來了一個俘虜,希望從他那裡得到德軍當面部署的真實意圖。另一方面,朱可夫又來到24集團軍司令部,將前期部署進行了調整,他發現德軍在葉利尼亞的防禦並不特別堅固,只是蘇軍在沒有掌握德軍火力點的真實情況就盲目進攻。因此,他下令讓一部分蘇軍繼續盲目打擊以吸引德軍注意力,大部分蘇軍運動到德軍側翼再實施突然襲擊。

二戰基輔戰役,斯大林為何對朱可夫退守建議置若罔聞,用人不當

其次,朱可夫提出組建布良斯克突擊集團切斷德軍包圍基輔的側翼,斯大林雖然同意了這個建議,卻任命了愛說大話的葉緬廖科負責,致使任務大打折扣

通過對葉利尼亞抓獲俘虜的審問和對當面敵情的判斷,朱可夫得出一個結論,德軍將主要兵力南下圍攻基輔,短時間內不可能對莫斯科形成較大威脅。既然斯大林不願意放棄基輔,也不能眼看著七十萬蘇軍讓德軍包了餃子,朱可夫本著對全局負責任的態度,於1941年8月19日再一次向蘇軍統帥部發出一封電報,陣述了自己的觀點,意思是不放棄基輔可以,但也不至於讓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南下對蘇軍形成包圍態勢,只要在布良斯克方向建立一支突擊部隊,截斷古德里安南下的路線,就可保證在基輔突出部的幾十萬蘇軍與莫斯科方向的蘇軍防禦部隊形成首尾相接,這樣也可以進可攻守可退。

讓朱可夫感到高興的是,這封電報很快得到斯大林的認可,並迅速組建起了布良斯克方面軍。但讓朱可夫不解的是,統帥部在採納他的建議之後,就沒有了下文。如果按照朱可夫的建議,這個新組建的突擊集團必須有10個步兵師、4個騎兵師和不少於1000輛坦克和500架飛機組成,只有組建這樣大的規模集團才可能阻止古德里安的裝甲集團南下。

二戰基輔戰役,斯大林為何對朱可夫退守建議置若罔聞,用人不當

但結果卻讓朱可夫大失所望,斯大林名義上是同意了他的建議,也組建了布良斯克方面軍,但在指揮員使用上任命了愛說大話的葉緬廖科為司令員,並且組建的兵力遠遠達不到朱可夫提出的打擊規模。見統帥部沒有在電報上說明如何部署兵力,朱可夫只好向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打聽緣由,倆人都感到斯大林對布良斯克方面軍的重視程度不夠。事後證明,斯大林任命葉緬廖科是個大錯,這成了基輔戰役失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再次,斯大林一方面對朱可夫的正確建議置若罔聞,一方面又拆東牆補西牆,致使德軍鑽了空子,斷了蘇軍的後路

朱可夫提出組建布良斯克突擊集團是有原因的,根據當時戰況,德軍除將中央集團軍群主力右翼部隊南下外,還將古德里安的裝甲主力也派到了南方,這樣,德軍的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就形成了南北雙向合圍態勢,而前期落在德軍後面的蘇軍西南方面軍主力又處在東西兩個德軍集團的中間突出部,客觀上就給德軍東西南北四面包餃子提供了方便。

二戰基輔戰役,斯大林為何對朱可夫退守建議置若罔聞,用人不當

而當時蘇軍也不是不能佔據主動,只是蘇軍統帥部和西南方面軍司令部在部署和溝通上出現失誤。一方面,蘇軍將西南方面軍的右翼一部分撤到了第聶河東岸,另一方面,又將西南方面軍主力繼續留守基輔,客觀上造成了這兩支部隊脫節。而自始至終,德軍的包圍圈也沒有最後形成。

實際上,斯大林並不是對朱可夫的建議一點都不重視,只是他對蘇軍西南方面軍的司令員基爾波諾斯和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員葉緬廖科信任有加,基爾波諾斯告訴斯大林,他的部隊完全在按照統帥部的要求固守基輔,保證完成任務,這是典型的唯命是從型,結果,他和他的指揮團隊都犧牲在戰場上。

而在布良斯克方向阻擊古德里安的葉緬廖科在嘴上對斯大林承諾,絕不讓德軍跨過布良斯克一步,實際上這個方面軍一事無成,不僅沒有阻止住古德里安南下,還要蘇軍調動西南方面軍的第2騎兵軍前來支援,客觀造成了防守西南方向的蘇軍實力大減。

二戰基輔戰役,斯大林為何對朱可夫退守建議置若罔聞,用人不當

  通過上面三個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基輔戰役的失利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一方面即使斯大林不想完全放棄基輔,基輔戰役在所難免,但也不至於一個西南方面軍被德軍包了餃子。另一方面,如果布良斯克方面軍能夠徹底阻止住古德里安的裝甲主力南下,蘇軍就有向北突出重圍的出口,可惜的是,斯大林對這個突擊集團重視不夠,指揮官葉緬廖科指揮也不到位,白白浪費了這個機遇。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回憶與思考》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