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教育出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育儿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池璐


“独立性”和“遵命性”的乖巧懂事,有着不同的性质

一:乖巧懂事有着不同性质的区别

其实孩子乖巧又懂事是好事,说明孩子懂得孝顺和体谅。但是如果这种乖巧又懂事,是父母通过一些方法训练的话,小编是不建议把孩子训练成乖巧懂事的孩子。因为乖巧懂事的孩子性格比较柔和,在生活动中很容易吃亏。与其训练孩子乖巧懂事,倒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乖巧和懂事。“独立性”的乖巧和懂事,指的是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遵命性”的乖巧懂事。

二:玩具分享不可下达命令

比如说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时候,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分享玩具,父母下达命令之后,孩子显得特别乖巧懂事。这种在别人眼中的乖巧和懂事,也只不过是父母强制性地命令,正是“遵命性”的乖巧懂事。这样的乖巧懂事,对孩子没有任何性好处,体验不到分享的真谛不说,还会让孩子养成逆来顺受,牺牲自己的喜好去取悦他人的性格,这样的孩子在将来就是一个吃亏的性格。

三:乖巧懂事不可强制性地遵守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对自己说一不二,这样的乖巧可以省事许多。其实孩子总是按照父母准备的路线去学习,去体验人生工作、甚至是结婚生子的话,这样的乖巧懂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为孩子好。没有独立性的乖巧和懂事,离开父母的指导之后,孩子将会一文不值。面对生活压力和负担的逼迫,孩子即使是长大成人,也有着一颗弱不禁风的承受心灵。

如何培养“独立性”乖巧懂事的孩子

1、“独立性”乖巧懂事,需要学会自立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乖巧懂事,首先就要培养孩子自立的脾性,自立就是给予孩子自主的选择权,不要养成逆来顺受的懂事和乖巧。在培养孩子乖巧懂事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乖巧是修养、懂事是礼仪,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把修养和礼仪把握权衡。而不是把这种修养的乖巧和礼仪的懂事,当作毫无地位感的逆来顺受。

2、“独立性”乖巧懂事,需要懂得感恩

孩子在知晓懂事和乖巧的真谛之后,还要怀感恩之心,对那些曾经对自己有多“滴水之恩”的人,一定要抱有“涌泉相报”的决心,在这些人的面前,把乖巧懂事体现得体。当然遇到那些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就没有必要保持这种,修养和礼仪的乖巧懂事,乖巧懂事是要用在值得尊敬之人的身上。


懂得感恩的乖巧懂事。



我们是2岁孩子的爸爸妈妈,从备孕开始我们就一起走过来,孩子从0岁到现在的2周岁给我们太多的感触,孩子发现新奇的东西都来喊“妈妈,快来看”,“爸爷,快来看”,所以这是我们名称的由来。

孩子的成长,爸爸绝不能缺席,每天爸爸都会抽出时间一定陪着孩子,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每天都感受着孩子成长的快乐,积累很多的经验特别想大家分享......

同时也欢迎同为爸爸妈妈的您,一块来分享养娃的点点滴滴。养娃,其实等于我们重新过了一个童年,一起成长。


爸妈快来看


我理解你所说的乖巧懂事应该是不失活泼可爱,拥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又能够懂得道理,不会胡搅蛮缠的孩子。

培养孩子是一门大学问,也是关乎到孩子一生的事情。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的陪伴和言传身教,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抚养恩威并施,恩在前,威在后。三年有恩于他,随后才可立威于他。情感抚养有恩于他,性格培养立威于他 。如果我们在孩子性格养成之前的前三年能够时刻陪伴在旁,和孩子一块玩耍,倾听孩子的需求。这样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重要性,依赖于你的照顾,从而也能去服从你的教导。有句话说得好,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如果想要自己孩子明白事理,那么做家长的在对待事情上,要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不会随意敷衍了事。

其次是孩子性格的培养,性格决定命运,有的人因为性格偏执而耽误一生的例子屡见不鲜,而拥有好的性格对于他今后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润滑剂,帮助他更好融入集体生活。当然好的性格并不是说软弱可欺,一味忍让求全,而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担当,不会轻易让人欺负。

最后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一定要善良孝顺。百善孝为先,先给孩子做好榜样,孝顺好自己的双亲,孩子耳濡目染会感受到。善良的人对待身边的人都会有颗真诚宽容的心,也会得到别人的善心回报。

总之,孩子培养在于家长的引导,不要刻意去规划他的成长模式,而是在他成长过程中尽量多参与,去给予关爱和指引。





一奕乐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句话从春秋战国直至现在仍有重大意义。

生一个小孩,不是简单地将他养大就尽了为人父母的职责。生而不养是大罪。

小孩子是空白的,你投入什么就会映射出什么。孩子的乖巧懂事我觉的应建立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健康心理上。强制性的乖巧懂事是一种压制。

一、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做父母,要接受孩子的一切,顺应孩子的本性施教。

二、不比较别人家的孩子。不应该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就对自己的孩子强制性要求、执行。

三、言传身教,教孩子时一定要向内看看自己。你是什么样的父母,先改变自己,孩子自然会看到,虎父无犬子就是这样。

四、给他很多很多爱,一个有很多爱的孩子,不会学坏的。推荐《哪吒》

五、关注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然后潜移默化的修正,不要狂风骤雨,避免性格偏激。

六、提升自己的育儿知识,和宝宝一起成长。避免长大途中出现的问题和危机。

七、当父母的年龄和宝宝的年龄是一样大,所以父母强权要不得。




沐宝儿妈


这个问题太大了,让很多人确实不知道一下要怎么回答,教育孩子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也是一张白纸、所以说对孩子最大影响的就是爸爸妈妈,不管你的孩子变成什么样子都是你们自身原因造成的,当然做爸爸妈妈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更加别说做一个合格而且还优秀的爸爸妈妈,其实大人也要不断的学习,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如果真的想教育好孩子我可以建议家长去看看下面这些书,我觉得这些书不仅是我们老师必备的书,而且作为家长我觉得也一定要必看,在结合实际多观察,多倾听孩子。

1.倾听孩子(美)帕蒂.惠芙乐

这本书将会为父母们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他们应对这些经常出现的困难时刻。还会为父母们提供一些基本思路帮助维系亲子之间的珍贵关系,其中有关如何倾听的方法,不但有助于减轻孩子的烦恼,同样有助于减轻父母的烦恼。 你们能够帮助孩子处理各种负面情绪,让孩子有更好的注意力去认知、学习,为友谊、合作和欢乐敞开自己的心胸。

2.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吉诺特

这是非常经典的一本书,强烈推荐,这本书主要讲如何与孩子沟通,但其实里面很多观念对于成人也一样适用。我觉得读了会让父母和孩子都非常受益!

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主要说的也是跟孩子沟通的

4.爱和自由(孙瑞雪)

这本书主要讲了蒙氏教育的观点,让孩子在爱与自由中成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做法接纳孩子,我以前是蒙氏幼儿园老师,本身也是非常喜欢蒙氏教育


5.捕捉孩子敏感期

这本书可以全面的了解孩子的需求,为什么孩子爱吃手,为什么孩子不讲道理,为什么孩子爱扔东西爱爬高……每个孩子不同年龄都会出现一些敏感期,作为父母,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也忘记了去帮助孩子,甚至制止了孩子的某些活动,但是我们破坏了孩子的什么,没有人知道。孩子的许多行为被家长不理解并强行压制,抹杀或者用爱的名义禁锢了儿童的正常成长。这是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误区。认识各种敏感期,对于孩子的完整的自我成长至关重要,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伤害,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后盾吧!

6.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李跃儿)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 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其实还有很多很好的书都可以去看一看,相信一定会给到自己非常大的收获的


小哈哈0907


乖巧懂事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孩子太懂事就意味着安全感不够,所以只能懂事些获得父母的关注!

在育儿过程中,如果你脾气稳定,孩子不缺爱,自然就文静了。

孩子很多是家长的复制品,父母脾气不稳定、爱打骂人、出言不逊……孩子就会学得跟你一样。

三岁前是孩子性格最好塑造的时期,给孩子足够的爱,他就会更活泼开朗不淘气。

给孩子潜移默化定规则,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良好性格的好孩子。

最重要的就是用心陪伴!用你对他的爱心,帮助他成为更好的人。


轻罗育儿观


首先,我对你得观点就不认同。

为什么要乖巧懂事?

乖巧懂事的结果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满足他人的愿望。长大就成为老好人,不懂的拒绝别人,不懂的坚持自己的主张。

所以,我更希望的是培养一个独立自主,有健康人格的孩子。他们懂得感恩,但也懂得坚持。不是人云亦云,总想讨每个人欢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